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進東/蘭州大學文學院
教師、學生和教學內(nèi)容是教學活動的三大部分,在漢語教學中,課程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在教學活動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同時課程設置不僅確定了課程類型,而且規(guī)定了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因此,課程設置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學校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
泰國碧差汶農(nóng)業(yè)與技術學院的漢語課程從2017年首次開設,一切都屬于摸索階段。該校只開設一種課程類型,即選修課。選修課是根據(jù)學生的意愿來選擇的,學生認為是選修課,就會不重視漢語,并且學校只給每個班級一周一次課,根本記不?。粚τ诶蠋焷碚f,既然是選修課,就會重視口頭能力,而不會重視書寫能力,而且該校今年才首次開設漢語課程,許多學生都是第一次學習漢語,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打好漢語基礎,那么以后,要想學好漢語就太難了。所以,單一的只開設選修課,對該校學生學習漢語是不利的。如果開設必修課,那么就會有不同的效果。第一,有了充分的時間,學生能充分地學習漢語。第二,就會打好漢語的基礎,為以后的漢語學習會更好。另外,開設漢語文化課也是有必要的。對于學生來說,只學習漢語本體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學習中華文化,包括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基本國情和基本知識。這樣,學習漢語才是完整的,才能促進未來的漢語學習。
根據(jù)漢語課程的目的,漢語選修課的課程目的是提高學生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基本國情,基本認識中國文化和基本國情。學校在課時的安排上,考慮到學校漢語教師數(shù)量唯一,所以每個班級每個星期兩個課時。眾所周知,習得新的語種,學生要一直學習、操練、鞏固和應用,而學校漢語課時安排明顯不夠,學生前一周的漢語學習到這周卻全已忘記,就像沒有學過一般。筆者對漢語課程類型、課程內(nèi)容和課程目的的分析,發(fā)現(xiàn)碧差汶農(nóng)業(yè)與技術學院的課程設置存在一些問題:
(1)漢語課程的課時太少,學習漢語的時間不夠。學校漢語課程是每周2個課時,顯然是不夠的。根據(jù)筆者調(diào)查得出:一方面絕大部分的學生認為漢語課程的課時安排不能滿足其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筆者作為該校唯一的首任漢語老師,發(fā)現(xiàn)學習漢語僅靠每周兩個課時的接觸和學習,也是遠遠不夠的。
(2)無漢語俱樂部課程,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學校開設漢語俱樂部(即文化課和室外漢語活動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漢語的學習的興趣。筆者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有78%的漢語學習者喜歡文化課,19%的學生喜歡室外漢語活動課,僅僅有3%的學生喜歡綜合課。因此,有九成多的學生喜歡文化課和室外漢語活動課,所以舉辦漢語俱樂部課程勢在必行。
(3)漢語資料、工具書基本為零,極大阻礙學生的漢語學習。該校首次招漢語老師,關于漢語課程的方方面面都還沒有完善。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當然不能缺少資料、工具書的輔助。
(4)HSK或YCT考試等各類漢語考試和活動基本為零。學習一門語言,要及時復習并且實踐。參加考試和活動不僅能及時復習學過的漢語,而且會鍛煉自己的能力。
要解決該校漢語課程設置的問題,筆者建議以下對策:
(1)該校應總的增加漢語課程的課時量,擴充該校漢語教師的師資力量。該校于今年第一次開設漢語課程,吸引了全校的182名學生選擇學習漢語,人數(shù)占全校學生的74%。但是只安排每班每周2個課時的學習時間,這極不利于學習者對漢語的習得。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該校漢語教師太少也是重要的原因,該校的漢語教師分配不出來,全校僅有筆者一位漢語教師。因此,筆者覺得學校一方面增加漢語課程的課時量,延長學習漢語的時長,提升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應擴充該校漢語師資,解決漢語教師資源匱乏的問題。
(2)增設漢語俱樂部課程,滿足學習者學習漢語的興趣需求。學校應開設漢語俱樂部(即文化課和室外漢語活動課)課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習者對中國文化、中華才藝和活學活用漢語的興趣。一方面中國文化的學習對于漢語學習具有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學習者通過學習中華才藝,易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漢語的學習,同時,學習者通過活學活用漢語,不僅能提高應用漢語的能力,而且能讓學習者有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環(huán)。
(3)學校應建立漢語資料室,提高學生漢語水平。學校建立漢語資料室,目的是提供這種濃厚的漢語學習氛圍,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漢語水平。此能夠滿足學習者的需求,調(diào)動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也符合漢語國際推廣的要求。
(4)加強宣傳漢語的考試與活動。漢語教師和學校應該大力宣傳漢語考試(如HSK,YCT等)和漢語活動(如漢語夏令營,漢語橋比賽等),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把學過的漢語知識和能力運用到實踐中去,能夠使學生知道漢語學習是有用的;另一方面,也推動的漢語的宣傳。
總而言之,學校的漢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與對漢語課程設置的改進是密不可分的。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