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導致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一個人如果不能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那么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與此同時,愛學習并不等于會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對學生的教育階段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英語;自主學習
隨著世界各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廣泛和深入,英語學習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如何在課改推進、英語課時大幅減少的不利條件下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使其能夠在高考中考入理想的大學,已經成為高中英語教師普遍關注的課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策略。
一、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的新特點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表現出以下兩個全新的特點。首先是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ヂ摼W的飛速發(fā)展,給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就連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較過去有了很大不同。網絡上學習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日常的零散時間得以發(fā)揮巨大的學習價值。其次是有效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得益于網絡上英語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學生利用互聯網絡進行學習可以隨意在各種材料中進行切換,并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
二、 英語自主學習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現階段高中英語自主學習培養(yǎng)過程中應著力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 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不明確
現階段高中生學習英語動機的不明確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習慣的最大阻力之一。據某調查機構的問卷分析顯示:高中生在英語學習動機上存在著極大差異。普通班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一般集中于學習環(huán)境和信息媒介層面;實驗班學生則集中在學習興趣和提升成績層面。從這里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主觀投入,而這種情況也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 對網絡資源的利用不科學
部分英語教師將學生在網絡上自主學習當成是減輕自己工作量的重要途徑。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卻不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必要的指導和規(guī)劃。此外,一些教師還存在將英語教學課上成“網絡資源展示課”的傾向。上課完全使用現成的課件,教師成了鼠標點擊員。不僅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蕩然無存,就連最基本的知識講解也完全依賴于網絡資源,這會使學生產生英語學習只需依靠網絡資源的錯誤認識。
(三) 教師在“幫”與“放”之間難以抉擇
由于英語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巨大比例,給廣大英語教師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對于大部分高中學生而言,他們在英語自主學習方面的基礎都比較差。這就使英語教師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教的過多,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教的太少,學生成績如果不理想所造成的損失又都是各方都承受不起的。
三、 “互聯網+”背景下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
針對上文對需要著重解決問題產生原因之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幾點解決的建議。
(一) 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動機
科學的學習動機指引是提升學生英語興趣的重要手段。由于生活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現階段我國高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主要是靠硬性地記憶,造成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甚至對自己英語學習的能力產生質疑。因此,要想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英語學習動機,就必須要以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為基礎。如在教學高一英語必修一《Lesson 4 City and Country》時,我會讓學生在網絡上查找一個既定城市的相關信息,要求他們用英語編輯成200字左右的城市特色介紹,并在課堂上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此同時,我還注意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使他們能夠體會到英語學習給自身帶來的快樂,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
(二) 實現對網絡資源的科學利用
教師應加強引導,使學生科學利用互聯網上的海量學習資源,避免因資源質量參差不齊所產生“劣馬驅逐良馬”的問題。力爭讓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首先,可以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其次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從而借助網絡資源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實現對網絡資源的科學利用,避免過于倚重網絡資源而引發(fā)學生的錯覺。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資源使用觀念,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它的輔助功能。
(三) 幫放結合,逐步推進英語自主學習的深入
雖然我國現在教育體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入,但高考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絲毫沒有減弱。要想有效解決“成績”與“能力”之間的矛盾,就要求英語教師要科學把握“幫”與“放”之間的尺度。既要加強引導,又要適當放手。前者指的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網絡資源使用習慣和挑選適合他們自身情況的學習資源。后者指的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做過多地干涉。例如在口語課上,學生利用網絡與他人進行英語交流,教師不要對交流的內容作出硬性規(guī)定。只要是學生感興趣且不會對他們的人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的話題都應該予以鼓勵,從而避免“啞巴英語”帶來的尷尬。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踐行“為學生未來打好基礎”這一教學理念,我們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在確保學生高考成績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在日后的生活中保持“愛學習、會學習”的良好習慣,以自我的不斷提升來應對各方的挑戰(zhàn)和競爭。
參考文獻:
[1]榮娟.讓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激活英語課堂[J].考試周刊,2018(41):119.
[2]喬玉娟.英語課堂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實踐探索[J/OL].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23):144+146.
[3]明燈.如何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中學生英語,2018(16):61.
作者簡介:劉崇華,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