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熤立
摘 要 本文希望能夠找出福州市高校足球裁判員培養(yǎng)存在的一些問題,研究出合理的對策進行改進,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出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福州市高校學生從事足球裁判員工作,得出宣傳和培訓力度不足,培養(yǎng)途徑不夠完善等結論,建議福州市培養(yǎng)高校足球裁判員要積極組織培訓,完善培養(yǎng)途徑。
關鍵詞 福州市 高校 足球裁判員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足球運動因其對抗激烈,攻防節(jié)奏快,觀賞性高和結果的不可預知性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福州也不例外,所以福州有大量的足球比賽,有比賽就必須要有裁判,并且足球裁判員在場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場上的執(zhí)法者,也是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足球裁判保證了足球比賽的順利進行。
1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福州市高校學生裁判員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與書籍,查閱國內有關足球裁判員培養(yǎng)和管理方面的文獻資料。
(2)訪談法:對福州市各高校足球教師以及福州市裁委會部分委員進行訪談咨詢。
(3)邏輯分析法:對已有的論文材料以及統(tǒng)計結果,運用邏輯學的知識和方法進行比較與分類,分析和綜合。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福州高校培養(yǎng)學生足球裁判員的自身優(yōu)勢
在2017年福建省教育廳公布的全省高校名單中,福州高校數量達到了35所,學生數量達到33萬人,這兩項數據均是全省最高,人數多代表基數大,從中挑選作為足球裁判員的范圍較廣。福州35所高校中,74.2%的學校都擁有足球場,有的學校甚至擁有兩塊甚至三塊及以上的足球場。
2.2福州高校學生足球裁判員的培養(yǎng)現狀與不足
目前,福州市的高校足球裁判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只有福建師范大學和福建工程學院與福建警察學院學院三所學校才有專業(yè)的足球裁判員講師,這也是福州市的年輕足球裁判員主要是教師和學生的原因。在福州的許多高校包括體育院校有很多喜歡足球的學生,他們會選擇足球課作為他們的選修體育課,而在足球課上老師都會為學生上有關于足球競賽規(guī)則這門課程,因為想要踢足球必須要懂得足球競賽規(guī)則,這也體現了足球競賽規(guī)則是在各高校的足球教學計劃當中的,但是,老師課上的規(guī)則講解只是比較粗淺寬泛的將17章內容傳授給學生,并沒有深入的講解與實踐示范,這只能讓學生對規(guī)則有個籠統(tǒng)的印象。
2.3福州市高校學生足球裁判員主要存在的問題
2.3.1理論基礎不夠扎實,對規(guī)則的學習和理解不透徹
這是許多學生裁判員的通病,因為現在比賽很多,需要的裁判人數就多,有許多學生裁判員只是看過別人做裁判然后就報名參加裁判工作,連規(guī)則書都沒有看過,雖然他們都經歷了至少一次的培訓,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一旦上場執(zhí)法,肯定是手忙腳亂或者判罰是沒有理論依據的,根據模仿別人來進行判罰。
2.3.2對犯規(guī)動作的識別能力較差,對判與罰的處理概念模糊不清
學生裁判員比賽做的少,積累的經驗不足,對犯規(guī)動作的辨別還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對規(guī)則當中的可被判罰為直接任意球的10種條款的動作界定不夠清晰。
2.3.3跑動與選位不合理
學生裁判員由于比賽做的少,對跑位與選位根本無從下手,經常跟不上球的運行或者靠太近影響球的發(fā)展。
2.3.4手勢不規(guī)范
直接任意球間和接任意球等一些手勢在裁判書上都有明確的說明,而許多學生裁判員并沒有認真的按照規(guī)則書上的要求來做。
2.3.5哨聲不夠規(guī)范,運用不夠合理
哨聲是直接能體現出裁判員的水平高低。雖然哨聲宏亮不一定意味著裁判員的水平高,但是哨聲不夠張弛有力的裁判員一定是新手,所以許多學生裁判員的哨音存在著很多問題,哨聲不實這是作為足球裁判員一個最基本的技能,需要多多練習。
2.3.6心理素質較差
這是高校學生裁判員最大的一個問題。心理素質主要體現在裁判員的抗壓能力與抗干擾能力,當裁判員在場上的每一個判罰都準確無誤時,雙方的球員自然都不會有太大的聲音與爭議,這時比賽壓力較小,但是當裁判員出現了錯漏判或者誤判。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培訓力度不夠,培訓內容針對性不足
福州市高校足球裁判員培訓次數太少,一個月僅有一次,并且在培訓內容方面的針對性不足,不夠細化,這樣是不利于足球裁判員的發(fā)展與成長的。
3.1.2宣傳力度不足
福州市未發(fā)揮高校數量多的優(yōu)勢,沒有加大對足球裁判員的宣傳力度,雖然高校學生人數多,但是高校足球裁判員的人數少,并且培養(yǎng)面太窄,從事足球裁判員的幾乎為體育系的高校生,這樣令足球裁判員的選材存在著較大的弊端。
3.1.3培養(yǎng)途徑不夠完善
福州市對高校足球裁判員培養(yǎng)途徑不夠完善,沒有形成校-市-省-國這樣一級一級的向高層次比賽推送的培養(yǎng)途徑,主要是因為沒有緊密聯系省市足協(xié),沒有落實等級制度。
3.2對于培養(yǎng)高校學生足球裁判員的建議
3.2.1積極組織培訓,加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
學生的課程較為繁多,一般都是犧牲周末的休息時間來進行足球裁判工作的,既然他們有這個興趣愛好,那么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就要積極組織培訓,加強學生裁判員理論、實踐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并且加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
3.2.2擴大培養(yǎng)的普及面
足球如今開展的紅火,足球裁判員的各方面條件也都在提高,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高校學生參與到足球裁判員工作,擴大選材面。
3.2.3緊密聯系省市足協(xié),落實等級制度
緊密聯系省市足協(xié),如果又發(fā)現好的苗子,應及時的向省市推薦,讓他們去參與二級或者一級足球裁判員證書的考試,有了等級證書才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楊黎明.普通高校學生足球裁判員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9(03):60-62.
[2] 梁娜苑.高校體育專業(yè)足球裁判員的培養(yǎng)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4):151-152.
[3] 高羲寧.淺談對體育專業(yè)學生足球裁判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西部,2010(1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