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晶晶
2017年教育部黨組印發(fā)62號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將資助育人納入“十大育人體系”。明確要求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著力培養(yǎng)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shù)牧己闷焚|。2018年3月教育部發(fā)布《2017年中國學生資助發(fā)展報告》,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資助普通高校學生4275.69萬人次,資助金額1050.74億元,比2016年增加94.90億元,增幅9.93%;2017年國家助學貸款共發(fā)放284.20億元,比2016年增加20.99億元,增幅7.97%。
高校的資助育人工作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隨著國家對資助力度的不斷加大,對“資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要求不斷提高,作為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主體的輔導員,要如何轉變工作思路,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提高資助育人的有效性呢?
一、 做好助學金評選工作,切實貫徹精準扶貧
家庭經濟困難作為助學金評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助學金評選至關重要,然而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碰到以下問題:由于每位學生都有權利申請助學金,因此難免就有家庭經濟并不困難的學生懷著“不要白不要”的態(tài)度提交申請,相反還有一些單親家庭的困難學生,因難為情等原因,并未提出助學申請。另外,班級認定小組在評定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時較少出現(xiàn)異議,而“一般困難”學生群體評定則相對較為困難,因為考量的因素眾多,諸如自然災害、欠債、長輩贍養(yǎng)、多子女等。如何解決以上問題,使得貧困認定更加精準、公正呢?
輔導員要準確掌握學生資料,學生入學之后就建立貧困生庫,并及時更新相關信息。要盡可能全面、客觀、多渠道地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除家庭環(huán)境、經濟收入外,還要密切關注學生在校消費情況。而對于單親、離異、有長期患病家人的特殊群體輔導員要特別關注,從而對學生經濟困難程度予以區(qū)分。 在班級貧困認定小組進行民主評議時要全面細致地審核申請材料,證明材料要求至少有鎮(zhèn)、縣兩級民政部門的公章。對有異議的材料要通過私下訪談和借助網絡平臺等方式進行核查確認。評定結果第一時間在班級進行公示,有異議能及時反饋,避免出現(xiàn)作假情況。此外,輔導員可利用假期到經濟困難學生的家里進行家訪,通過家?;?,讓家庭感受到國家和學校的關懷,同時又能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誠信約束環(huán)境。同時,輔導員要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后續(xù)跟蹤教育管理,引導受助學生科學合理地使用國家助學金,禁止一切不合理消費和奢靡享樂之風。
二、育人為本,資助與 育人相結合
資助的核心是育人。輔導員應加強資助政策宣傳,努力營造關心幫助貧困生的良好工作氛圍,同時為增強資助工作的育人功效,輔導員要通過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舉措,真正將物質幫助與道德浸潤、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勵有效融合。
1.關注貧困生的思想動態(tài),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輔導員可以定期召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座談會,及時了解貧困生所思、所想、所需。日常通過查課、查寢、談心談話,了解其家庭情況,掌握其思想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時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解壓釋惑。
2.重視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貧困生作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群體,輔導員要定期開展團體輔導活動,有針對性地對貧困生進行自信心訓練,以幫助他們克服自卑畏難、怨天尤人等思想,引導他們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梢酝ㄟ^晚點評、班會等場合進行主題教育,用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或者是身邊優(yōu)秀的榜樣激發(fā)和鼓勵貧困生,使他們認識到很多成功人士正是在逆境中克服困難、邁向成功的。日常也可通過一對一談心談話,多給予正能量去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讓他們明白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樹立艱苦奮斗、自強自立的生活理念和作風。
3.積極開展誠信、感恩教育,培養(yǎng)有責任擔當?shù)挠袨榍嗄?/p>
當前大學校園的主力是“90 后”,部分具有自私冷漠、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把助學金當作理所應得的,缺失誠實守信、知恩圖報、責任擔當?shù)戎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輔導員對此要經常開展相關主題教育,從正面引導和影響學生。
輔導員可通過開展愛國主題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黨、愛他人,堅持社會正義,以及愿為黨、為國、為他人奉獻的意識。還可組織受助學生參與校內外義務勞動、志愿服務等,引導學生在零報酬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奉獻時間、精力和技能等服務社會,幫助他人,傳遞愛心。
輔導員要經常利用各種機會開展感恩主題教育,宣傳大學生身邊的感恩故事,引導受助學生通過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獲取各類榮譽等方式提升自己,以此來感恩國家、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也可以以助學金發(fā)放為契機,開展感恩勵志主題的征文比賽,通過筆墨抒寫出受助學生的心聲,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良好品質。還可以通過家?;樱瑢W生在校的表現(xiàn)情況通過電話、QQ、微信、家訪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此外,在當前校園貸泛濫、舞弊之風盛行、助學貸款失信等大學生誠信缺失極為嚴重的情況下,開展誠信教育勢在必行。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如大一新生重點開展誠信處事、誠信考試主題教育,可以搜集關于誠信的古詩、古典在班會上普及和傳唱,先入為主,引導正確輿論氛圍。大二、大三的學生可以結合杜絕校園貸開展誠信主題教育,還可結合尋找校園 “自強之星” 評選活動,讓優(yōu)秀學子深入課堂,在班級宣傳優(yōu)秀事跡,樹立誠信為人的良好榜樣。同時要做到有獎有罰,對身邊守信的同學及時予以表揚,而有不誠信行為的學生除了給予批評、處分外還將在學年評優(yōu)評先、入黨資格上一票否決。畢業(yè)班的學生則要重點進行助學貸款誠信還款教育,讓誠信深入學生心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誠信之風成為校園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4.關心貧困生學習和綜合素質提升,將物質幫助與能力拓展完美結合
貧困生受生活條件和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普遍有學習困難,且在人際交往、組織協(xié)調、實踐創(chuàng)新等綜合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輔導員要切實將扶困與扶智相結合,把對貧困生的能力幫扶作為工作重點??梢赃\用榜樣示范法激發(fā)貧困生的上進心,同時,可以發(fā)揮集體的作用,通過成立學習互助小組來切實提高貧困生的學習成績。很多貧困生由于極度自卑,一遇到集體活動就逃避退縮。輔導員要引導貧困生建立“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的思維,鼓勵貧困生多參加勤工助學、學生社團等社會實踐活動。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就業(yè)形勢愈發(fā)嚴峻,對于各方面能力相對欠缺的貧困生來說,就業(yè)壓力更是巨大。因此,輔導員應盡可能為他們提供實習鍛煉的機會,輔導員應該鼓勵貧困生積極參與競爭,在向用人單位推薦人才時,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推薦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生。
參考文獻:
[1]刁艷紅,張小東 .關于高校貧困生問題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6(36).
[2]李 莉 .淺析高校貧困生的思想教育[J].昌吉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