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郭朝輝 唐鈺嶠 陳雪
摘 要: 學生社團的發(fā)展程度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校園文化建設的水準和高度。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活動無論從形式還是內(nèi)容上都極大地豐富和推動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品牌社團是校園中一道靚麗的風景,是學校對外展示中一張魅力四射的名片,是校園文化的亮點。本文從品牌社團建設入手,探索品牌社團規(guī)范化、制度化發(fā)展途徑,探索將學校德育與社團建設有機結合的途徑,探索提高學生社團內(nèi)涵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的有效舉措,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更有效的建設途徑。
關鍵詞: 品牌社團 育人效果 建設經(jīng)驗
近年來,我校以社團建設為載體,開展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各類學生活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學校目前有社團23個,其中南京市優(yōu)秀社團三個,校園品牌社團四個。我校社團多元化、廣泛性、靈活性、開放性的特點讓不同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充分發(fā)揮特長。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促進他們的成長與成才。其中品牌社團在社團建設中發(fā)揮著導向性、指導性、規(guī)范性的作用。
一、品牌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
培育品牌社團、凝聚提煉煉教育中的具體策略,打造校園文化中的品牌活動,以品牌凝亮點,以亮點凝特色,以特色促進學校發(fā)展是我校社團活動的指導思想。學生長期在品牌社團活動與管理中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形成一種特色鮮明的精氣神,極具凝聚力和感召力。這種獨特的精氣神在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引領、正確情感態(tài)度引導、交流合作意識能力培養(yǎng)、職業(yè)素質和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等許多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極大地促進這些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社團建設過程中,有目的、有步驟地培育品牌社團,將德育融入品牌社團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成為學校育人的主陣地,充分發(fā)揮社團在校園育人中的作用,形成健康和諧、文明、彰顯學生個性的校園文化,在這樣校園文化的浸潤下,提高學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社團中從被吸引到樂于參與,從積極參與到努力展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社團“團結人”、“教育人”、“鍛煉人”、“培養(yǎng)人”的目標,逐步走向成才。下面以我校國旗儀仗隊社團為例,分享我校在品牌社團培育及育人作用探索中的收獲。
二、品牌社團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發(fā)揮著領頭羊作用。
國旗儀仗隊社團是我校四個品牌社團之首(橄欖枝合唱團、君儀禮儀社、晨曦文學社、校園衛(wèi)士),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首要抓手,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發(fā)揮著領頭羊作用。我校國旗儀仗隊社團成立于2008年9月,社團宗旨是“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目前有隊員78人,其中正式隊員39人,預備隊員39人,國旗儀仗隊社團實行半軍事化管理,負責每周一的升旗、每周五下午降旗、重大活動禮儀及校園維和任務,國旗儀仗隊成員在社團各項活動中以弘揚愛祖國主義精神為己任,以能吃苦、善做事、紀律嚴明、團結友愛為宗旨,以會做人,自強、自立、自律為行為準則。社團成立以來先后承擔了建黨九十周年慶典、“青奧會”會旗傳遞、校運動會方陣展演、區(qū)、街道的各種慶典等重大活動,受到全校師生及社會各界的好評,于2013年被南京市教育局評選為南京市首屆優(yōu)秀社團。儀仗隊社團成員身上具有肯吃苦、講奉獻,紀律嚴明、雷厲風行、永不服輸、努力進取的明顯特質,受到普遍歡迎與培養(yǎng)。
三、品牌社團建設與學生管理工作緊密融合,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品牌社團建設是學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品牌社團建設中將社團開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提高了德育有效性。我校在國旗儀仗隊的納新、選拔、訓練各環(huán)節(jié)中與入學教育、軍訓國防教育相結合,提高了新生入學教育與國防教育的有效性與實效性。
