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芳
摘 要:數學是高中課程體系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涉及的抽象內容比較多,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出現了大量的學困生。由于學困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增加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難度。本文對當前的高中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轉化高中數學學困生提供借鑒與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歸因;對策
近些年來,高中數學學困生人數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這些學生各個方面都正常,只是他們由于數學基礎差,對數學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從而影響了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導致對學習失去信心,成為數學學困生。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低的原因
1. 基本功不扎實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高中數學學困生在初中甚至小學期間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全面,致使他們數學運算能力差,沒有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甚至部分學生對書本上的基礎理論都不了解,在數學解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低級錯誤。同時,這類學生因為基礎知識不過關,未構建獨立的思維模式,他們即使能夠順利升入高中,也可能由于基本功不扎實而成為數學學困生。
2. 未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有些高中學生由于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缺乏自學能力,未養(yǎng)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數學學習習慣,即使出現錯誤也不能進行及時的總結;有些學生只注重數學問題的答案,而忽視了問題的解答過程,學習缺乏系統性,學習的積極性低,從而導致他們未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低下。
3. 初高中教材和教學方法存在差異
許多初中生進入高中后,還在沿用傳統的學習觀念和方法,無法適應高中數學學習。同樣,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由于缺乏對教材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未能認識到初中教材、教學方法與高中教學的差異,導致大多數學生無法適應高中學習,從而導致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考試成績不理想,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長時間下去,這些學生就會成為學困生。
4. 學生生理、心理上發(fā)生變化
進入高中階段,大多數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開始發(fā)生改變,從而對學習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高中學生的年齡在16歲左右,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的成長過渡期,有些學生并未及時地適應這一改變而影響學習,從而成為學困生。
二、提高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的有效對策
1. 確保初高中有效銜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具有知識難度大、邏輯推理性強的特點,剛升入高中的學生面對新教師、新教材、新環(huán)境,會一時難以接受,表現出種種的不適應。因此,必須做好初高中的銜接工作。首先,實現初中、高中教材的有效銜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其次,在教學方法上做好銜接,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對教學節(jié)奏進行調整。高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來對教學進度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而且在選擇教學策略的時候,速度、起點要低,多次循環(huán)。最后,從學習方法上做好銜接。對于一些高中新生而言,他們仍然在使用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此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可以挖苦和諷刺,盡可能挖掘學困生的閃光點,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更好地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2. 引導學困生勤思考,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嘗試著引導學困生進行思考,并對表現優(yōu)異的學困生給予鼓勵,從而有效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多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學會主動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這樣可以有效擴大學困生的知識量,提高學困生的思考能力。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自主探索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反省總結,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給予學困生正確的指導
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困生提供正確的指導。第一,對于基礎知識比較差的學困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基礎知識的重點講解,以加深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第二,引導和鼓勵優(yōu)秀學生為學困生展示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困生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困生產生的因素比較多,高中數學教師要端正態(tài)度,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還需要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晶鈺.探討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低的歸因[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3):22.
[2]李玲.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低的歸因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