聶紹滿 劉東
摘 要: 口語交際在小學語文教育領域占有很大比重,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是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步驟。情境是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基本條件,是解決口語交際教學低效的迫切需要。但目前存在情境虛化和去情境化教學等問題,必須尋找情境和口語交際之間特殊的契合性,立足于情境視角,聯(lián)系口語交際教學特征,探討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框架、話題選擇為切入點、情境評價為反饋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 口語交際 情境 教學策略
探討口語交際的情境性,首先重估口語交際的價值及內涵,比照口語交際教學現(xiàn)狀,找出情境虛化的根本問題,其次將口語交際教學置于情境的視野中,探尋情境與口語交際教學的本質關系,最后以情境方面相關理論為依托,借鑒情境在各科教學中的實踐,從不同視角為情境與口語交際教學的整合奠基。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情境的口語交際教學策略,建立“話題選擇——情境預設——情境評價”的教學框架,從情境與口語交際的特殊契合性出發(fā),有效實現(xiàn)口語交際教學高效。
一、情境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具有特殊作用
基于情境的教與學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并且在很多學科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情境依托和樣本示范??谡Z交際與情境相輔相成,基于情境的口語交際教學是目前的教學趨勢。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育整個過程中,口語交際教學具有特殊意義。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五大板塊之一,口語交際教學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口語交際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堂教學時根據(jù)既定的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合適的情境中進行溝通互動。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及時學會一些特定的口語交際方法,在傾聽交際對象的同時,能養(yǎng)成有禮貌尊重別人的好習慣,緊急情況處理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因此,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不僅扮演著本職角色,更充當著教學媒介,銜接著語文教育的其他四個教學板塊,讓語文教育更靈活緊湊。
(二)情境與口語交際教學具有特殊的契合性
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情境”也有多種釋義。根據(jù)心理學研究和解釋:“情境是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生物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的具體環(huán)境?!盵1]從口語交際的角度看,情境就是口語交際的背景場合。上述多種釋義交叉重疊出情境的兩個特點:“情境”與事件發(fā)生時的環(huán)境和背景相關;情境對事件的發(fā)生會產生多重意義,并對人的心理變化與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情境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是意義建構的過程,意義是在情境和實踐的不斷磨合中生成的?;谇榫呈菍W習的基本條件,教育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產生學習需要,并通過交際對象之間的互動實現(xiàn)主動學習。并且情境與口語交際教學具有特殊的契合性,口語交際只有在特定情境中才能實現(xiàn)教學價值最大化,脫離了情境的口語交際將變得沒有意義。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去情境化的表現(xiàn)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口語交際成為語文教育五大板塊之一,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特殊性對語文課程體系的革新有重大意義。但因為各種主客觀原因的存在,口語交際課未能發(fā)揮真正作用,脫離真實情境的教學或去情境化教學是目前口語交際面臨的最大問題。
(一)口語交際話題的選擇脫離實際情境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安排了八個語文園地內容,其中第一個板塊就是口語交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實際因為課程目標設置不明確,教師不知道“教什么內容”。教材編排的口語交際話題有很多是空泛不切實際的,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脫節(jié);有一些話題是直接從生活中選取的,不加修飾就直接讓學生練習。如部編語文一年級下第一單元的話題是“我們的新玩具”,要求學生將玩具帶來并和同學分享交流,也可以帶材料在課上動手制作玩具。就鄉(xiāng)鎮(zhèn)學校來說,很多學生對玩具的概念不那么完整,在分享交流時,就會無話可說,在制作玩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教師選擇話題時還會直接套用一些簡單的生活片段,比如“打電話邀請朋友去春游”、“給朋友簡單介紹自己的家”,這一類較為瑣碎的口語交際活動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很多,并且偏向生活化,對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幫助不大。
(二)口語交際教學中缺乏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
“所謂口語交際,就是交際雙方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口頭語言,交流傳遞信息情感的活動形式”[2]??谡Z交際要結合具體的情境展開教學。但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很少會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讓學生進行交流,甚至還會出現(xiàn)學生以聽為主、教師全盤講授的局面。
