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
【摘要】語文課程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語文課程性質(zhì)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主渠道,它關(guān)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發(fā)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將其作為重點常抓不懈。
【關(guān)鍵詞】語言文字 運用 教師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57-02
語文課程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語文課程性質(zhì)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運用是用,是學的終極目的。理解是運用的基礎(chǔ),學生只有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使學生對語文知識記得更加牢固。由此,我們語文課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那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呢?
一、立足文本教學,充分挖掘課文的語言因素。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那么教師首先自己要在課前充分備好課,仔細研讀教材,重點放在挖掘課文中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激發(fā)點和關(guān)鍵點,只有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值得訓練的語言因素,才能有重點地定準訓練點,達到強化訓練的目的。
在我教授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稱贊》一課中,我反復研讀教材,覺得低年級除了以識字和寫字為主外,句子的訓練也是尤為重要的。由此,我確定了本課的語言文字的訓練點,文中出現(xiàn)這兩種詞組:“聞了聞、瞧了瞧”,“一個比一個好、一棵比一棵壯”,指導學生照樣子說一說,并由易到難,把這一詞組運用到句子里。
這些語言點的挖掘是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增長點,找好語言文字關(guān)鍵點,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增長才會猶如有源之水,能夠源源不斷地得到增長。
二、營造輕松氛圍,激發(fā)學生表達和運用的欲望。
魯迅曾說過:“俯首甘為孺子牛。”要建設民主、輕松的教學氛圍,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以真誠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消除學生的疑慮,讓他們感到老師的真誠,樂于和老師講心里話。在課堂中要允許學生犯錯誤,要積極的鼓勵,同時還要善于運用表揚的武器,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敢想 、敢說 、敢做。教師要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表達自己看法。
在課堂中我和孩子一起寫字、一起朗讀、一起背誦課文。每次在黑板上給學生范寫生字時,我總會問:“同學們,你看老師寫的怎么樣?字的結(jié)構(gòu)怎樣?”這時學生會各抒己見,“老師,左邊寫的稍微窄點就更好看了!”“那你能比老師寫得更好嗎?”這時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說:“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學習字的結(jié)構(gòu),而且注意到怎樣寫才會更美觀,從中我認識到了這樣比老師單純的去講收效更好。
在這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中,學生不會膽怯,愿意和老師去交流,也能激發(fā)學生愿意表達和運用的欲望。
三、教給學生方法,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師注意研究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盡快改變重視“教”而忽略“學”的現(xiàn)狀,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不知到知,從不愛學到愛學,從愛學到主動探究,并且在學會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
1.詞語的理解,講究方法實效。理解詞語的方法多種多樣,有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利用直觀圖片、動作演示等。我們要根據(jù)詞語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有些詞語學生一查字典就能迅速明白意思的,就應該引導學生查一查字典;有些詞語查字典是以詞解詞,學生查過后更不懂或者還是很迷茫,就應該想其他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有些詞語應該讓學生通過聯(lián)系語境,想象畫面來理解更能深入學生的感性世界。
2.加強語言積累,提高語文能力。(1)學習課文中積累。語言的積累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chǔ),課堂中語言的積累有很多。(2)課堂的小練筆中積累。平時教師在課堂中應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經(jīng)常設計“小練筆”這一環(huán)節(jié),這樣不僅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拓展,還積累了語言。(3)課外閱讀中積累。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也可以把好詞好句摘抄下來,通過展示摘抄好詞好句記錄本、寫讀后感、辦手抄報等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和交流。
3.關(guān)鍵詞理解,朗讀中深入。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學習課文的一種策略。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解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與感情朗讀相結(jié)合,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入。
4.領(lǐng)悟表現(xiàn)手法,感受語言的魅力。漢語表達形式豐富多彩,同一個意思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語文課程中的基本性質(zhì)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課文教學中,通過重點語句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滿懷真情,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語文因素。
有位專家說:語文課必須以學習和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這個交際工具為基本目標。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主渠道,它關(guān)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發(fā)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將其作為重點常抓不懈。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學語文,讓語文教學回歸本體,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得到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是我們課堂中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