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語交際是人與人在實際交往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聽話,說話的能力??谡Z交際能力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項生存技能??谡Z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小學階段開始進行,新課程改革推行后,也把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列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及培養(yǎng),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基礎(chǔ)打?qū)?,讓小學生不要輸在說話交際上。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就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被列為和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同等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教師所要努力探究的重要教育課題之一。反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存在的問題,教師只是注重讀寫能力,輕視了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達不到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的教學要求,很多學生學的都是啞巴語文,不會很好的運用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能很好與人交流。本文就這一教學現(xiàn)狀,根據(jù)個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粗談幾點如何利用語文教學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和建議,供廣大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參考,希望可以共同努力探討出優(yōu)質(zhì)的教學方法,能有利地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一、 鼓勵學生學會傾聽
語言學習本身就是需要大量的聽、說、讀、寫去訓練完成的,聽是首要的訓練任務(wù)。而傾聽又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本領(lǐng)和素養(yǎng),也是一種學習的能力。小學生學不會傾聽就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識,也就不知道怎么去運用表達自己。因此怎么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的方法,如何提高學生傾聽的能力,怎么養(yǎng)成學生傾聽的習慣,是教師在教學當中所努力探究的方向。教師可以定期抽出課堂15分鐘,讓學生傾聽精選的文章,要求學生聽完后按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去闡述一遍,當然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感興趣和理解水平相當?shù)奈恼氯プ鲠槍π杂柧?,這樣能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聽力的效率。讓學生闡述完然后進行分組討論并提煉出他們認為優(yōu)質(zhì)的傾聽結(jié)果進行再次闡述。每次課堂都抽查不同的學生,爭取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fā)言,特別針對性格內(nèi)斂不善言談的學生,鼓勵讓他們多說,激發(fā)他們的積極主動性。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傾聽身邊的聲音,入耳入心,讓學生每天將自己所聽到的東西分享給大家,也鼓勵其他學生參與其中,說出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中新的靈感。這樣循序漸進的堅持有助于讓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從而提升傾聽的能力。
二、 激發(fā)學生主動開口說話
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采用互動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表達,引導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說,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新知識,指導學生標注出不懂的字詞,摘抄優(yōu)美的語句,多閱讀揣摩文本涵義,讓學生初步認知要學的知識點。到了課堂上,教師可以先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主要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述一下文章大意,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談?wù)摚蠼處熢俑鶕?jù)學生整理的生字詞及語段開展教學,這時候?qū)W生就會求知欲很強地認真聽課做筆記。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學習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鼓勵學生要敢于挑戰(zhàn)新事物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想說、敢說、多說、會說的能力。
三、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材文本是典型的知識點,但本身也有局限性。單純地靠文本描述,對知識點的掌握還不夠全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地去搜索與文本相關(guān)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擴充。比如學習介紹地點風景的《西湖》一課,除了文本中描述的狀態(tài)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去搜集西湖其他的方面進行補充,讓學生拿到課堂上給大家分享。培養(yǎng)學生給大家分享交流的興趣,也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再比如學習民間神話傳說《沉香救母》課程時,教師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文本,在課外搜索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做初步了解,在課堂上教師檢查學生課前的準備情況把握學生掌握理解的程度,然后用多媒體播放沉香救母的影片或者片段,讓學生再直觀深入地去體會沉香從了解真情,決心救母,拜師學藝,刻苦練功到最后成功救母的感情線索,而后引導學生回歸到文本,再次去體驗文本描述的意境,最后教師讓學生角色扮演,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去演繹故事,通過他們自己對故事的了解去詮釋角色的情感變化。不同題材的文本教師可以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歸根一點都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最終憑著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讓他們有成就感,有參與的積極性,逐漸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四、 讓學生走進生活,多參加實踐活動
知識來源于生活,課堂上的教學活動畢竟有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多參加實踐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能很好地運用才是教學最終的目標。教師可以不定期地組織實踐活動,比如爬山,采摘,公義、觀影等一系列校外活動,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傾聽、學習、交流的能力。比如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做義工,教導他們每位老人都是一本教科書,要耐心用心地傾聽他們的教導及閱歷,老人的經(jīng)歷就是寶貴的財富,是大家虛心學習,而且鼓勵學生向老人匯報自己現(xiàn)在的校園生活及人生計劃,讓社會新生代和老年一代親密接觸,對他們兩方都是有意義的經(jīng)歷。鼓勵學生要熱愛父母長輩熱愛生活,善于傾聽及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去鍛煉學口語能力,從而達到很好的交際能力。
五、 結(jié)語
口語交際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必備的技能,小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訓練和提升,培養(yǎng)出善于交流表達,高情商的學生。當然教學方式不盡相同,在日后的教學中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等著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去探究,教師恰當運用適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王曉峰.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
[2]范英波.淺談口語交際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A].2017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shù)科研成果匯編[C].2017.
[3]陳磊.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理念[A].2017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7.
作者簡介:趙紅梅,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賈汪區(qū)紫莊鎮(zhèn)趙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