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利
【摘要】小學生之所以對作文有畏難和抵觸情緒,覺得作文不好寫、不愿寫、寫出的作文往往不符合邏輯要求和客觀實際,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缺乏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觀察思考互動
一、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實現(xiàn)筆下有可寫之物
“頭腦中沒有的東西,即使再用心刻畫,也難以達到惟妙惟肖的效果”。作為教師應當強化小學生們的觀察能力,讓他們在寫作之前頭腦中有大致的印象和梗概。比如,在“金秋收獲”這一命題作文的寫作中,教師并不要求學生們立即寫,而是帶領他們到田間中去,首先進行認真觀察,對寫作的內容有大致的印象,讓學生們認真觀察和注意到金秋時節(jié)雪白的棉花、搖曳的谷穗、翹頭的玉米等豐收景象,同時還讓學生們觀察農民們秋收時節(jié)繁忙而喜悅的場景,然后再安排他們完成寫作。這樣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就能夠充分地將自身所見、所聞、所感等充分地描繪和表達出來。因此,在小學作文指導中要引導學生們對生活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讓學生們順著自身的真實體驗去抒發(fā)感悟,不僅想寫、能寫,而且寫出的作文生動形象,栩栩如生。
二、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實現(xiàn)筆下有可抒之情
作文的題目有抽象和具體之分,小學生們抽象思維較弱,對抽象的事物描寫往往難度較大,而且可能寫出的作文內容千篇一律,毫無真情可言。比如,在學完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夢想的力量》之后,教師給學生們出的作文題目是《夢的追逐》,結果學生們寫出的內容全部都是做了什么樣的夢,夢境中的內容是什么,大致內容相似且都有點兒“偏離主題”。
之后,教師讓學生們重新寫作之前,用多媒體播放一個自己剪輯的短片。內容就是浙江衛(wèi)視《中國夢想秀》的經典片段,包含中國夢的征程,創(chuàng)業(yè)夢的艱辛,民生夢的喜悅以及一些個人在追逐夢想過程中所付出的辛勤與汗水。通過短片的放映,讓學生們實現(xiàn)了情感的切身體驗,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追逐夢的過程,思維更為發(fā)散。這一教學方法不僅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大家覺得有話想說,有感要發(fā),而且學生們筆下的愛,不再僅僅局限在自己做了個什么夢或者自己有什么樣的夢想層面,更多地結合對這一短片的理解,寫出了怎樣通過努力追逐夢想,寫出的作文,真情實感自然流露。
三、強化學生格言積累,實現(xiàn)筆下有可納之言
格言警句是圣賢大家們對一定的事物精華和道理規(guī)律的系統(tǒng)總結歸納,在小學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巧妙、得體地運用格言警句,特別能夠吸引人的眼球,往往能夠讓作文畫龍點睛、熠熠生輝,將整個作文提升一個檔次。在小學作文的教學指導中教師應當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們去朗讀和背誦,并深究其理、入木三分地掌握其中的含義,這樣才能在運用中做到信手拈來、用之有效。在作文的題目、開頭或結尾以及自然段的開始或文章之中合理正確的運用,也可以在以論文中將格言警句作為一個論點或者是作為一個論據(jù),為作文增光添彩。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格言警句,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都可以在作文寫作中很好地運用。另一方面,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也應當幫助學生們積累一些常用的格言警句,讓學生們在寫作中提升立意、增強表達效果。
四、實施作文互評互改,實現(xiàn)筆下有可納之處
小學作文教學指導中還可以讓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互相點評挑毛病,重點查找語序不順的句子和前后邏輯關系不當?shù)淖匀欢蔚葐栴}。一方面,“獵奇”心理較重的小學生,特別想看看別人寫了什么、怎么寫的,評改的興趣被充分調動。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實現(xiàn)學生語言表達和邏輯能力的極大提升,引導和促使他們在寫作中自覺養(yǎng)成語句表達有序、上下邏輯有序、前后照應有序等良好習慣。
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互相探討傳閱,讓學生們了解其他人是怎樣理解和看待的,對于一個景色或者是一個事物別人是如何描寫的,前后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是什么,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凸顯的,或者議論文中的論據(jù)是如何選擇的,怎樣實現(xiàn)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有效銜接,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們實現(xiàn)“互通有無”,集優(yōu)勢為一體,融諸家之所長。學生互相探討評點作文的過程也是每一個學生自我提升的過程,通過探討大家能夠形成一定的共識,能夠探討出大家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問題和不足,也能夠通過探討互評再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和意識創(chuàng)造。在此基礎上,可以實施“二次作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在教師與同學修改意見的吸納中通過反復修改提升自身作文的質量和層次。
參考文獻:
[1]王麗.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亢佳楠.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