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紹昆
摘 要:裝配式建筑工程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加工以及裝配建設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現(xiàn)如今,變電站也廣泛應用裝配式建設方式。對此,本文首先對裝配式變電站進行介紹,然后對裝配式結構體系和材料的選擇要點進行分析,并對裝配式變電站的安裝技術要點進行詳細探究,以其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裝配式變電站 結構 圍護系統(tǒng) 安裝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c)-0036-02
在電力系統(tǒng)中,變電站的作用在于電壓調節(jié)以及電力配送。在變電站建設中,裝配式是十分重要的建設形式,在裝配式變電站建設中,首先進行設備和構件生產(chǎn),然后再應用裝配安裝方式,能夠實現(xiàn)變電站整體建設,進而提升變電站建設效率。因此,對裝配式建筑在變電站中的應用方式進行詳細探究迫在眉睫。
1 裝配式變電站分析
在變電站建設中,裝配式配電站是一種常見的類型,裝配式變電站是一種常見的類型,裝配式變電站的生產(chǎn)效率較高、施工周期比較短,能夠促進電力系統(tǒng)的應用完善。通過對裝配式變電站的應用方式進行分析可見,裝配式變電站的應用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第一,靈活性強,由于裝配式變電站可拆裝,因此,施工方式靈活便捷。第二,裝配式變電站的維修管理效果較高,通過對設備進行拆裝,即可對設備進行徹底檢查,進而提升變電站設備的檢修水平。
2 裝配式結構體系和材料的選擇
2.1 裝配式結構體系
(1)裝配式混凝土柱+鋼屋架結構形式:其中,結構柱為預制混凝土柱,梁則應用鋼結構桁架梁或者實腹式鋼梁,這一施工技術的重點在于節(jié)點處理。在節(jié)點處理過程中,需要進行濕作業(yè),而這一作業(yè)形式的要求比較高,且施工技術難度較大,另外,由于受到工藝布置因素的影響,施工標準化程度比較低,如果應用疊合梁板結構形式,則現(xiàn)澆工作量較大。如果采用焊接施工方式,則在梁柱結構件施工中,需要預留很多預埋件,施工方式比較差。由于受到上述施工因素的影響,這一結構形式在裝配式變電站建設中沒有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2)輕型門式剛架:這一結構形式是由斜梁、山墻骨架、剛架柱、檁條、側向支撐以及系桿等所組成的,這一結構形式受力形式簡單、傳力路徑明確,施工技術成熟,并且可以進行工廠化加工,被廣泛應用于戶外變電站單層建筑工程施工中。
(3)鋼框架:這一結構體系由兩種:其一,為鋼框架+壓型組合樓蓋結構體系;其二,為空腹梁支撐鋼框架體系,而這兩種結構體系的區(qū)別在于蓋樓系統(tǒng)有一定的區(qū)別。其中,在進行空腹梁支撐鋼框架施工中,對于框架柱與桁架梁,可以采用柱套進行連接,而對于斜撐和柱、梁等,則需要應用螺栓進行連接,進而實現(xiàn)結構分層施工。在多層綜合樓、配電裝置施工中,這一體系結構的應用比較廣泛。
(4)冷彎薄壁型鋼結構體系:該結構圖體系是由于墻體結構、樓面以及屋面所組成的,在各個結構件施工中,需要在常溫下應用鍍鋅薄壁型鋼,通常需要應用C形和U形薄壁截面形式,對于這一結構,可以進行工廠化施工,同時由于該結構為無柱結構,因此自重比較小,跨度較大,具有良好的抗風和抗震性能,保溫效果較高。另外,由于該結構形式為輕鋼結構形式,因此,路面負荷在3~5kN/m2之間,被廣泛應用于變電站單層建筑工程施工中。
2.2 圍護系統(tǒng)
維護系統(tǒng)結構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GRC復合板材是一種復合墻體結構,不僅安裝方式便捷,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ALC板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但是,表面硬度比較小,結構剛度比較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裝飾量比較大,因此主要被應用于內墻施工中。FC復合板的重量比較小,墻體保溫隔熱性能比較強,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程量較大,施工效率比較低,無法達到預制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要求。ECP板的質量好,強度大,但是,施工現(xiàn)場的工程量較大,施工效率比較低,同時板材色差較大。壓型鋼板夾芯板的表面光潔程度比較高,重量小,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這一板材結構的防火性和防腐蝕性比較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必須進行定期維修養(yǎng)護。鋼絲網(wǎng)架水泥夾芯板的質量比較小,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接縫比較常見,同時還存在二次裝修問題。
3 裝配式變電站安裝技術分析
3.1 結構分析安裝技術
現(xiàn)如今,在裝配式變電站工程項目建設中,結構分析安裝技術是一種常用施工技術。在進行結構安裝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結構分析以及結構設計,然后再進行安裝。通過對該項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可見,在該項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必須完善構建設計方案,然后進行構件制作。在構件生產(chǎn)過程中,必須以結構為基礎,只有妥善處理各個結構件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夠避免在安裝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較大質量問題。在結構分析安裝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可以妥善解決結構件搭配問題,同時技術比較完善,是一種先進的施工技術。
3.2 構件整體安裝技術
在裝配式變電站安裝施工中,構件整體安裝技術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施工技術,與結構分析安裝施工方式相比,這一施工技術有較大差異。其中,結構分析技術是在結構基礎上進行構件生產(chǎn)加工,這樣能夠保證結構安裝完成后能夠有著效滿足設計要求。另外,在構建整體安裝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在構件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不需要進行結構設計,一般需要根據(jù)通用部件要求進行生產(chǎn),當各個部件生產(chǎn)完成后,即可在變電站施工現(xiàn)場進行安裝以及整體調試,及時更換不符合變電站整體施工要求的部件。這一施工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在于施工環(huán)節(jié)比較少,但是,在這一結構的設計和分析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發(fā)生資源浪費的問題,因此,在構件生產(chǎn)過程中,需要強化標準化施工管理。
3.3 階段安裝技術
在裝配式變電站施工中,階段安裝技術也較為常見,這一技術與上述兩種施工技術具有較大差異性,具體特點包括以下兩點:第一,這一技術的階段性施工特點明顯,在變電站安裝施工中需要進行階段性安裝,因此首先需要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階段劃分,然后分階段組織安裝,施工工期比較長。第二,階段安裝施工的針對性比較長,其能夠保障施工質量。在階段性安裝技術的實際應用中,當完成第一階段,即將進入下一階段施工前,可以對上一階段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和調整,保證安裝工作的針對性強化,同時提升變電站實際施工質量和安全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xiàn)如今,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日漸成熟,而變電站工程的單體工程量比較小,同時,很多變電站的建設地點比較偏遠,因此,在變電站建設中可推廣應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在裝配式變電站施工中,對于各個結構件,可以進行工廠化處理,然后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安裝施工,進而提升施工效率,同時便于后期維修管理。
參考文獻
[1] 樊軍,楊嗣信.關于實現(xiàn)裝配式建筑的思考及建議[J].建筑技術,2017,48(2):118-122.
[2] 楊闖,劉香.我國裝配式住宅現(xiàn)存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建筑技術,2016,47(4):301-304.
[3] 侯璽莎,沈秀蘭.110kV裝配式變電站的特點和新技術運用[J].電力與能源,2013,34(3):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