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聰
摘 要:閱讀能豐富人的知識視野,提升人的品格,改變?nèi)说乃季S方式,所以小學中段語文教師應從基礎抓起,讓學生從小學就愛上閱讀,使學生終身受益。閱讀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想象、理解、評價、鑒賞文本的過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扎扎實實的抓好閱讀量,培養(yǎng)好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同時教會學生對課外閱讀材料進行合理的利用。這就要求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從多角度入手,充分發(fā)掘閱讀材料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措施
一、選擇閱讀材料
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要合理的選擇學生們的閱讀材料,其所選擇的材料內(nèi)容要盡可能的貼合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小學生們的理解水平相對應。可以選擇帶有生活氣息的文學作品,也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經(jīng)典的文學巨作,以此來激發(fā)出學生們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以及欲望,使得學生們都可以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閱讀教學的活動中,發(fā)揮出各類文本的魅力,依照其所選擇閱讀材料的類別以及內(nèi)容等,設置各類不同的閱讀方式,提示學生,讓學生們在課下去搜集和寓言相關的故事,然后把其寓言故事講給他人,讓學生們懂得分享知識,這樣可以從根源上拓展學生們的閱讀層面,增加其閱讀量。
二、綜合閱讀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需要注重其閱讀量的積累,拓展其實際的閱讀范圍,讓學生們背誦一些較為經(jīng)典的語句。老師們不能使用傳統(tǒng)強制性的教學模式,也不能讓學生們被動的接受語文知識。所以,老師們要懂得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放手教育學生,讓學生們自行的去嘗試閱讀一些課外的書籍內(nèi)容,真正意義上的做到知識的遷移和連接。在學習完課堂語文知識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利用課下的時間去搜集和其內(nèi)容相關聯(lián)的文章,閱讀其文章,在閱讀完成后,互相的交流其閱讀的心得,使得學生們都能增強自身的科學知識的儲備量,不斷的提升其自身的閱讀能力。
三、拓展閱讀渠道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水平的提升,網(wǎng)絡的普及范圍開始在不斷的變廣,老師可以指導學生,讓學生們利用網(wǎng)絡去閱讀各類書籍,也可以讓其去圖書館閱讀文章。盡可能的拓展學生們的閱讀渠道,了解學生們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狀況,深度的挖掘其讀物自身的價值,使得學生們可以更好的體會語文課文的內(nèi)容,通過閱讀渠道的拓展,可以讓學生們加深其對該知識的理解程度,激發(fā)出其閱讀的興趣。
四、邊閱讀邊思考
老師要實時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們在閱讀的同時思考和其文章相關聯(lián)的問題,懂得獨立思考,積極主動去尋求該問題的答案,深度的品味該文章內(nèi)容,強化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教師要善于抓住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訓練點,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訓練,思維感情受到熏陶。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認識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五、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毕胍愫媚稠椊虒W,就要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筆者看來,明確學習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很多學生對于學習漫無目的,只把學習當做教師留的一項作業(yè),如此進行學習,學生是被動的,更談不上學習興趣,如果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再加上教師的有效指導,那么閱讀教學就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我給大家舉例,有了廣博的知識,就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學識與修養(yǎng),同時有了廣博的知識,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去運用,教師也可以借用一些經(jīng)典案例對學生進行閱讀興趣的熏陶。
六、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
在筆者看來,閱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背會某篇課文,或者閱讀多少文章,更應該注重學生閱讀后的情感體驗以及心得。小學時期正值學生各種情感的成長時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情感體驗,做好小學生的情感教育,以便他們健康地成長。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進行深層次的體會,讓他們體驗不同的角色,給他們以不同的情感體驗,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情感體驗,這對于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是意義非凡的。這樣的讀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滲透了高尚的人文因素,真切地體現(xiàn)了文中的“情”。
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在小學時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來講是受益終身的,因為閱讀習慣,可以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道路。在筆者看來,既然花時間進行閱讀,那么就要做好,比如,應該學會文章中的生字詞、學會一些新的表達技巧、學會運用一些比較好的句子,或者將學到的知識能夠及時地運用到生活當中等等,當然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還需要教師、學生的通力合作,及時反饋,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主要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fā):要養(yǎng)成認真閱讀的習慣。必須口到、眼到、心到,不要三心二意,這樣才有利于準確地從閱讀中獲取信息。要養(yǎng)成動手的習慣。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習慣地對重點詞句、不解之處,做上記號,再勤于動手去查閱工具書及向老師提問。養(yǎng)成邊讀邊想的習慣。讀書動口不動腦,則純屬“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這樣便無法理解課文,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也將失去了閱讀的意義。
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也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運用學科,特別是小學中段語文,是各種知識的基礎學習階段,搞好小學中段語文教學,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要想搞好語文教學,就要搞好閱讀教學,因為閱讀教學是擴展學生思維、見解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精神領悟的主要方法,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新.還原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7.
[2]丁亞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意識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