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麗
摘 要: 我國社會建設進入新時代,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發(fā)展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本文結合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特點,探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課堂教學 思想政治水平 當下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當代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加強其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一)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如今,大學生接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發(fā)生了轉變,網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重要來源之一。網絡雖然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另一方面,負面言論卻不同程度地對一些大學生的思想產生影響。除此之外,在網絡虛擬世界,有些人誤認為可以不負責任地發(fā)表一些言論,這不利于大學生的德育發(fā)展。
(二)某些大學生趨利思想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財富極大豐富。社會階層和社會結構都發(fā)生了變化,出現(xiàn)了一些“拜金者”及唯利是圖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少數大學生產生了趨利心理。這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
(三)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入侵。
近年來,不少外國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進入我國,一方面開闊了大學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導致文化入侵現(xiàn)象。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通過這些文化產品傳入中國,西方的個人主義與我國的集體主義思想相違背,一些大學生的思想會受到腐蝕。
(四)一些獨生子女集體意識淡薄。
我國從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實施計劃生育,當前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生長環(huán)境決定了其從小就受到全家的關注,一些學生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會更多地關注自身,忽視對周圍人的關心。這些獨生子女學生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比較關注自身的利益,忽視集體利益的實現(xiàn),在人際交往及處理問題時出現(xiàn)問題,容易導致同學之間的矛盾。
二、當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從教學內容上看。
在以往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就是課本內容,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時代,課本上的相關事例應當更新。在新時代,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相匹配的事例每天都可能發(fā)生,但是教師仍然沿用老教材,不懂得與時俱進,這導致部分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除此之外,教師與大學生獲取思想政治資源的途徑類似,出現(xiàn)教師課堂上講的內容,學生已經看過甚至已經理解了,這是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課堂出勤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一些思想政治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互動度較低。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課堂依然沿用舊有的教學方式,某些教師因為年齡原因教學形式較為刻板,加之當下大學生在課堂上存在玩手機的現(xiàn)象,因此,課堂氣氛沉悶,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師生互動度較少。
(三)從教育實踐性上看。
思想政治理論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但是在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實踐較為缺少。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常都是對知識的講授,很少將所學的思想理論知識用于實踐。但是,大學生只有將所學的思想政治知識真正用于實踐活動或者社會生活中,使其真正指導自己的思想及行為時,才能體現(xiàn)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義。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踐性,妨礙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進一步理解和實施,不符合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利于我國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體地位缺失。
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即素質教育改革已經發(fā)展到新的階段,其中強調要建立生本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但當下一些思政教育課堂,只是按照教師的意圖授課,沒有關注學生對于教學內容能否吸收,沒有關注到學生的思想政治需求,使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失缺主體性。
(五)主體差異性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當下,大學生的個性鮮明,其思想政治基礎存在差異。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些教師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和授課方式,沒有關注到學生之間及不同班級之間的差異性,導致教師的授課沒辦法引起學生的興趣,降低了教學質量,削弱了教學效果,妨礙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
三、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途徑及措施
(一)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資源,提高其時代性和感召力。
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引用近期發(fā)生的典型事例,有利于拉近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容易使其產生共鳴,提高新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勤率不高的問題,可以通過網路手段加以解決。學校應積極建立思想政治教學新平臺,學校派專人負責管理。在這一平臺上,教師和大學生可以平等、自由地就近期發(fā)生的熱點事件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進行討論。在這一平臺上,可以通過定期分享典型的新聞事件,為大學生進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途徑。
除此之外,學校積極開發(fā)思想政治教育APP,通過設置游戲闖關的方式幫助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二)對網絡資源進行監(jiān)控,減少有害思想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
面對網絡資源極大豐富、信息傳播速度和信息傳播量迅速發(fā)展的新時代,一些大學生對垃圾信息的甄別能力有限,高校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建立信息篩選程序,對網絡上的資源進行實時監(jiān)控,盡可能地減少網絡信息對大學生思想的危害。
(三)關注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樹立“生本思想”,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可以通過建立QQ或者微信群組的方式,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其平等的討論問題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師生交流的加深,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降低對知識能力較低的學生的要求,調動其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其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四)將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要求及時掌握思想政治理論,還要使思想政治理論指導大學生的思想及行為。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增加實踐的內容,通過就熱點事件進行課堂討論或者開展辯論賽的形式促進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的認識。除此之外,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養(yǎng)還應該從自身做起,在社會人際交往中,應該摒棄以往的趨利思想,關注其社會效益。同時,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強化集體意識,改變以往過度關注自身利益的行事習慣,努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五)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素質。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人生中的作用,努力提高使用新媒體技術和授課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課堂的趣味性,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
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正式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對思想政治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參考文獻:
[1]辛艷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德育研究,2018(05).
[2]王國瓊.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及策略[J].知識文庫,2018(01).
[3]于揚.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路徑探析[J].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2017(06).
[4]張榮,安寧.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研究[J].中外交流,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