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婷
摘要 目的:探討胃鏡下腎上腺素給藥聯(lián)合鈦夾止血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4例,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胃鏡下腎上腺素注射,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鈦夾止血,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有效止血率、再次出血率、出血總量、總輸血量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胃鏡下腎上腺素給藥聯(lián)合鈦夾止血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上消化道出血;腎上腺素;鈦夾
在臨床上,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而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率的上升勢必會引發(fā)潰瘍性出血病例的增加?;颊咭坏┌l(fā)生上消化道出血,可出現眩暈、黑便、嘔血等典型癥狀[1]。此類患者一旦發(fā)病,必須立即給予有效的止血干預。當前,胃鏡治療已廣泛應用于消化內科疾病中,我院近年來也在積極研究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鏡治療方案,在單純胃鏡下給藥的基礎上,進一步聯(lián)用鈦夾進行止血,療效確切,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7月- 2017年6月收治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4例,男71例,女63例;年齡35~ 75歲,平均(56.4±12.6)歲;就診時間1~44 h,平均(18.4±6.8)h。所有患者均經由病史采集、血常規(guī)、便常規(guī)、胃鏡檢查確診,同時排除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腫瘤出血、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糖尿病、嚴重感染、外傷、口服腐蝕性物質誘發(fā)出血、精神類疾病等不宜納入本次研究的類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7例。兩組性別、年齡、就診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①基礎治療:全部患者收入療區(qū)后禁食水,為其實施靜脈補液以穩(wěn)定其血容量并提供營養(yǎng),根據血常規(guī)結果對出血嚴重者實施輸血治療,若患者嘔血嚴重,則需給予胃管留置。②對照組:本組在基礎治療之外還實施胃鏡下給藥。為患者實施胃鏡檢查,鎖定出血點后,在出血點周圍注射濃度比為1:10 000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每個出血點周圍注射1~2 mL。③研究組:本組在對照組全部治療方案基礎上還加用鈦夾。即與對照組同樣治療步驟完成腎上腺素注射之后,嚴密觀察出血情況,當出血明顯減少或止血后,在出血點處進行鈦夾釋放器預備,在距出血點3 cm處推出鈦夾,瞄準出血點處的血管垂直向實施深壓,而后將鈦夾釋放器與鈦夾斷開。根據患者上消化道內出血點的不同應用適量的鈦夾,安置鈦夾后以生理鹽水對鈦夾處充分實施沖洗,確認徹底止血即可撤出胃鏡。④后續(xù)處理:兩組均給予泮托拉唑40 mg靜脈滴注,注射速度8 mg/h,持續(xù)給藥72 h。觀察7d,若確認未再次發(fā)生出血即可出院。
觀察指標[2]:①有效止血率:患者胃鏡下全部治療完成后5 min內即徹底止血判定為有效止血;②再次出血率:患者實施胃鏡治療后,住院期間再次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即判定再次出血。③對比兩組的出血總量、總輸血量、住院時間。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率(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有效止血率及再次出血率對比:研究組有效止血率95.2%,再次出血率2.99%,與對照組相對應的結果85.07%及17.9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出血總量、總輸血量及住院時間對比:研究組其出血總量、總輸血量及住院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討論
在臨床上,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方案相對較多。以往多對此類患者采用內科藥物保守治療,然而,單純藥物止血起效相對較慢[3],導致患者出血量較多,嚴重拉長了患者的康復周期,甚至若是內科藥物止血失敗,還要進行其他方案治療,也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過去還曾為此類患者實施開腹手術治療,但該治療方式創(chuàng)傷極大[4]、費用高昂,也已被臨床摒棄。
當前,微創(chuàng)技術不斷在臨床推廣,內鏡下藥物注射被作為優(yōu)先遴選方案來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實施胃鏡下治療,能夠在出血部位進行藥物注射,腎上腺素能夠有效促進出血的血管平滑肌收縮[5],使出血血管血流阻斷,進而破裂血管處形成正常的血小板凝集,產生正常的生理止血效應。此外,局部的高濃度腎上腺素能夠加劇血管周圍的平滑肌組織痙攣和(或)腫脹,使周圍組織對該血管形成物理性壓迫,進一步鞏固止血療效。由此可知,胃鏡下腎上腺素局部注射止血效率非常高,而且對患者不產生大的創(chuàng)傷,因而該方案切實可行。
然而,單純給予內科藥物注射止血,隨著藥物的降解,藥物的作用會逐漸失效,為此,我院在胃鏡下藥物注射的基礎上加用鈦夾止血以進一步強化止血效果。鈦夾能夠以物理壓迫、夾閉的方式對出血血管進行持續(xù)性的外力閉塞[6],為受損血管的徹底自我修復提供了充裕的時間。且在一段時間之后,患者恢復進食,胃平滑肌蠕動能夠使胃內食糜與鈦夾發(fā)生摩擦,使鈦夾與胃壁組織因受力分離而脫落至胃內,并經由消化道與糞便排出體外,故無需再次實施胃鏡檢查取出鈦夾,不會造成再次治療的相關負擔。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有效止血率、再次出血率、出血總量、總輸血量及住院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胃鏡下腎上腺素給藥聯(lián)合鈦夾止血效果優(yōu)異,可有效進行止血,并且促進患者的整體恢復,故值得臨床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蔡金偉.急性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急診內鏡止血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8):149-151.
[2]賈思榮.胃鏡下注射聯(lián)合鈦夾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5,8(25):900-902.
[3]劉謀榮,王莉.胃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lián)合鈦夾治療有活動出血的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4,20(10):1616-1618.
[4]熊斌.胃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lián)合鈦夾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J].江西醫(yī)藥,2013,48(12):1151-1153.
[5]郭蓮怡,呂冬梅.特利加壓素治療急性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41(31):3312-3313.
[6]俞珊.胃鏡下鈦夾聯(lián)合注射腎上腺激素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m(xù)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6,28(3):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