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
摘要:本文結合一節(jié)高中英語閱讀課來探討如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識,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發(fā)揮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實現(xiàn)高效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閱讀;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7-0041
本文結合一節(jié)高中英語課堂實例講解提高高中閱讀課效率的一些因素,要求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高中生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這是困擾廣大教師和學生,制約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為學生營造全英文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這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以下是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修8 Unit22 Lesson3 Natural Disasters的閱讀課的教學為例來談談如何實現(xiàn)高效英語課堂教學。
首先,課前教師要鉆研教材,包括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等。分析Lesson3內(nèi)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還要了解學生,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只有先了解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思維結構以及知識結構等,教師才能做到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其次,對課文內(nèi)容設置以下三維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即我們在教學中不但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更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方法,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本節(jié)課三位目標設置為:1.知識目標:Students will (1)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disasters.(2)know the vocabulary of natural disasters. 2.能力目標: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by skimming and careful reading.(2)use reading strategies to complete texts with sentence gaps.3.情感目標: Students will (1)rais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2)realize the importance that we need to take action.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根據(jù)教學目標,恰當?shù)貜膶⒅R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中確立為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本課教學重點為:①To develop read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②To build up a rich vocabulary associated with global warming.教學難點是:①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②To help studen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閱讀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確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后,采取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和Students-centered teaching method等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解決教學重難點。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開口說英語、用英語。這樣,學生可以將具體的語境、語意結合起來,更加利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利于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首先,讀前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與學習動機,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tài)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在教學中,筆者設計San Andreas電影里的地震片段作為導入,以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效果來呈現(xiàn)直觀震撼場景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其注意力集中,對閱讀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再通過學生討論及教師提問和頭腦風暴法完全導入到Natural Disasters這個主題,學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主題上,有了學生閱讀的激情與動力,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積極的閱讀行為,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其次,閱讀過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表象到內(nèi)在,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本課主要采取以上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和興趣去閱讀,對要讀的課文內(nèi)容,利用課本上或和該課文有關的圖片、標題或者有關的問題進行討論。當然,這里閱讀包括skimming和careful reading,每次閱讀任務不同,skimming要求學生快速找出文章大意完成任務match the headings,而精讀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找出詳細信息,本課要求學生分成兩次精讀分別完成complete the gaps和answer some detailed questions兩個任務。事實上,這里第一個任務是訓練學生的reading strategies技巧,幫助學生學會利用上下文和關鍵詞句等線索來選擇正確選項。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如何學會獨立思考,探索,從實踐中去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能力。確定教師和學生要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模式,教師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潛在的能力,提高其閱讀能力。
最后,讀后通過填表格和復述總結鞏固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再給出必要的補充及相適應的客觀的評價。激發(fā)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無論是舉例還是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都要盡可能接近現(xiàn)實生活,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結合,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接下來通過討論話題,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災難圖片以及災后狀況,再組織學生兩兩合作make dialogue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nd how to help victims of natural disasters.并且給出具體的examples供學生參考,學生通過前面的閱讀學習,已經(jīng)對此話題有所了解并感興趣,能夠積極參與主動討論,討論結束后派幾組自愿者上臺表演對話,學生的積極參與對話表演把本堂課推向高潮。此活動不但提高學生speaking能力而且實現(xiàn)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最后,再通過課后作業(yè)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kind of natural disasters短文寫作的形式讓學生對本堂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課后鞏固,加深學生對課文和話題的理解并且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課的三維目標,提高閱讀素養(yǎng)。
反思:在英語教學和學習中,閱讀一直占據(jù)重要的地位。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眼界、豐富語言文化知識,還能促進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且,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節(jié)閱讀課主要采用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nèi)ラ喿x、合作交流與解決問題。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關注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學習態(tài)度,交流能力、學習的愉悅感、體驗成就感以及英語思維能力。閱讀活動中,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學生參與交流和探討,在學習活動中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知識和情感目標都得到實現(xiàn)和發(fā)展。教學過程中的小組討論和對話表演能激發(fā)全體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對提高閱讀和交際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課堂上,教師只是做一個默默的促進者,引導者、合作者,通過師生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把學生引到五彩斑斕的英語閱讀世界,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當然,在本節(jié)閱讀教學課中,也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如教師留給學生的閱讀時間有限,導致個別層次較差的學生沒有及時完成任務。另外,感覺本節(jié)課的個別環(huán)節(jié)可采取競爭的形式會效果更佳,更能激發(fā)學生激情。這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改變教學觀念,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改進教學方法,不斷的學習和提升,以達到最佳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沈德立.高效率學習的心理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 陳靜波.有效教學[M].沈陽: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安徽省無為第二中學 23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