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星
摘 要:2017年8月,接到山東省省委省政府的援青支教工作任務以后,我們克服了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毅然決然地加入到了山東省援青隊伍中來!開啟了在祁連縣民族中學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任務。初到祁連,走進民中,我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面對這樣一座各方面教育設施先進、外觀氣派的現(xiàn)代化學校我們開始了自己的思考。這里的設施先進,教師完備,裝備優(yōu)良,而學校的成績卻在海北全州乃至全省徘徊在其他縣市的后面。這到底是什么原因?2018年5月6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率山東黨政代表團視察青海山東對口援建幫扶工作時強調,山東和青海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兩兄弟,是一家人。教育幫扶是整個援青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看不見直接效益的幫扶,扶貧先扶智。
關鍵詞:支教 背景 現(xiàn)實狀況 突出問題
引言
科教興國,強省必先強教,興青必先興才。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青海省各級黨委、政府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青,人才強省戰(zhàn)略,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就海北州發(fā)展現(xiàn)狀來說,由于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以及其他因素制約,基礎教育仍面臨一些嚴重的問題。針對該地區(qū)師資匱乏,教師業(yè)務素質不高的現(xiàn)狀,基于山東和青海對口援建的幫扶。濱州市選派三名優(yōu)秀教師來到祁連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在支教過程中通過對當?shù)亟逃吆徒逃F(xiàn)狀的了解,與當?shù)啬撩?、教師的面對面交流,對牧區(qū)居民的走訪以及到學校參觀,與當?shù)刂行W生的交談,以及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我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對該地區(qū)的教育情況進行了全面地了解,深刻的剖析。引發(fā)了我們對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教育事業(yè)存在問題的一系列思考。為我們一年的支教工作提供了詳實的數(shù)據和依據。
一、支教教師的作用
1.概念
支教教師是山東青海對口幫扶援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項援建的一個基礎,支教教師帶不來資金也帶不來物質財富。但是可以留下永久的精神財富并使之成為青海發(fā)展祁連發(fā)展真正的精神支撐和智力支持。
2.支教教師的作用
(1)促進教師觀念的更新
支教教師通過和受援學校老師集體備課,集體研課,集體磨課,促進了教師業(yè)務素質的提高。真正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高原名師隊伍。
(2)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發(fā)展積極獻言獻策。
在祁連縣民族中學,我們在援青副校長蔣濤的帶領下,成立了學校教學質量推進小組,積極參與學校的教學質量推進工作,尤其是畢業(yè)班的工作。我們提出了(高效)輕松教與學的教學理念,并深入課堂與廣大教師一起研討,一起提高。通過一個多學期的努力,廣大老師的業(yè)務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教學理念有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更輕松了,老師的教學也輕松了。
(3)示范引領
在教學中,我們援青教師不僅參與老師們的課堂,而且率先垂范在各年級中開展示范,為廣大老師的教學提供了藍本,使老師們的課堂有范本,有參照,有標桿。
(4)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學是孩子走出家庭,接觸社會,了解生活,學習知識的新階段。同時也是他們的基本道德觀念,基礎心理素質開始形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強,所以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
(5)對支教教師的影響
我們在支教過程中思想深受教育,深刻體驗到備課授課的不易,,深刻體驗到教師講課的不易,因此能更加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尊師重教。自己增長了才干,提高了素質,通過艱苦環(huán)境的鍛煉,磨練自己的意志,砥礪自己的品格,把所學到的知識,有效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繼續(xù)學習和提高。同時支教活動中的集體生活,互相幫助,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更加熱愛集體,有利于將來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祁連縣簡介
祁連縣隸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因地處祁連山中斷腹地而得名。北鄰古絲綢之路的首要通道——甘肅河西走廊,故有“青海北大門”之稱。
祁連縣域面積1.4萬平方公里,轄四鄉(xiāng)三鎮(zhèn)45個行政村,總人口約5萬人有漢、蒙、回、藏等15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79.2%。境內平均海拔3169米,縣城海拔2787米,年平均氣溫1℃,年降水量約在420mm之間,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
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相對安逸的物質生活致使這里的人們對教育重視不夠。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相對滯后,對教育期望相對較少。
1.教育現(xiàn)狀
(1)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師資水平相對不高。
由于地處山區(qū),交通不便經濟不夠發(fā)達,很難留住人才,年輕教師多在兩三年便想方設法飛走,剩余老教師大多知識陳舊。
(2)教師任務重,學生任務重。學生平均在校時間超過12小時。教師帶班時間也相對較長,如果教師有值周任務,那么這個老師在校時間將全天候吃住在學校。
(3)留守兒童問題嚴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山區(qū)很多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因此產生許多留守兒童。
即使有些孩子父母在家,但是因為離家相對較遠,他們一學期只能回家一到兩次。和留守兒童沒有本質的區(qū)別。這些留守孩子現(xiàn)在都還在接受教育,這是個比較欣慰的事實,許多留守的孩子都和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有的和自己的親戚住在一起,也有相當多的孩子是住校,自己生活,這說明這些孩子的獨立性還是比較強的。
2.面臨的問題
(1)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占主導地位。教學理念相對滯后,缺乏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即使有些老師有外出學習的機會,回來之后,仍然沒有把學到的東西運用于教學實踐,仍然是在穿新鞋走老路。
(2)有些家庭不重視教育,使孩子過早的輟學,甚至有的孩子從小就沒有接受教育。
(3)學生小學學習行為習慣較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認知習慣,思想缺乏動力。不知道為什么學也不知道給誰學,也不懂得學習的真正意義。
(4)教師體罰學生嚴重老師,和學生關系極為不對等。
(5)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有機地結合。
家庭、學校、社會是一個教育綜合體。只有發(fā)揮他們的教育合力,教育才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這里的孩子樸實天真,但是他們也容易受到外界,甚至是家庭各方面不良誘惑的影響。因此,在廣大學生當中,吸煙,酗酒,甚至早婚的行為,還是普遍存在,這些行為都是制約教育發(fā)展的障礙。
3.支教教師教學計劃
