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芬芳
摘 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預習目標的確定,重視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以及預習的檢測,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預習;習慣;自主;方法;目標
預習,《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定義的:“學生預先自學將要學習的功課的過程就是預習。”往屆優(yōu)生的學習經(jīng)驗分享中都表示:論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效果的取得都源于課前預習。預習能促使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能使學生在課堂上緊跟教師的進度與思維,能讓學生獲取認同感及成就感。古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課堂有好的收效,預習必不可少。
一、精設預習內(nèi)容,明確要求
一切沒有負擔、沒有壓力的任務,學生才會愉快地接受。因此,在布置預習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學段特征來分階段設計,旨在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提高預習的能力。低年級時,我制定了“三讀”預習法。即:(1)輕聲讀課文,圈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準字音;(2)標畫出自然段,讀通課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詞可以試著查字典;(3)大聲讀課文,將課文讀順暢,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些什么?
中年級時,我將預習要求調(diào)整為:(1)朗讀課文至少兩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生字查字典標上讀音;(2)給課文標自然段,畫詞語,所劃詞語是課后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每單元“詞語盤點”的詞語,理解詞意;(3)畫出課文中好詞佳句;(4)質(zhì)疑,提問。對讀了仍覺不懂的地方用鉛筆打上問號,或把問題寫在課文后空余的地方。
高年級時,我會適當增加“預習單”這種輔助方式。偶爾變換預習的方式,學生興趣盎然。比如:預習《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我設計的“預習單”中就有:(1)了解什么是“聯(lián)合國”“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2)聽爸爸媽媽講述“中東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敘利亞戰(zhàn)爭”;(3)觀看影片《戰(zhàn)狼2》或《紅海行動》。
二、教給預習方法,提高效率
1.大聲朗讀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毙睦斫】祵<疫€認為:在朗讀時,70%以上的神經(jīng)細胞參與大腦活動,超過默讀和識字,相當于大腦的“熱身體操”。如果長期堅持,反復練習朗讀,能大聲朗讀,就能強化學生的記憶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進入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增強學習效果。因此,在學生疏通字詞障礙以后,建議使用大聲朗讀法,不僅利于學習,還有利于身心。
2.標注法
“不動筆墨不讀書?!痹谡n堂上,我們強調(diào)這樣的訓練,那么在預習時,我們也應該重視動筆墨預習的方法。從一年級開始,我就指導學生在認真閱讀“預習”文字的基礎上,開始進行標注。如:用數(shù)字標出課文的自然段;比如:文中的生字詞用“○”標記;重點詞語可用小三角形標明;優(yōu)美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課堂上提出質(zhì)疑……
3.摘抄法
課文是最好的范文?,F(xiàn)在提倡大量閱讀,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光靠大容量地閱讀就能掌握好語文的基礎知識。課文是編者精心挑選的經(jīng)典之作,課文中的好詞佳句都可以成為學生模仿或遷移的范本。因此,教給學生“摘抄法”很有必要。如人教版第八冊中有一篇《七月的天山》,文字表達細膩、詞匯豐富、語言美不勝收,讀著讀著,讓人無比向往。但文章卻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要讀懂讀熟卻有難度。因此,課前預習采用摘抄法再適合不過。讓學生在摘抄本上將好詞佳句分類摘抄下來,這既可以讓學生熟練詞句,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提高閱讀的積極性,并在興趣的引導下逐步理解課文。
4.查閱法
(1)查字典。著重理解字詞的意思。
(2)查資料。針對作者、寫作背景、課題或自己感興趣的某一方面上網(wǎng)查閱課外書和相關信息,有條件的打印下來,或是剪貼下來。
5.整理法
在訓練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時,教師需給予指導,不能讓學生的收集游離于表面的累積,而是要有一定的思維加工。如在布置學生預習古詩時,我就讓學生明確應當搜集整理的是:
(1)簡介作者,學過的該作者的其他作品;(2)主要背景;(3)相關的故事或趣事。
三、重視預習檢測,提高興趣
1.書面檢測
每次預習過后,堅持書面評估是很有必要的。每天上課前給“預習單”、摘抄等進行及時的批閱,讓學生知道教師很重視。
2.課堂檢測
上課時,通過認讀字詞檢測字、詞的掌握情況;通過提問或質(zhì)疑檢查學生搜集資料情況,以及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了解情況;補充填空可以檢查學生對文本的熟練程度。
3.個人檢測與小組檢測
小組抽測個別學生說自己記住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的方法以及書寫應注意的事項,全班學生補充。然后,全班學生進行聽寫生字、生詞,檢測學生對生字的預習情況。分小組交流,然后分小組進行競賽,進行展示。最后,全班進行詞語聽寫,當堂評價檢測:根據(jù)預習要求小組對質(zhì)疑討論,簡單的問題小組可以解決,難的問題全班討論。
實踐證明:凡是學生預習得好的課文,學生學習興趣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主動、輕松,探究深入,課堂效果也很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預習這一“前奏”,確定好預習目標,重視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以及預習的檢測,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