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安幫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素質教育逐漸成為當前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主要方向。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采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導致教學效果提升非常有限,進而影響了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也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對我國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的發(fā)展形成了較大阻礙。因此,采用更加合理、有效、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廣大教師普遍關注的焦點。在此,筆者對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學生角色分工扮演與輪換的策略進行簡要探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生角色分工;扮演;輪換
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的必修學科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學習高中物理,對學生的探索意識、探究能力、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及素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為了不斷提高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質量,推動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與進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高中物理教師應當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程改革以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被廣大物理教師普遍認可,但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比如學生的小組劃分不科學、學生的角色分工不到位、學生的角色輪換不及時、學生的學習活動開展不深入、學習效果不強等,嚴重制約了高中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采用更有效的策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深入、高效開展。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角色分工扮演與輪換的作用
高中物理是一門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較高要求的學科。在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包括對問題的整體感知、對現(xiàn)象的細致觀察、對已知和未知條件的準確把握、對解決問題所需要使用的概念以及公式的準確選取、對數(shù)據(jù)進行準確計算、進行實驗探究等,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般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較多,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究學習較少,這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全面地掌控各項能力,導致學生的各項能力龐雜有余,專一不足,對各種能力都有所掌握,對整個思考過程、解題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一定了解,但是不能真正做到細致入微、重點強化,造成學生的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強化與鞏固,進而影響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分工扮演與輪換,讓學生在互相協(xié)調、彼此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然后經(jīng)過定期輪換,保證學生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把握。
角色分工,就是在學習過程中為學生安排一定的非常明確的具體任務,整個學習小組的所有學生共同擔負起學習過程所有環(huán)節(jié)的任務,每一名學生都有了較為明確的學習任務。為了保證整個團隊的學習任務順利完成,學生將會積極開動大腦,尋求有效策略,保證自己負責的環(huán)節(jié)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逐漸對自己負責的這一學習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形成較為深入的理解,從而保證學生潛能的激發(fā),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在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輪換的過程中,學生對于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又開始了深入的學習,對這一新的角色又有了深入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所需要的能力又有了提高。這樣經(jīng)過不斷的輪換,就讓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的所有能力都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感知,也都有了較為鞏固的掌握,保證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為學生成長為一名均衡化、全面化的人才奠定了基礎。
二、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角色分工扮演與輪換的具體實施步驟
1. 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
想要保證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角色分工扮演與輪換的正常開展,首要條件就是要依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
首先,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在學生中的威望、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甚至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特長愛好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客觀的了解,然后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分組,保證同一小組中的所有學生在能力、素質、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互補性,便于學生的角色分工扮演與輪換的切實進行。每一個學習小組的人數(shù)一般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了會導致分工不徹底,每一名學生擔任的學習活動過多,造成學習活動不能高效開展;人數(shù)太多,會導致學生之間互相形成干擾,說話或者逗趣現(xiàn)象較多出現(xiàn),進而影響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一般每個學習小組人數(shù)維持在4~6人為宜。
其次,學習小組劃分完成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要求學生以本學習小組的榮譽為自己的榮譽,一定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彼此協(xié)調、彼此幫助、彼此促進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小組成員能力的同步發(fā)展與提升。
2. 依據(jù)實際學習任務為學生安排不同的角色分工
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大量的學習活動都是需要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和實踐探究進行開展的,為了保證學習過程中學生不至于出現(xiàn)混亂,保證小組內(nèi)部的學習活動得以穩(wěn)定、有序、順利、高效開展,就必須對學生進行不同的任務分工,分別負責不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和學習活動。
首先,需要為整個學習小組選取一位組長,便于對整個學習小組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選取的小組長必須具有較為深厚的學習基礎,具有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具備一定的威望,同時具有較為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具有一顆公平公正的心,負責對整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進行任務的劃分。對于實驗教學來說,就需要依據(jù)整個學習小組成員的不同特點劃分出負責實驗器材準備、實驗操作、實驗輔助、實驗記錄、實驗指導、實驗報告等不同工作的學生。
例如,在魯科版物理必修二第二章“能的轉化與守恒”第一節(jié)“動能的改變”教學中,為了驗證物體的動能和物體的質量、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了實驗活動。首先讓負責實驗器材準備的學生在對實驗進行詳細探究的前提下,列出了實驗器材清單,例如光滑的導軌、鋼球、木塊、刻度尺等,然后到物理準備室中領取相應實驗器材。之后負責實驗操作及實驗輔助的學生開始進行實驗,具體實驗步驟就是讓鋼球從光滑的導軌上滾動下來,與靜止的木塊發(fā)生撞擊,讓鋼球推動木塊向前滑動做功。首先讓同一個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落下來,看木塊被推動的距離有什么規(guī)律;然后再讓質量不相同的兩個鋼球從相同的高度滾落下來,看木塊被推動的距離有什么規(guī)律。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負責實驗記錄的學生進行了細心的觀察,并進行了如實的記錄:同一個鋼球高度越高時,木塊被推動得越遠,說明做的功也就越多;質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質量大的鋼球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做的功也就越多。負責實驗指導的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以及實驗記錄員的記錄情況進行指導,確保實驗過程和記錄過程的準確無誤。之后,整個學習小組對整個實驗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總結,得出了實驗結果:同一個鋼球,高度越大,滾落的速度也就越大,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遠,做功越多,說明鋼球的運動和速度快慢有關;質量不同的鋼球從相同的高度滾下,速度是相同的,但是質量比較大的鋼球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較遠,做工越多,說明鋼球的運動和質量有關。最后,整個小組得出了實驗結論: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動能也就越大。這一實驗過程及結論由負責實驗報告的學生填寫實驗報告單,并交給教師。
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及時、深入的指導,確保學生的學習過程正確進行,并避免小組之內(nèi)因為存在不同的意見分歧而出現(xiàn)爭吵不斷的現(xiàn)象。此外,如果一名學生長期承擔某一固定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該生對所負責的任務產(chǎn)生厭煩情緒,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趣,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教師應當每間隔一定時間就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角色分工輪換,可以由學生依據(jù)自己的喜好毛遂自薦,也可以由小組長進行分配。角色輪換給了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也讓學生得到了更多方面的鍛煉,確保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對學生整體素質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 依據(jù)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客觀的綜合評定
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綜合評定是一個必須進行的環(huán)節(jié)。
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優(yōu)點及長處的肯定,也可以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fā)生的錯誤進行總結,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掌握經(jīng)驗、吸取教訓,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還能夠對學生形成一定的促進,更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過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客觀、準確,同時還要保證評價的策略性,應當重點進行表揚和鼓勵,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堅定的學習信念,杜絕簡單機械的批評指責,避免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打擊,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失去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深入、到位的指導與啟發(f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科學習的重要作用,并保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和組織下開展積極、深入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活動,讓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分工,并且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輪換,保證學生對于不同學習任務的全面把握與掌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成長為一名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做好充分的鋪墊。
參考文獻:
[1]崔巍,王曉敏,王曉波.角色輪換制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9):161.
[2]孫楊.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角色扮演與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3):212.
[3]譚新興,胡俊.角色輪換制實訓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1(4):13
[4]王銀鋒,匡漢茂,陳華龍,劉九輝,黃儉根.“角色互換”教學模式在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1,34(10).
[5]馬夢遠,楊科,凌俊.基于角色輪換的電子商務模擬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科教導刊,201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