1.社團納新環(huán)節(jié)與新生入學教育相結合
新生入學教育中利用專題講座、進班宣講、展板宣傳等多種形式對各社團進行介紹,引導學生“走好入校第一步”,積極參加各類社團,學校在對各類社團的推薦、介紹中,對國旗儀仗隊社團進行重點推薦;軍訓動員中有目的地對新生提出要求,給出奮斗目標:爭做軍訓標兵、力爭獲得進入國旗儀仗隊預備社團的選拔資格,將軍訓評優(yōu)與國旗儀仗隊納新結合起來,以此舉措促使學生在軍訓過程中刻苦訓練、嚴明紀律,積極爭優(yōu)、認真學習國防知識,力爭在軍訓中脫穎而出。軍訓結束后,優(yōu)秀學員獲得國旗儀仗隊社團納新中的選拔資格,這些學生在國旗儀仗隊社團納新通過個人自薦、班級推薦的方式正式參加國旗儀仗隊納新各項活動。
2.預備隊員的培訓與正式隊員的挑選與學生吃苦精神的培養(yǎng)相結合
預備隊員確定后,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訓練培養(yǎng),每周兩次基本功規(guī)范訓練,訓練內(nèi)容從基本的軍姿,四面轉法,齊步、正步到國防意識教育。指導老師嚴格按照國旗儀仗隊員培養(yǎng)程序進行訓練、管理、考勤。三個月的訓練結束后,參訓預備隊訓練學生進行匯報展示,指導老師根據(jù)學生在訓練中的表現(xiàn)與訓練成效挑選出具備一定國防知識和鮮明愛國熱情的學生,最終確定為國旗儀仗隊新社團成員。新生成為預備隊員后,進入國旗儀仗隊,參加國旗儀仗隊的每周訓練,在基礎訓練的基礎上,增加護旗、出旗、甩旗、扎旗等項目訓練,訓練中嚴格要求隊員動作做準確,優(yōu)雅有力,確保升旗儀式過程莊嚴、肅穆、優(yōu)美、感人。
四、德育滲透品牌社團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成為品牌社團的靈魂與指導思想。
國旗儀仗隊是我校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陣地,做好全校學生的思想教育,首先要做好國旗儀仗隊中各位學生的三觀教育。為此不僅通過社團成員的挑選與日常訓練對學生進行三觀教育,還在該社團新老交替過程中精心設置授裝、退役儀式,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做到社團活動與學生良好品德培養(yǎng)相結合。學校每年三月份對預備隊成員進行嚴格挑選,選拔優(yōu)秀的預備隊伍成員轉為正式隊員,學校給新隊員舉行隆重而莊嚴的授裝儀式,與此同時對老隊員舉行光榮神圣的退役儀式。
1.授裝儀式強化學生使命感、責任感培養(yǎng)
每年國旗儀仗隊新成員加入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授裝儀式,目的是進一步增強新隊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強化他們的自豪感,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感。授裝儀式以《戰(zhàn)士就該上戰(zhàn)場》為背景,儀式過程中設置受裝、宣誓、接旗、新隊員代表發(fā)言,老隊員勉勵、學校領導等環(huán)節(jié),營造出正式、隆重、莊嚴的氛圍。新成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使命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清楚意識到勇于付出、甘愿奉獻、訓練中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堅持才換來今天的榮耀。是拼搏讓自己通過層層考核走向成功,培養(yǎng)學生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永不退縮的意識與強烈的愛國情懷。
2.退役儀式強化老隊員自豪感與愛的情懷
老隊員退役儀式由國旗臺前最后一次執(zhí)行降旗任務、向國旗敬禮、國旗交接,集體合影留念、下肩章、脫帽、頒發(fā)榮譽證書與活動光碟,老隊員發(fā)言、領導寄予等環(huán)節(jié)組成,整個儀式過程中播放《軍中綠花》等歌曲作為背景音樂。隆重、莊嚴的退役儀式過程中愛國主義教育無形地浸潤,退役儀式強化了學生的自豪感、責任感與愛國熱情,老隊員把愛國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把在國旗儀仗隊社團培養(yǎng)的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勞的精神帶到即將面臨的實習和企業(yè)工作中,為學生今后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在企業(yè)實習中在團隊精神、吃苦精神、服從意識等方面普遍表現(xiàn)良好,贏得了企業(yè)的好評,在企業(yè)中受到了普遍重視與培養(yǎng)。
五、品牌社團活動成為學校德育大課堂的具體載體。
國旗儀仗隊社團為靈魂的每周升旗儀式已經(jīng)成為我校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隊精神、拾金不昧高尚品德教育的重要場所。我校每周升旗儀式由以下環(huán)節(jié)組成:(1)點評各班整隊入場秩序及精神面貌;(2)每周升旗手事跡人物介紹;(3)國旗儀仗隊入場舉行升旗儀式;(4)國旗下宣誓;(5)各項活動的表彰與頒獎;(6)一周時政要聞及校園新聞教育、全校好人好事的公開表揚,本周活動安排事項介紹等。以上舉措旨在利用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職業(yè)道德等積極正面的教育與引導。
1.每周一次升旗儀式
