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紅
摘 要:目前,教育改革以及新課標改革已經成為教育界最受關注的話題,很多老師都提出建議認為必須在課堂教學方面做改革和突破。新課標的課表現(xiàn)在大部分都是倡導學生既要學會自主學習,也要與其他學生合作學習并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新知識。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究的意識和相互合作探究的精神。針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方式進行分析,闡述了小組合作的相關理論以及實際教學下小組合作的應用,為教師在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小組合作;小學語文
目前,國內新課程標準不僅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需求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且也強調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指出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要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識。此外新課標課程改革也要求學生要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特別是要將小組合作學習充分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同時要利用網絡大環(huán)境下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課程教學內容教授給學生,以期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教學效果。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述
1.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而言,它以小組劃分為單位,小組內及組與組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較為系統(tǒng)地調動教學資源,而且小組之間互相競爭合作,以提高他們之間的學習效果,此外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就是團體合作的成績,以期完成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的。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效地集中起來進行合作學習并完成任務。對于語文這種學科來說,思路較廣,涉及的知識面也寬泛,所以每個小組成員所掌握的知識集中交流就會形成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小組的整體成績,有利于學生提高合作探究能力[1]。
2.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是將老師作為主體,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將老師作為指導和溝通橋梁,學生上升為主體。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有效地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容易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交流的氛圍。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不減反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能及時聽取學生建議,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
二、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的應用
1.將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作為小組合作學習任務
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不僅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促進作用,同時在教育教學方面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互聯(lián)網作為信息資源的集散地,能夠將世界上的信息資源包括教學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到任何人手中。因此,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對小組合作學習有著促進作用,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豐富多樣,但有很多并不適合小學語文教學或者部分教學資源并不詳細需要補充,小組合作學習具備團隊探究的能力和精神,所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分組對與教學相關的內容進行收集和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資料,這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辨析材料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以及利用的能力,而且小學生的記憶和探究心理很強,所以將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對學生的視野和知識的積累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
2.依托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學習成果展示
對于小學語文這種學科而言,多媒體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它能夠利用音頻、視頻、圖形以及文字等方式,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內容更加直觀和生動,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和探索新東西的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得教學內容以多種方式展示給學生,而且很容易利用電子化設備將課程內容的場景建立起來,使得學生更加清楚地了理解課程內容。部分較為晦澀難懂的課堂情節(jié)無法通過手工展示,就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場景模擬,將必要的細節(jié)充分展示出來,使得學生有了較為直觀的感覺,針對小學語文課程中較難理解的部分概念,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件PPT、計算機制作動畫等在大屏幕上將與概念相關知識圖片,視頻展示給學生,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為具體的映象,這樣不僅對課本內容有了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復雜問題簡單處理的能力,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提升,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加深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思維和能力。
3.通過微課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反饋
微課是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實踐要求,利用教學視頻作為重要的課程載體,將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極易某一學科的某一知識點和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進行的教學資源的組合,同時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將小容量的視頻課程傳遞給學生。微課在專業(yè)技術的支持下,除了有內容的輸出,還能夠在相關的頁面區(qū)劃中進行遠程交流、研討和借鑒。小組合作的部分任務由于課堂上無法完成,那么利用微課這種討論組就能夠及時地反饋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和問題,它滿足了小學生針對語文學科學習的個性化,而且還能夠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進行關鍵知識的補充和拓展,不但能夠查漏補缺,還可以強化學習的成果。所以,利用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在結合小組學習合作的方式,能夠及時地獲取學生所反饋的問題并對某些學生的特定問題基于及時的解答,這將會極大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和質量[3]。
綜上所述,在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小組合作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同時利用互聯(lián)網等技術及時的補充課堂教學的疏漏之處,同時將與課程內容相關的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做知識拓展和小組學習討論。這種新型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因此,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采取和推廣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美蓮.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7):48.
[2]周娟.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4(5):51-53.
[3]孫小蒙.微課建設與學生發(fā)展的問題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4(8):94-9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