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轉課堂”是指“課堂知識傳授”與“課外知識內化”發(fā)生顛倒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依托信息技術的開發(fā)和利用,傳統(tǒng)的講課型課程被替換為不同程度的在線學習,學生因此獲得更多可靈活掌控的課堂時間,成為課堂的主角。因而,“翻轉課堂”也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癙BL”是指問題導向性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問題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刻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理論,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的“翻轉課堂+PBL”教學模式,即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程特點,在實施“翻轉課堂”的基礎上施以PBL教學模式,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疊加效應,提高教學質量。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其知識復合性和實踐性很強,包含了國際貿易的各項基礎技能,含交易磋商、報價核算、擬定涉外合同、履行合同等核心內容,甚至可以說是《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貨運代理》、《國際貨運保險》、《國際市場營銷》等課程的高度濃縮。教師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1)課程內容繁多、技能訓練迫切,但課時安排有限。在當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學時安排分別為:理論授課學時占比84.37%,實踐學時占比15.63%,理論教學占據(jù)了幾乎全部的教學時間。在有限的課時里,教師僅能就理論、結合案例進行系統(tǒng)的闡釋,涉及的外貿操作環(huán)節(jié)比較抽象,學生缺乏感性認識。
(2)現(xiàn)有教學模式側重點有限,學生個體發(fā)展出現(xiàn)兩極分化。學生性格各異,特長各異,理解能力各異,對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缺乏發(fā)揮特長的平臺,久而久之便出現(xiàn)個人能力突出的學生“更愛學習”,未獲得學習“成就感”的學生“更排斥學習”。隨著兩極分化的出現(xiàn),學生也表現(xiàn)出較差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3)課程考核形式單一,評價體系不盡科學。該課程考核主要以“平時成績+考試成績”的形式,權重分別為30%,70%。平時成績一般包括到課率、課堂表現(xiàn)、課程作業(yè)三個方面,筆試試卷所考核重點偏重教學內容的記憶和理解,難以反映學生綜合素質。
課程內容繁雜,課堂學時有限是該課程面臨的最大問題,僅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往往難以達到教學目的。翻轉課堂的實施,讓學生得以在課前及時預習,課后隨時復習。將傳統(tǒng)課堂有限的時間變?yōu)闊o限,課堂上通過知識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分享等形式不斷強化課前學習效果,全面提升了教學質量。學生也完成角色轉換,成為課堂的主人。
各教學模式的側重點不同,靈活運用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翻轉課堂重在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讓渡講臺,讓學生主導課堂,學生得以發(fā)揮長處,獲得學習成就感,激發(fā)更濃厚的興趣,也增強了溝通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為學生畢業(yè)進入企業(yè)工作團隊奠定良好基礎。
在教學內容設計中,翻轉課堂的課前資料準備、課中的適當引導和指導,PBL教學模式的問題設計和情境創(chuàng)設,均對任課教師的知識積累、專業(yè)造詣提出了更高要求。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倒逼教師加強業(yè)務學習,提升業(yè)務能力,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明確教學目標。該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需有針對性地在實務操作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或設計合理的情境,讓學生對操作流程形成感性認知,更利于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培養(yǎng)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技能、業(yè)務流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
(2)進行課程內容合理歸類。將課程教學內容拆分重組,如建構“基礎理論板塊”,包括國際貿易法律法規(guī)、國際慣例等;“貿易術語板塊”,貿易術語是國際貿易實務的特色內容,是《國際結算》、《單證實務》等課程的基礎;“交易磋商板塊”,“合同履行板塊”等。
(3)建設課程電子資料庫。教師根據(jù)重新整的各板塊知識與技能特點,將各版塊涉及的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歸納,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形成電子資料庫或開發(fā)在線平臺,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基本概念及理論。
(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發(fā)布學習任務。根據(jù)不同板塊的知識與理論,結合當下國際貿易相關的熱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PBL的相應情境、問題,給學生發(fā)布學習任務。學生需事先分成學習團隊,以團隊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
(5)分析、解決問題,分享成果。在利用課程電子資料庫進行課前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對上述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加以分析。借助翻轉課堂的實施,學生有充裕的課堂時間,以成果分享會、PPT匯報等形式,將團隊學習結果展示給同學們。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提供指導和引導,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6)考核評價與教學反思。改革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模式,結合“翻轉課堂+PBL”教學模式的實施,引入多種形式的形成性評價機制,包括電子資料庫學習時間、平臺互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以及用人(實習)單位的反饋等。
實踐證明,在《國際貿易實務》中引入“翻轉課堂+PBL”教學模式,極大提高了學生的教學參與度與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長江,李衛(wèi)東.“顛倒的教室”:美國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11):54~59.
[2]金陵,“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9):18.
[3]朱宏潔.基于翻轉課堂的PBL教學研究——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13(11):3~4.
[4]杜翔云,Anette Kolmos,鐘秉林.基于問題的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蔣懷濱,周敏,張靜文,陳貴,張斌.基于翻轉課堂的PBL教學模式在《教育心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7(2):111~116.
[6]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