教師以講授為主。以一年級上冊的《小兔運南瓜》為例,提出口語交際的三個方向:1.小兔子發(fā)現(xiàn)大南瓜。2.小兔子身邊只有自行車。3.小兔子遇到了大狗熊。提問:如果你是小兔,你將如何把南瓜運回家?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回答。這種方式教師能細致講解口語交際知識點,讓學生盡可能地掌握交際技巧,并能有效節(jié)約時間。教師更多的是單方面關注學生是否實現(xiàn)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互動時的溝通交流。這種做法沒有遵循口語交際課堂的規(guī)律,學生的口語交際更偏向于回答問題,對話語言缺乏邏輯聯(lián)系,違背口語交際本身的意義。
學生以被動接受為主。學習模式具體表現(xiàn)為:聽講—理解—作業(yè)—測評。學生只要認真聽,記錄筆記,考試照搬答題,學習任務就算完成。學生在課堂上的聽成為最首要的學習方式,這種方法單一呆板,不利于學生學習。課堂教學時教師并未創(chuàng)設相應合適的情境,導致學生的互動交際缺乏真實情境的依托。這種學習模式容易忽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只從被動接受中進行無情境或者情境脫離實際的口語交際學習,導致學生不能掌握特定的交流技巧。
(三)口語交際教學缺乏真實情境中的評價
口語交際教學評價主要來自于教師,大部分是在口語交際課上對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做一些相關評價。但口語交際并不局限于課堂教學,還包括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學習,但這些方面的評價相對比較匱乏。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口語交際表現(xiàn)做出評價,一方面是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內容,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做出相應調整。但真實的口語交際課堂大部分都是程序性的知識學習,極少騰出時間讓學生進行對話互動,教師的評價方式單一死板,而且是注重學習結果多于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在交際互動以后呈現(xiàn)出來的書面結果在評價時占有很大的比重。除了課堂教學評價外,教師對于學生在其他領域的口語交際評價比較少。
三、基于情境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以情境為著力點,從生活實際中提取話題素材,“讓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教材既定內容產生雙向聯(lián)系,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互動學習”[3];最后以創(chuàng)設的情境為根據(jù)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延伸拓展。
(一)基于生活情境選擇話題
選擇口語交際教學話題時,首先確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理念,口語交際的主體是學生,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在于學生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表達。只有選擇貼近真實生活的話題才有可能建立起教學話題和學生口語表達經驗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才有話可說;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口語交際情境,學生才有興趣表達交流。
1.話題選擇要貼近生活
選擇口語交際教學話題時,首先,可以從語文的其他教學領域即閱讀、寫作及綜合性學習中提取話題素材,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由大膽地發(fā)表觀點,使口語交際教學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綜合性學習相結合。其次,可以從學生實際生活中選取話題,呈現(xiàn)方式可以是演講,也可以是辯論,既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又實現(xiàn)交際雙方的雙向互動,實現(xiàn)口語交際課堂價值最大化。還可以選取社會生活中實時發(fā)生的有較大影響轟動的熱點事件作為話題,這樣的話題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還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上實時發(fā)生的事件,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正面積極的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2.話題選擇要貼近學生
在選擇話題時,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小學階段的兒童都處于童年期,其思維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4],在這個階段以形象思維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抽象邏輯思維會越來越強。在兩種思維轉化的過程中,想要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遵循兒童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選擇話題時,應該優(yōu)先考慮兒童的認知特點,選擇一些學生常見的事物或學生經常參加的活動為素材,然后增加一些需要學生運用邏輯思維的話題,比如針對某一件事談談自己的想法或辯論一些綜合性事件。話題選擇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口語交際教學過程更順暢。
(二)情境預設
1.營造和諧的交際氛圍
首先,需要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民主自由的和諧氛圍,鼓勵學生戰(zhàn)勝怯懦,愿意交流互動。其次,學生之間需要學會相互尊重與理解,共同營造輕松和諧的口語交際前提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教給學生一些特定的交流互動技巧,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先要傾聽別人,根據(jù)傾聽的具體內容做出相應的應答,在交際過程中互相幫助。這樣和諧的情境創(chuàng)設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圍,增強學生的心理安全感,學生有話想說,教學過程更流暢。
