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璞
一、增強高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重要意義
語文課堂立足于傳統(tǒng)國學,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課堂教學是靈活而生動的,學生的學習也應是積極向上的。當年國學大師金岳霖、黃侃的語文課堂是極具特色的,學生置身于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能積極有趣的學習知識,體會語文情感,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當今不少教師仍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果無法滿足學生自主認知的需要。
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有必要改變教學方法,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重視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健全學生的語文認知模式[1]。
二、增強高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措施
1.促使教學語言更加精煉,營造趣味化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tǒng)教學視野下,很多教師從一開始講課到課程結束都在使用固化的教學語言,教學語言毫無變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調(diào)動。教師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要認識到語文是一門兼具知識性和人文性的語言學科,學習語文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精神視野,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語言,在課堂講解中使教學語言具有多種變化,利用教學語言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調(diào)整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若長時間使用一種教學方法,學生會喪失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法,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新鮮感。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學方法的改變,青少年普遍有喜新厭舊的心理,教師只有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法,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增強課堂教學趣味。
例如,在《蘭亭集序》教學時,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筆者采用了古人常用到的吟誦法開展教學,也就是引導學生集體進行吟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教師也可適時組織學生進行語文探究,包括自主性學習、辯論、表演、調(diào)查報告等活動,都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2]。
3.充分挖掘教材,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
教師必須依據(jù)教材開展教學,以課堂為陣地,指導學生獲取知識、掌握學習方法、陶冶情操。目前,高中語文教材的文章多是經(jīng)典文學作品,有著豐富的語言知識,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語言審美情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開展之前,深入挖掘教材,積極探求每一篇文學作品的價值和內(nèi)涵,將文學之美傳遞給學生,以美的情感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愛上語文,積極學習語文知識。
4.善于利用多種媒體,增強語文課堂趣味
在科學技術的引導下,智能手機、移動設備、電腦、多媒體白板設備、VCR、教學動漫等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多種資源,使學生能從視聽感官方面獲得良好的教學體驗,能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例如,在講授魯迅先生的作品《祝?!窌r,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描述祥林嫂的形象,在學生描述完成后,教師可利用教學白板,向?qū)W生展示祥林嫂的寫意畫,學生在看到祥林嫂的寫意畫時,能獲得良好的教學體驗,學習興趣將被有效調(diào)動起來。在課文講解之前,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祝?!愤@部電影,這樣不僅能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更能讓學生看到封建社會的腐敗與黑暗,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媒體使教學內(nèi)容更為豐富,使教學情景更為生動活潑,從而增強課堂教學趣味。
總之,語文作為國人的母語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情操,增強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只有運用多種手段增強語文教學趣味,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曉杰.淺析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27):80.
[2]王 興.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