我們是支教教師,我們能影響一部分學生,也能影響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同學們知道如何學習,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今后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講述和交流的教學方式進行,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濃厚的興趣。
教給學生感恩,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去認識和了解,讓學生更好地認知家鄉(xiāng),培養(yǎng)他淳樸的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激發(fā)學生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學習,培養(yǎng)將來為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而不懈努力的熱情。
教會學生做人。并把如何做人作為一生的功課去學習,進而經營自己的幸福人生。
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讓同學們從祖國的發(fā)展歷史,祖國的疆域位置,行政區(qū)劃等方面對祖國進行認識,讓他們?yōu)閾碛羞@樣一個偉大的祖國而感到自豪。培養(yǎng)和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努力學習,實現(xiàn)理想將來成為建設祖國的主力軍。
三、支教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1.支教中存在的問題
(1)支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自然條件的惡劣、高原氣候的不適應,以及家庭后方老人贍養(yǎng)、子女教育家庭瑣事等各方面因素的困擾,常常讓我們在工作中分心分神。
(2)教師角色定位
支教教師都帶著一顆熾熱的心,心懷一片熱情來到高原。如何發(fā)揮好這些教師的作用?應該是受援學校特別是受援地教育管理部門思考的重要問題。否則支教教師在開展工作中,就沒有施展才華的舞臺,就會受到一些阻礙,甚至被誤解,不利于發(fā)揮支教教師的作用。也不利于各項工作的開展。
(3)支教教師的政策支持
廣大支教教師離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舍小家顧大家,甘于奉獻,樂于奉獻。政府應考慮這些教師在業(yè)務發(fā)展、職稱評定、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現(xiàn)實困難,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2.對學校發(fā)展教育的建議
(1)樹立正確的質量觀
新的課程標準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已經上升到提高人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水平的高度。如果一節(jié)課只讓學生學習討論幾個問題,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學任務,也不能算是一節(jié)好課。同時一節(jié)課只讓幾個學生鬧得熱乎,大部分學生沒有進入學習狀態(tài),更無從談教學效益。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既有確定的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提高。有了這種質量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不再是空談口號。
(2)正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必須首先考慮的要素,它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目前我們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把握教學目標不準確,導致教學漫無目的,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針對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把目標設計為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課程目標上看,既注重為實踐需要學習,也注重在實踐中學習。特別強調讓學生寫?zhàn)B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優(yōu)化教師團隊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
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讓老師真正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而不是為了工作應付,人浮于事。
(4)優(yōu)化課程結構,進行課程結構改革。
將知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時政教育結合起來??筛鶕枰獜娀枷氲赖拢袨榱晳T方面的教育力度。盡最大限度彌補家庭教育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已然能感受到先進的,正確的人生方向。
(5)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
加強學校教學方法的管理,增加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讓家長掌握子女的在校表現(xiàn)和最新動態(tài),同時利用多種形式對家長進行教育方法觀念的普及,盡可能讓家長理解學校,配合學校,支持
學校。
(6)將遠程教育落到實處,科學有效利用
通過與成都育才實驗中學的對接,我們的老師和學生都可以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當?shù)?教育教學中的短板。但從當前情況來看,遠端設備的利用,遠端設備如何利用,如何高效利用還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7)加強團隊建設,發(fā)揮教師集體智慧,實行領導分工包學科,抓過程,精于集體備課研課等有學常規(guī)的貫徹落實。
(8)抓制度建設,落實精細化管理。
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嚴格落實杜絕工作隨意化,感覺化。
3.對當?shù)卣慕ㄗh
(1)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師待遇,加大績效工資的獎懲力度。通過考核,促進公平,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積極構建現(xiàn)代教育管理的新體制,創(chuàng)建規(guī)范管理的新體系,形成各自不同的辦學風格和特色,建立人才的培養(yǎng)新模式,激發(fā)教育發(fā)展的新活力,根據教育實際,盡快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2)在實踐中積極落實
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和經驗都是從課堂教學中來,到課堂教學中去,我們必須大興教研之風,務實之風,學習之風。才能在抓落實中不走彎路,不繞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教育援青、教師支教對國家、對社會、對當?shù)睾⒆右约皩χЫ探處煴旧矶际怯欣?。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shù)亟逃拿婷?,為當?shù)亟逃⑷肓诵碌难骸M瑫r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對教育重視的程度,真正顯現(xiàn)了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的社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
教師支教本身也是一個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在支教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我們需要努力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目前支教活動中的問題,探索支教實踐活動的新思路,為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送教支教活動,為培養(yǎng)和造就當今社會有用人才而做出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將會制定一個更加完善的支教幫扶計劃,使更多老師愿意支教,熱心支教,使我們的支教活動能夠順利有序完美的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