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全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小小的船》的教學為例,從“會認字的教學”“會寫字的教學”兩大方面闡述如何讓學生會認字、會寫字。
【關鍵詞】識字教學 認字 寫字 音 義 形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8A-0112-02
識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小學低年段,識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梢赃@么說,小學階段大部分的識字教學任務都在低年段完成。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識字教學主要分為兩類——“會認字”的教學和“會寫字”的教學。然而,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在教學這兩類內(nèi)容時,不知道該重點教學哪一類,這兩類教學內(nèi)容又有何不同。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淺談對這兩類教學的理解。
一、“會認字”重在“音”“義”的教學
教材中的“會認字”,指的是要求學生會認讀、能理解的字。這類字是學生初次接觸,以前從未學習過的字。在教學“會認字”的內(nèi)容時,要從音、形、義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側重“音、義”的教學,“形”的教學只針對比較難認的字進行指導就可以了?!耙簟钡慕虒W一般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拼讀、同桌互相拼讀、游戲中認讀等方式進行。“義”則可以采用“聯(lián)系生活、借助插圖、組詞、造句、換近義詞、換反義詞”等方法進行理解。而針對難記字進行的“形”的教學,則重在識字方法的傳授。比如,可以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部首”“熟字記憶”“形聲記憶”“歌瑤記憶”等方式幫助學生記憶難認字。
以《小小的船》一課的教學為例,關于“會認字”的教學,教師可以按照如下順序開展:
首先是“音”的教學。教師先引入生字:“好了,小朋友,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很會讀書,許多同學把生字拼讀得很正確。你們知道嗎?這些生字寶寶呀,特別淘氣,他們蹦呀跳呀地跑出了課文,變成了一顆顆的小星星(用PPT出示生字詞:小船、彎彎、兩頭尖、坐在、只看見、閃閃),讓我們一起跟這些小星星打個招呼吧!”然后,鼓勵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互相拼一拼生字,教師擊掌學生就停止合作。之后,教師指名一名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詞,同時強化多音字“只”的讀音:
最后,通過讓學生在“開火車”的游戲中讀一次生字詞,以及通過“摘星星”游戲隨機指名學生讀生字詞。學生讀對一個生字詞就可以摘下一顆星星。
其次是“形”的教學。因為在“會認字”階段,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認得字形即可,所以對于這一塊的教學可稍微簡單些。如教師可以先說:“同學們,在這些生字當中,有三個字的筆畫較多(用PPT出示:船、彎、看),我們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呢?請你們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吧!”然后讓學生組成2人小組交流記字的方法,并指名匯報。于是,學生紛紛發(fā)表不同的看法:“我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船字就是‘舟+‘幾+‘口?!保◣煟簩α?,但是要注意,船字中的“幾”字是不用寫“鉤”的)“‘看字我是這樣記的,‘看字的上面像個‘手字,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字?!保◣煟赫娌诲e,你還聯(lián)系了實際進行記憶,掌聲送給你)“我用熟字記憶法來記憶‘彎字,就是把‘變字下面的‘又字改成‘弓字就可以了?!保◣煟簩?,你這種記字方法也很好)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對學生的看法進行簡單的評價和引導,學生就能用自己的方法把這幾個難記的字記住了。
最后是“義”的教學。教師接著問學生:“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跟你的同桌說一說?!保ㄉl(fā)言略)“生活中,彎彎的東西有很多,我們再來看一些彎彎的東西?!保ㄓ肞PT出示各種生活中彎彎的東西的圖片,讓學生邊看圖片邊讀出圖中的短語:彎彎的小路、彎彎的香蕉、彎彎的鐮刀、彎彎的樹枝……)“我們會讀詞語了,那么你會運用‘彎彎這個詞語嗎?誰來試著說一句話?”很快,就有學生用“彎彎”造句:我在彎彎的小船里坐。我看見一張彎彎的凳子。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把握住了“會認字”的特點,落實了“音、形、義”三方面的教學。在進行“音”的教學時,教師主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然后抓住“音”的教學難點——多音字“只”的教學,進行重點強化,體現(xiàn)了“學生懂的不教或少教,學生不懂的重點教”的理念,有效突破了“音”教學中的難點。最后,教師設計了“摘星星”的游戲,既與本節(jié)課的主題相呼應,又符合低年級學生識字的特點(在游戲中識字),能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又能檢測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一舉兩得。在“形”的教學方面,教師主要抓住了筆畫較多的“船、彎、看”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進行記憶。教學忌面面俱到,因為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在“義”的教學方面,教師采用了“借助圖片、組詞、造句、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來讓學生理解字義,把詞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讓學生進行理解。這也是符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要求的。
二、“會寫字”重在落實“形”的教學
“會寫字”指的是學生在之前的課文當中或是本節(jié)課的“會認字”當中學習過的字。這一類字,學生在學習“會認字”時,對它們的“音、義”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形”的教學只是停留在識記上,并沒有進行書寫的練習。這是因為,識字教學必須遵循“先認后寫”的原則,這是由低年級學生的生長特點決定的。因此,在教學這類字時,教師無需在“音、義”上再多花時間,只需要引導學生回憶這類字的讀音,在回憶的基礎上重點從筆畫、筆順、間架、結構、占位等方面進行書寫的指導就可以了,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寫出一手工整、美觀的字。
仍以《小小的船》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出示本節(jié)課要寫的四個字:兒、小、只、兩(連田字格一起出示),說:“我們先來讀讀這些字,回憶一下讀音。請同桌間互相檢查課前預習所組的詞語。然后請大家注意觀察一下,在這四個字中,哪個字比較難寫?!保ㄉ鹇裕按蠹叶颊J為‘兩字比較難寫。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兩字,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最后再想想還有哪一筆容易寫錯。開始吧!”(師指名生匯報,并從生的匯報中引導生注意:“兩”字里面的“人”字那一捺不能寫成捺,要寫成一點)最后,請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并在課本里描紅,以及在田字格里寫兩遍。這個過程中,教師巡堂指導學生寫字,并運用“星星獎勵”活動讓學生按照“書寫正確得一顆星;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合理得一顆星;書寫工整、美觀得一顆星”的標準評價學生的作品。
從這個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對“會寫字”的教學重點放在“寫”的指導和“寫”的評價,重點指導學生寫兩類字:一類是易錯字,一類是難寫字。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從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間架結構、關鍵筆畫等進行指導,形成了教師特有的“觀察序列”,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觀察字的規(guī)律,養(yǎng)成一定的觀察習慣。同時,教師通過“范寫”和“點評”對學生的寫字再一次進行指導,在“點評”的時候,給予具體的“點評標準”,這些都能將“會認字”中“寫”的教學落到實處,且扎實、有效。
總而言之,每一個語文教師都要重視低年級識字教學,要分清“會認字”和“會寫字”兩類字的特點和教學重點,并根據(jù)兩類字的不同進行有側重地教學,才能讓識字教學事半功倍。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