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寧
河北省南宮市國瑞小學
漢語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語言,它承載中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歷史,是中華兒女用來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小學生學習漢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漢語言、讓小學生為漢語言背后的文華感到驕傲、能夠用標準的漢語言完成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任務。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教師卻發(fā)現(xiàn)目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這說明小學語文教師的漢語言教學效率不高,小學語文教師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水平。
就現(xiàn)階段來看,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大多出于漢語言文學作品,因此,教師的漢語言文學素養(yǎng)會直接影響教學成效,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缺乏漢語言文學素養(yǎng),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培訓。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還停留在幾年甚至十幾年前的思想中,沒有儲備完善的漢語言文學理論,也不了解漢語言文學的美學內涵、功能價值與體裁特征,難以進行深層次的教學活動。
一方面,部分教師沒有對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究,造成了目標的不明確,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往往造成重點不突出、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而情感態(tài)度目標往往得不到重視,如此一來,課程改革的理念就成了擺設。
對于小學語文中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很多教師都抓不住漢語言文學的特征,這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漢語言文學工具化關于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很多教師還采用“字詞句段”教學法,仍然將漢語言文學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進行講解,沒有意識到漢語言文學的審美價值。第二,漢語言文學教學成人化一些教師對于漢語言文學作品與成人文學作品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漢語言文學的內涵與主題,導致本應該生動有趣的漢語言文學教學變得晦澀難懂。第三,未注意到漢語言文學的文體特征很多教師沒有深刻地把握好漢語言文學的文體特征,使用與成人文學相同的處理方式進行處理,例如,很多教師在講解詩歌與兒歌時,就沒有注意到兒歌的趣味性與押韻性,嚴重影響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在開展小學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時候,如果語文教師一味的給學生講漢語言文學理論知識,學生會因為覺得這些知識太枯燥而不樂意學習。為了讓學生愿意自主的學習漢語言文學知識,教師可以從他們的興趣愛好著手,讓學生了解與興趣愛好相關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引導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知識,學生就會愿意自主的吸收漢語言文學知識。
所謂語文素養(yǎng)不僅僅是小學生識字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的體現(xiàn),更是審美情趣和品德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過程中要將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核心因素,讓小學生在學習文字、語言的同時,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得到有效得提高。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教材中漢語言文學占了百分之八十。漢語言文學更加貼近小學生的心理,能夠更好地閱讀小學生的心靈世界,表達出學生強烈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這樣的教材內容能提起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容易與課文產(chǎn)生共鳴,很容易被文學作品的思想渲染,從而豐富小學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審美情趣,促進小學生個性以及人格的健全。例如學習《荷花》,課文中是這樣寫的:“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早上遇到的趣事?小魚從我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這樣的擬人手法將整個的景色活靈活現(xiàn)的展現(xiàn)在小學生眼前,小學生很容易融入這個美麗的畫面中,去感受花鳥魚蟲和自己的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教室設立圖書角,在家里劃一個書房,這是給孩子讀書的最低配置。小學階段的孩子畢竟頑皮,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很難做到心無旁騖。因此,必須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專門閱讀的空間,一旦身處其中,就能立刻進入閱讀狀態(tài),保證高效率。
比起被動的服從,孩子們的天性更愿意接受主動的跟隨。因此,老師和家長的以身作則至關重要。在班級的圖書角里,大部分可以放置兒童讀物,小部分放老師自己的讀物。在閱讀課上,老師身先士卒,自己先津津有味地讀起來,讀到傳神處,可以毫不掩飾地微笑、點頭,將閱讀的樂趣,一分都不保留的展示給孩子們。潛移默化中,孩子們自然也會有樣學樣,從書柜中挑出喜歡的,一本正經(jīng)得讀起來。同樣地,在家中書房的書柜上,也放上家長們的讀物,從“你給我看書去”變成“我們一起看書吧”。
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效率低下,這體現(xiàn)在部分小學生不愿意學習漢語言知識上、對漢語言的知識非常膚淺上、學生不能應用漢語言流暢的進行社會交流上。語文教師只有從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漢語言知識的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才能通過全新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