愛國不是虛無,每周一的周而復始,每周一個小時,以虔誠的心態(tài)、規(guī)范的立姿、飽滿的精神面貌大聲地歌唱祖國,用神圣的目光注視著國旗的冉冉升起,表達對祖國的尊敬與熱愛,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化、外向化和直觀化,增強了學生的國家觀念,固化了學生的愛國主義品德。升旗儀式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國旗儀仗隊社團隊員們用規(guī)范標準的動作,莊嚴、肅穆的儀式感,確保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神圣與莊嚴,凈化了學生的心靈,增加了學生的教育感受。
2.升旗中舉行每周宣誓活動
誓詞以熱愛專業(yè)為中心,以職業(yè)道德為主線。全體同學每周一次在領誓詞學生的帶領下,舉起右手,大聲朗讀反復循環(huán),一次又一次地通過心理暗示增強學生的自豪感,了解專業(yè)的使命,規(guī)范做人的道德準則。每周宣誓活動讓學生在被動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形成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形成心理學上的“固化”,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自豪感,激發(fā)學習自覺性和上進心,堅定學生信念,幫助學生樹立自強自立的信心,達到教育目的。
3.升旗手推薦活動為學生樹立了德育榜樣
升旗手事跡介紹及升旗手的選拔過程是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過程。職業(yè)學校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學生是較少的。為了激勵全體學生奮發(fā)向上,用進步的光芒照亮曾經(jīng)的不足,用努力的汗水洗刷曾經(jīng)的錯誤黑點,我校升旗手的選拔標準突出了努力與進步、突出了德育亮點,升旗手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人物,而是身邊隨處可見的小伙伴,是每個同學通過努力都可實現(xiàn)的目標。
我校升旗手中有返校復讀取得良好成績的,有熱愛集體樂意奉獻的,有感恩父母孝道感人的,有身殘志堅努力奮斗的,有不及計較個人得失熱心公益的,有面對誘惑意志堅定拾金不昧的,有道德高尚、扶危濟困榮獲阿里巴巴正能量表彰的……這些典型的榜樣在同學中產(chǎn)生的勵志作用是巨大的,學生每周都期待聽到一個勵志的故事,一個品德教育的故事,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聽著一個個身邊活生生的榜樣故事,看到身邊伸手可及的伙伴的奮進過程,這對大多數(shù)同學而言是一種鞭策、一種激勵,是一次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透過升旗手事跡找到自己奮斗的目標,切實感受到學校是一個讀書的地方、一個成才的地方,營造相互鼓勵爭上進的氛圍,班級中踏踏實實刻苦求學的人多了,抽煙玩游戲混日子的少了,促進了良好校風的形成。
4.升旗儀式是我校大德育課堂
升旗儀式中一周校園新聞教育、好人好事的公開表揚、本周活動安排事項介紹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擴大了升旗儀式教育的內(nèi)涵與外延,讓升旗儀式成為我校德育大課堂。
升旗儀式中宣誓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學校結合校園一周學生工作情況,或表彰拾金不昧的學生,對學生開展高尚品德教育,或表彰在各項活動中創(chuàng)出佳績的班級與個人,激勵各個班級及全體同學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充分發(fā)揮活動育人的作用,或傳達學校各項工作精神,全面布置學校,并對各項工作中如何落實提出要求,確保學校各項工作實施與落實,確保預期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或者結合校園出現(xiàn)的違紀情況,對全校學生開展法紀與校紀校規(guī)教育,解讀相關規(guī)定,教育學生做遵紀守法的文明學子,或結合社會熱點,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意識引導,或結合重大節(jié)日,開展愛國、感恩教育等。
升旗儀式中各環(huán)節(jié)與內(nèi)容的設置,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無形的教育,讓我校德育不是空洞的空號,不是生硬的命令,不是冷冰冰的要求,而是充滿神圣儀式感的感動與激動,學生在活動中反思與自我激勵,是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化呈現(xiàn),是學校主流輿論的講壇,是校園動態(tài)的窗口。利用這個平臺,我們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固化了學生的專業(yè)自豪感,弘揚了正氣,學生得到了教育和熏陶。
品牌社團的培育過程中,我們一直堅守以德育為主導,各環(huán)節(jié)圍繞“有趣,有愛,有情懷,有未來”設置,學生在活動中鍛煉成長,在活動中感受愛與責任,在活動中樹立理想,在活動中塑造未來。
參考文獻:
[1]田燕.關于高校學生社團品牌塑造的探討[J].中國西部,2016(11).
[2]楊鳳娟.高校學生社團組織與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