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榮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145-01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明確提出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其中一項就是內容聚焦大概念?!墩n標》提出:必修和選擇性必修課程的模塊內容聚焦大概念,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和應用重要的生物學概念,發(fā)展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1]。學生只有在較好的理解生物學概念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形成生命觀念。高中生物學課程的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共圍繞10個大概念展開,課堂圍繞生物學概念組織教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只有通過大概念的學習,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生命觀念。
一、概念與核心素養(yǎng)
依托大量事實支撐形成次級概念,進而形成重要概念和大概念,最終通過構建學科知識體系形成生命觀念,在正確生命觀念的指導下,體現(xiàn)社會責任和義務。在利用提供的大量事實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在利用大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現(xiàn)學生具備的科學思維和探究素養(yǎng)。
二、例析概念教學
本文以模塊2《遺傳與進化》中的概念4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為例,初探進行概念教學的策略。通過提供有代表性的生物學事實,為學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撐,教學活動不停留在讓學生記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學事實的層面上,而是通過對事實的抽象和概括,幫助學生建立起生物學概念,并以此來建構合理的知識框架,為學生能夠在新情境下解決相關問題奠定基礎,最終形成進化與適應觀。
(一)提供生物學事實——支撐概念形成
素材一:錐形蝸牛
素材來源:微信公眾號——廣州生物教研
素材分析:錐形蝸牛為適應環(huán)境,在不斷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在捕食獵物的方式、用毒方法、獵捕食物的種類、毒素蛋白作用部位等方面所呈現(xiàn)的多樣性。此素材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這一大概念。
素材二:瀕臨滅絕的香蕉
素材來源:微信公眾號——賽先生
素材分析:香蕉在不斷人工選擇的作用下,生物多樣性下降,并且現(xiàn)在可食用的三倍體香蕉無法進行有性生殖,進一步降低其生物多樣性。當真菌感染后,單一物種的危害性將導致物種的滅絕。此素材能夠很好落實生物多樣性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
(二)抽象和概括事實——建構知識框架
生物學教學不能停留在對生物學事實的記憶上,而是基于事實的總結和提升。教學要幫助學生理清概念的層次,如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同時,體現(xiàn)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逐漸形成進化與適應觀。
(三)用概念解決問題——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
學生是否理解生物多樣性產生的原因?在頭腦中是否形成進化觀與適應觀?評價學生對于大概念的理解,需要在真實的案例中用進化的思想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素材:生物多樣性中和的案例介紹
素材來源:微信公眾號——IUCN
馬達加斯加是一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國家,具有豐富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但同時也受到高度威脅。馬達加斯加擁有12000-14000種維管植物,其中90%的植物都是地方性物種,甚至有些植物只在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特定地點出現(xiàn)。該地方的商業(yè)經(jīng)濟等級低,只有三種主要產品:大米、劍麻和龍蝦。沿岸森林屬于罕見且受到威脅的棲息地,這類棲息地的90%已經(jīng)因人類活動而喪失。這些沿岸森林中有許多分布地區(qū)狹小的瀕危物種,其中包括42種植物和至少14種無脊椎動物,這些物種在全球只分布于此區(qū)域。由于開礦項目將對這些物種產生重大的殘余影響。
設置問題,引發(fā)思考:
1.馬達加斯加地區(qū)生物多樣性如何形成?
2.馬達加斯加地區(qū)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的原因?
3.采取哪些措施能夠保護馬達加斯加地區(qū)的生物多樣性?
4.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角度分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創(chuàng)設新的開放性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真實體會到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問題。同時,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提出開放性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知道一些抽象的概念。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學生對事實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建立學科大概念,最終形成生命觀念。最后在新的情境中,評價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教育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思考而不是記憶,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而不是單純識記抽象的知識。重視概念教學,達成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