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郭溪中學(325016) 陳永群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染色體行為”是相當重要的內(nèi)容,與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等知識密切相關(guān)。學生對“染色體行為”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其對上述內(nèi)容的掌握深度。在生命活動中,“染色體行為”是微觀的變化過程,在現(xiàn)有實驗室條件下,學生不能直接觀察到其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在實踐中,筆者摸索出了一種方法自制磁性染色體模型,比較形象直觀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梢阅M演示染色體形態(tài)類型、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等。
兩種顏色的單股銅芯皮線各2 m,磁鐵8顆、木質(zhì)象棋8顆、鐵質(zhì)小墊片4顆、直尺、手搖鉆或電鉆、臺虎鉗、鋼絲鉗、小刀、百得膠、金屬筆芯。
總體思路非常簡單,用棋子做著絲粒,用電線做染色體的臂,設(shè)計圖如圖1所示。
圖1 設(shè)計圖
用臺虎鉗將棋子豎立固定,根據(jù)電線外徑選擇鉆頭從正中給棋子鉆孔,再用百得粘在棋子的一面膠上磁鐵,重復以上步驟,制作8個著絲粒,如圖2所示。其中4個著絲粒還要在另一面粘上墊片,晾干即可。每兩個棋子以磁鐵和墊片相吸做成一個著絲粒。
圖2 “著絲?!背善?/p>
用鋼絲鉗將兩條電線各裁下2段25 cm 和35 cm長的電線備用。在剩余電線的5 cm處用小刀將外面的絕緣皮環(huán)割,再用鋼絲鉗將其推出約5 mm,然后在原位置將銅芯切斷,如此可使小段一頭有凸出的銅芯另一頭有多余的絕緣皮,用來首尾相接,如圖3所示。依次裁下若干小段備用。
圖3 小段電線
根據(jù)著絲粒位置將染色體分成3種類型:遠端著絲粒染色體、近端著絲粒染色體、中間著絲粒染色體。要展示不同類型的染色體,只需抽動電線,改變棋子的位置即可,如圖4所示。
圖4 染色體形態(tài)類型
先在黑板上畫1個直徑約40 cm的圓圈,將2種顏色的25 cm的電線各1條分別穿過棋子擺在圓圈里,作為1對同源染色體。再將2種顏色的35 cm的電線各1條分別穿過棋子擺在圓圈里,作為另1對同源染色體。
然后將5 cm的小段電線穿過“著絲?!钡牧硪黄遄樱ⅰ邦^尾相接”逐段延伸至與“姐妹染色單體”等長,表示染色體的復制,當然要與已有電線同色表示姐妹染色單體。重復以上步驟完成4個染色體復制。
為了后續(xù)操作的方便,將小段電線卸下,換上同色等長的整段電線,將所有電線都在筆管上繞成線圈(見圖5),表示有絲分裂前期由染色質(zhì)轉(zhuǎn)變成染色體。然后把棋子都移到圓圈的“赤道”上來表示有絲分裂已進入中期,再把吸在一起的棋子掰開并分別移向兩極,表示有絲分裂已進入后期。把圓圈改成“雙錢”形,表示細胞膜開始向內(nèi)凹陷。最后棋子到達兩極,慢慢將電線拉直,表示有絲分裂進入末期。把圓圈一分為二,一次有絲分裂結(jié)束。如圖7~10所示。
圖5 染色體的纏繞方法
圖6 間期[右:正在復制(以一條染色體為例)]
圖7 前期
圖8 中期
圖9 后期
圖10 末期(右:細胞質(zhì)分裂)
先在黑板上畫1個直徑約40 cm的圓圈,將2種顏色的25 cm的電線各1條分別穿過筆芯擺在圓圈里,作為1對同源染色體。再將2種顏色的35 cm的電線各1條分別穿過筆芯擺在圓圈里,作為另1對同源染色體。
然后將5 cm的小段電線穿過另一筆芯,并逐段延伸至與姐妹染色單體等長,表示染色體的復制??梢哉Z言描述其余染色體的復制。
同樣將小段電線卸下,換上同色等長的整段電線,把相同長度的電線緊靠在一起,表示聯(lián)會,將所有電線都在筆管上繞成線圈,表示減Ⅰ前期由染色質(zhì)轉(zhuǎn)變成染色體。把磁鐵都移到圓圈“赤道”上來表示減Ⅰ已進入中期,再把靠在一起的磁鐵分開并分別移向兩極,表示減Ⅰ進入后期,同時把圓圈改成“雙錢”形,表示細胞膜向內(nèi)凹陷。最后磁鐵到達兩極,并慢慢將電線拉直,表示減Ⅰ進入末期。把圓圈一分為二,減Ⅰ結(jié)束。
將磁鐵移到小圓圈“赤道”上來表示減Ⅱ已進入中期,再把吸在一起的磁鐵掰開并分別移向兩極,表示減Ⅱ進入后期,同時把圓圈改成“雙錢”形,表示細胞膜向內(nèi)凹陷。最后磁鐵到達兩極,并慢慢將電線拉直,表示減Ⅱ進入末期。把圓圈再次一分為二,一次減數(shù)分裂結(jié)束。
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雜合子在產(chǎn)生配子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并形成兩種配子。減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等位基因自然也就分離了。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雜合子在產(chǎn)生配子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與此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并各自進入配子。減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于是產(chǎn)生的配子有5種可能,如圖11所示。
圖11 分離定律及自由組合定律
在上文減數(shù)分裂中,復制完成后不卸下小段,直接聯(lián)會,然后將相同位置的兩個小段交換一下即可表示交叉互換。當然也可以與上文分離定律和自由結(jié)合定律結(jié)合起來,在這兩個小段的相同位置貼上標簽,分別寫上A和a,如圖12所示。
圖12 交叉互換(左:正常)
5.1.1 取材方便
所用材料非常常見,電線可用裝修廢料。學校體育器材室有各種棋子,用久了大多會缺失,殘缺的棋子即可廢舊利用。至于磁鐵,淘寶網(wǎng)很多,也非常便宜,筆者是從工廠里拿的次品。
5.1.2 制作簡便
只需簡單的工具,簡單的操作,即可輕松完成制作。
5.1.3 演示直觀
可以將微觀而抽象的染色體直觀地在黑板上展示出來,一人即可完成演示。而且可在有絲分裂復習課上讓學生來演示,以評價其對染色體行為的掌握程度。
不能真實展示染色體的復制過程。只能用小段電線模擬染色體的復制過程,更不能展示DNA復制的細節(jié)。
無法展示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的真實情況。與只能模擬復制過程一樣,也只能模擬基因突變過程,用一個標簽表示基因,但無法體現(xiàn)堿基對的缺失、增添和替換的真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