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及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的奮斗目標。在這個奮斗過程中,既離不開國家領導人正確的方針政策的引領,也離不開當代青少年為遠大抱負而努力的心態(tài)。所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想追求對當代大學生尤為重要,也是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奠定扎實的人才儲備,我們應當給予高度重視。本文將對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進行闡述,對大學生存在的行為進行評價以及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院校 價值觀 理想信念 途徑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而大學生作為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群體,始終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發(fā)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大學,是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一個接軌,這不僅與大學生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息息相關,還是高校對新一代大學生培養(yǎng)的考驗以及中國高等教育的漸進發(fā)達的標識,更是在培養(yǎng)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力量。
一、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
價值觀念作為一種主觀意識形式,卻是以價值現(xiàn)實或價值關系現(xiàn)實為其客觀內容的。任何價值觀念只能是某種現(xiàn)實價值關系這樣或那樣的一種主觀反映。所以,我將要探討的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到主觀意識當中,使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是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補充以及對缺失的社會主義核心觀的彌補。而理想信念作為思想觀念中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一個人在認識現(xiàn)實的基礎上對不斷完善自我,改變現(xiàn)狀,追求未來的思維模式和持久觀念。更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和心智發(fā)展中的集中體現(xiàn)。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都作為思想觀念的一部分,他們之間有著一種密切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個人思想觀念的提升。
二、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現(xiàn)狀
在高校做輔導員已有幾年,和同學們經常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用遇到實際問題。同時也從交流中了解到了一些他們的觀念和想法。大多學生對于自己人生規(guī)劃、未來發(fā)展、涉及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幾乎都是迷茫的,未來沒有目標更沒有方向。而目前的社會狀況,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只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已經不能完全應對職場的變幻莫測,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遠大的理想抱負,這是多么的可怕事情。致使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來自于家庭,來自于學校,也可能是他們本身。歸根到底 ,也就是他們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形成的固化思想,只要好好學習,成績高,排名靠前就會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它不僅會使大學生的思想日漸落后,也會在社會的競爭中處于劣勢,應該被取締。由此也引發(fā)了一些違背道德,日漸低迷的現(xiàn)象 。
(一)只注個人不重集體
大學,一個不同與義務教育的教育模式,沒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同學,甚至固定學科,而自由時間充盈的大學時光,慢慢地,他們的潛意識便開始支配他們的個人行動,越來越注重個人學習層面的提高而忽略了自己是集體中的一份子,遇到集體的事情便開始躲避,缺少集體榮譽感,不愿意為集體付出,總擔心集體的事情占用個人的學習時間。他們不懂得用辯證的方法去看待這個問題,不懂得只有集體團結進步了,個人的能力才能得到從分發(fā)揮,才能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
(二)看重能力不重道德
現(xiàn)在很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注重學習方面的提高,卻忘記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進步,不能把學習的進步和思想的提高很好的統(tǒng)一起來。還記得前些年的大學生投毒案,顯然,這就是道德能力的缺失和思想的固化,只為追求更高層次的事物,將道德拒之千里之外,才造成這一悲劇事件的上演。
(三)進入大學萬事大吉
很多大學生在經歷了高考洗禮,步入大學校園,就覺得人生該奮斗的時期已經結束了,他們就不在艱苦奮斗,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而是貪圖享樂,只求不掛科,畢業(yè)時拿著兩證去找工作。殊不知,社會的快速進步已不是單一人才可以勝任,綜合型、復合型的人才才是社會所需。這也是當代大學生觀念意識的喪失,心中沒有理想信念,沒有自己想去追求的美好事物。綜上不難看出,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缺失極為嚴重,對大學生“兩念”的培養(yǎng)重任刻不容緩,同時,也是為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奠定基礎,為培養(yǎng)新一代能夠擔當祖國大任的棟梁之才奠定基礎。
三、加強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意義
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可以說是一個國家文明發(fā)展程度的標志,也是國家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所以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較強的綜合能力
通過加強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能夠使他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質的飛躍,使他們不斷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能以正確的標準來嚴于律己。同時,也會使他們心中明白自己是誰,如何規(guī)劃自己未來的人生,從而也有助于他們明辨是非,提高個人價值準則。如果沒有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就好比一個人在沒有風帆的船上,茫無目的,只知來自哪里,不知去往哪里。而當他們有了明確的理想信念,便會樹立具體的奮斗目標為之而努力奮,他們的潛能也會隨之被挖掘出來。
(二)有利于提高社會文明進程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且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加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的理論思想都是包含對價值觀念的闡述,大學生作為我國的龐大群體,提升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更富渲染力,在實際行動中體現(xiàn)著新一代大學生的風采,文明從身邊事做起,從而帶動社會文明的進程。
(三)有利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大學生新時代的青年主力軍,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歷史使命。而對他們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的思想緊隨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逐漸向中國共產黨靠攏,跟著黨的方針路線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作為意識層面和上層建筑,能夠反作用于事物的發(fā)展,所以,加強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必然能提升大學生的意識,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加快偉大中國夢的實現(xiàn)。
四、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
此前分析了現(xiàn)狀,由此得來的結論是加強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重任刻不容緩。而大學生的聚集群是各大高校。所以,高校應該發(fā)揮一定的作用,輔之各位授課老師以及輔導員,共同提升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
(一)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課程建設和馬克思主義文化宣揚
作為高校,首先應該大力改進馬克思主義等基礎課程,完善馬克思主義基礎課程教學的綜合覆蓋面。多舉辦一些有關馬克思主義的精品課程展示課,增加對授課老師的培訓,使他們在課堂上會為學生傳遞更多的價值理論和價值觀念,從而對學生的思想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的著重點是學校的課程設置和老師,他們是學生們接觸最為頻繁的,這種觀念日漸深入后,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自然會或多或少的發(fā)生改變。
其次,應該利用可用資源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文化,文化是思想的載體,思想是文化的體現(xiàn),加強校園的文化建設,發(fā)揮文化的作用,用文化來引領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久而久之,大學生在這樣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下,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自然會上升一個高度。
(二)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養(yǎng)
不可否置,教師也是高校中活躍著的群體,他們在大學生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亦師亦友。而輔導員和生活輔導員他們與學生的接觸是最為密切的,可以更多的接觸到他們的思想,所以,提高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養(yǎng)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交流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灌輸正能量,通過學習向他們傳遞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教師隊伍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注入活力,以學科優(yōu)秀人為領頭羊,加強學科基礎建設,在授課中融入新的價值和觀念,使得教學內容多姿多彩,同時也促進了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從培養(yǎng)到提高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再引領他們新的價值觀念。做他們的鋪路人,這樣才能落到實處,真真切切的發(fā)揮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引領作用,培養(yǎng)高質量高素質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郭鳳志.價值、價值觀念、價值觀概念辨析[J].東北師大學報,2013,(06).
[2]王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理想信念問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
[3]李霞,饒?zhí)K敏.理想信念對民辦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實際影響[J].企業(yè)導報,2014,(04).
(作者簡介:奚亮,作者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