2.多形式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教師運用多種教學形式結合學生已有口語交際經驗,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互動交際情境,將口語交際訓練和學生實際生活基礎有機融合,實現(xiàn)“單向訓練”向“真實交際”的轉化,將單向訓練變成情境中的雙向互動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根據(jù)情境創(chuàng)設呈現(xiàn)的不同效果,把情境創(chuàng)設形式分為以下兩種:
(1)多媒體呈現(xiàn)情境
豐富口語交際情境化教學資源的一個重要措施是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與話題情境相關的具體圖片資料,再加上音樂的播放輔助,不僅能迅速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更能讓學生盡可能融入話題情境中。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特定的情境,由于其直觀性和形象性,會大大增加學生的活動參與度,呈現(xiàn)較好的教學效果。
(2)借助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提問是一種常見的課堂教學技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提出的問題上,根據(jù)問題的逐漸深入,學生能從中挖掘到既定的技巧性知識。在口語交際課上,借助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是常用的方法,如口語交際課《熱心助人》教學紀實:
師:昨天隔壁王老師班上的一名學生,在放學過馬路時看到一名老人摔倒了,這名學生本能地想去攙扶老人,但想到新聞報道的各種碰瓷事件,這名學生又遲疑不決。我們班的同學都是熱心腸的孩子,你們愿意幫幫這名學生給他一些建議嗎?
生:(異口同聲地)愿意。
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覺得課堂充滿挑戰(zhàn)性,同時又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基于真實情境評價
1.交際話題的真實性
口語交際話題能反映學生的真實生活,或者和學生生活經驗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交際話題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擇,話題對學生具有真實的、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如“挨打幾乎是每個孩子都經歷過的事,你認為父母打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長嗎?請論述你的觀點,并針對對方的觀點進行反駁”、“班級準備組織一次春游活動,還沒有確定地點,請討論一下,提出你的建議”、“過馬路時看到老奶奶摔倒你是否會去攙扶,為什么”?
2.評價環(huán)境的真實性
口語交際教學評價是整個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步,它能檢測學生口語交際學習情況,并能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學生。教師在預設情境時,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且在學生對話題素材闡述看法時,可以選擇小組討論、辯論、演講等方式呈現(xiàn),教師則需要認真觀察學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缺點,及時進行評價和啟發(fā)。
3.評價方式的真實性
口語交際的情境性和過程性決定了評價方式,主要是就學生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的綜合表現(xiàn)、積極正面的價值觀體現(xiàn)、活動結果的整體呈現(xiàn)三個方面做出評價。評價的方式可以是活動過程中的語言性評價,比如兩個小組對同一事件展開辯論各抒己見,教師就需要在每個小組完成闡述以后從語言的邏輯性、語言的可讀性、觀點的準確性等方面發(fā)表總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能夠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便于學生對之后的呈現(xiàn)做出相應調整。評價的方式還可以是記錄式結果性評價,要求教師在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記錄觀察,觀察要點包括是否脫離教師創(chuàng)設的具體情境、課堂上基于情境的口語交際練習是否有應用到實際生活的價值、小組之間的合作性學習,活動結束以后對觀察記錄的學生進行評價,也可以適當做出一些等級評價以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評價過程中,對每個學生的評價語言都要盡可能不同,才更能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jù)差異才能進行針對性教學。
參考文獻:
[1]孫美玲.論道德學習的情境支撐[J].教育探索,2008(2):10-11.
[2]高文.情境學習與情境認知[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8):30-35.
[3]陳燕華.基于情境的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9.
[4]柏凌.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三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shù)學),2014(Z1):76-77.
[5]潘涌.直面世界: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新概念[J].教育科學研究,2004(8):40-43.
[6]曹輝.“情境”的教學意蘊[J].中國教育學刊,2007(1):57-59.
[7]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與情境教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124.
[8]于月紅,崔云宏.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