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鴻 金環(huán)
【摘要】現在的“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里面有很多新技術的引入,這些新模式就成為了新經濟時代的發(fā)展新引擎。共享單車是互聯網+與自行車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型交通方式,為用戶日常出行帶來了許多便利。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的交通工具,緩解公交地鐵的壓力,也對維護空氣質量有所幫助,值得我們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 新經濟 共享單車
一、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新
(一)用戶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用戶對目標控制的活動有三個層次,最低層次是執(zhí)行,其次是行動,最終,在所有控制活動都被滿足后我們進入最高層次。延伸到共享單車也有三個層次:用戶的出行需求。轉移需求,這是指用戶有計劃的安排出行金錢的分配有計劃地安排騎車所花費的時間。自我實現需求,用戶是為了方便自己還是為了環(huán)保意識。不管什么層次,都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根據網絡發(fā)放問卷得出的數據顯示,有百分之八十點六五以上的人之所以會選擇共享單車是因為它在城市各個角落散放,滿足了用戶隨時隨地可以使用的需求。共享單車幾乎在各個小區(qū)門口,公交車站點,地鐵站出站口都有它的停車位提高了用戶的使用率。避免了用戶找共享單車而消耗過多的時間。
(二)核心資源
每一家企業(yè)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就算有復制的商業(yè)模式,但實際運行起來用戶體驗就會差很多。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表現出來了,就會有自己一系列獨特的資源生產要素以及重要的信息渠道。
(三)利益相關者
內部利益相關者主要有員工或者員工組成的各部門代表。外部利益交易者主要有供應商、投資商以及政府科研機構等等。內部交易者會有一些分支機構,這些機構會有各式各樣的關系但對用戶來講這些都沒有什么區(qū)別都屬于內部機構。企業(yè)可以借助利益相關者來創(chuàng)新新的商業(yè)模式,這是最簡單的方式。
二、互聯網+經濟
在新經濟的當代,技術經濟發(fā)展會帶來新的需求,這里面會有很多挑戰(zhàn)更甚會帶來更大的機會。共享單車的這些公司例如ofo和摩拜等都是新型起來的企業(yè),都是互聯網發(fā)展到一個地位。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會使得很多人減少私家車的使用,減少私家車等的油煙排放量可以保護環(huán)境,也可以是全民得到鍛煉綠色出行。根據數據顯示有百分之二十點五的人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改善空氣而選擇騎共享單車,百分之三十點五八的人是因為為了減少等公交車的時間,也順道保護環(huán)境。剩余人選擇共享單車是因為打出租車的價錢昂貴,為了節(jié)省金錢而選擇了共享單車。
三、盈利模式
在使用共享單車的時候,每個用戶需要交納押金,而為了下次使用,都會選擇暫時不退還押金。這就等于共享單車企業(yè)獲得了一大筆的無息貸款。在當今市場中,許多企業(yè)缺的不是投資機會而是資金,中小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時常困擾著市場上的參與主體。大企業(yè)通過發(fā)行股票或債券的方式來進行融資需要層層嚴格審批,耗時間成本與資金成本都大。而共享單時耗力,車僅僅通過用戶交納押金的方式卻無形中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并且獲取這筆資金的成本幾乎為零。如果企業(yè)留存一部分資金用于用戶提走而剩余的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或者投資押金,將會產生巨大的遠超于共享單車于金融市場,日常運營所獲得的收益。從宏觀角度來看,也提高了整個社會的資金利用率與資源配置的效率。
四、結論
在新經濟模式下,互聯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更多的利益訴求建立起來,建立了相對的交易機制。更多利益相關者組成了多變交易結構。共享單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它極大的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為用戶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為社會環(huán)境建設帶來新方法。不管是對社會環(huán)境還是自然化境都帶來了特別的好處。
參考文獻
[1]汪俊源.共享單車:經營現狀、盈利模式與經營前景——以魔拜和ofo為例[J].領導科學論壇,2017(07).
作者簡介:李京鴻(1998-),女,沈陽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金環(huán)(1980-),女,遼寧人,沈陽工學院,副教授,工商管理類碩士,研究方向:企業(yè)管理,為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