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艷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叔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的方法。2.運用點評式讀書法品讀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細節(jié)描寫,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封建家長制度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二、重點難點
1.學會通過賞析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細節(jié)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并朗讀吳邁遠詩《飛來雙白鵠》,落單哀鳴的雄鵠讓人揪心不已,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我們?nèi)祟惿砩?,將是更大的悲劇?!犊兹笘|南飛》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的悲劇。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運用點評式讀書方法來賞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題。
(二)課堂新授:
點評式讀書法——點:圈點勾畫,做標記符號。評:評論,表明觀點和看法。點評內(nèi)容:關(guān)鍵詞語、重點句子、典型細節(jié)、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手法和表達效果等。點評語言:三言兩語,言簡意賅。示例:“十三能織素,十四學栽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一一運用排比、鋪陳手去,突出劉蘭芝聰慧能干,知明禮,多才多藝。師生合作:“十七為君婦,心中??啾?。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表明蘭芝勤勞、賢惠、能干。而“故”字既寫出焦母挑剔刁難,也表現(xiàn)了劉蘭芝洞察世情的聰穎?!版豢膀?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自請遣歸,一則因不堪焦母虐待,再則因深知遣歸之勢不能挽回。這樣的行動可以看出劉蘭芝怎樣的性格特點?主動請“休”,對于劉蘭芝來說,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所以劉蘭芝的這個舉動著實表現(xiàn)出她的剛強果敢、自尊不屈的性格,表明蘭芝不是甘愿逆來順受的弱女子,而是外柔內(nèi)剛的堅強女性。
(三)合作學習:
1.給學生三分鐘時間,以合作小組為單位,運用點評式讀書法閱讀“蘭芝嚴妝”、“拜母辭姑”、“夫妻誓別”和“生人死別”情節(jié)。課件展示要求:(1)各小組推薦一位或幾位同學朗讀本小組所負責的詩歌情節(jié)內(nèi)容。(2)推舉一位同學做代表,上臺板書人物形象特征。(3)請一位同學對本學習小組的點評進行解說。三分鐘后,按照“讀一一寫一一說”模式展示學習成果,教師組織學生予以點評,補充,完善。
2.進一步提問:你認為焦仲卿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你喜歡他嗎?點評式閱讀人物個性化語言和細節(jié)??偨Y(jié)人物形象:焦仲卿——忠厚善良, 孝順母親, 又忠于愛情,且為愛勇敢。
(四)探究主旨:
如此美好又相親相愛的兩個人為什么最后走上了雙雙殉情的悲劇道路呢?問:是誰制造了焦劉的這場悲?。孔钕仍斐蛇@個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是哪一個?是焦母。那么可見這悲劇的起因是婆媳關(guān)系不和諧。詩歌里面有沒有提到具體的原因?蘭芝說“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苯鼓阜Q“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于是焦母把劉、焦兩人硬生生拆開。而劉蘭芝家長的逼嫁,進一步激化了矛盾,造成更大的悲劇。那么概括來說,造成這個悲劇的都是劉蘭芝和焦仲卿的什么人?焦母、劉母劉兄他們都是封建家長他們對焦、劉兩人的愛情的蠻橫干涉、蠻橫對待,導致了這場愛情悲劇的發(fā)生。焦母和劉兄各有什么特點?先看看焦母,作為一個封建家長,焦母成為摧殘青年的典型。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反映了封建家長制摧殘青年的弊端。再看劉兄,冷酷,勢利,性情暴戾,趨炎附勢,丑態(tài)畢露,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得出結(jié)論:悲劇根本原因一封建家長制。
(五)拓展延伸:
詩歌結(jié)尾處說:“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當代的后世人可以從中獲得哪些有益的啟示呢?提示思考角度:社會環(huán)境、人物性格、生活態(tài)度等。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自己的感悟:珍愛生命,珍惜幸福生活,學會適當示弱……
(六)課堂才結(jié):
請學生總結(jié)收獲。
(七)作業(yè)布置:
用點評式讀書法鑒賞劉蘭藝的母來形象,思考劉母在女兒的悲劇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