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摘 要: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筆者認為,主要有五點:一、注重摹仿;二、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四、文命題要利于學生的思維訓練;五、寫要規(guī)范。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勤于思考,追求創(chuàng)新,久而久之,就能開拓學生的思路,打開創(chuàng)新的大門,教學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學生的作文水平才會得到提高。
關鍵詞:初中 作文 教學
作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顯露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語文水平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也是實現(xiàn)語文素質(zhì)教學的一個必要途徑。初中階段的作文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比起小學階段的作文無論從形式還是理論都需要一種跨越,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該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五點:
一、注重摹仿
初中生很難寫出情節(jié)動人,說理深刻的文章,這是因為初中生生活閱歷與生活體驗較少。因此,讓學生摹仿是當下提高作文水平最有利的途徑,原因是初中生接受力強、可塑性強、思維活躍。由此,筆者在作文教學中經(jīng)常指導學生摹仿。
如何通過摹仿耳濡目染地去指導學生作文呢?我認為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讓學生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去分析范文。
如:1.讓學生明白整篇范文的構思;2.讓學生思考如果寫這個題目的作文該怎么樣去往下寫;3.讓學生與作者的構思作比較;4.找出區(qū)別與不足。這樣就較明確地接受了新的寫作思路。
另外,引導學生尋找線索,學生在寫作中常常忽略的一個問題就是線索,為此就要重新認識它,線索是文章的血脈,血脈不“通”,文章自然受阻,因此,只有文章的血脈“運行流暢”,文章自然而然就“活”了。在教師的引導下還要讓學生去體會語言。體會語言的流暢自然、體會語言生動的表現(xiàn)手段、體會語言基調(diào)與主題表現(xiàn)的關聯(lián)。讓學生用“心”去做到這點,并說出文章的寫作意圖??梢宰寣W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教師做適當?shù)囊龑?。摹仿的目的是?chuàng)作,不是教條主義,不是照本宣科。摹仿是要學生開闊視野,打通思路,豐富自我,繼承別人,有所創(chuàng)新。
二、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由于命題作文的條條框框,將學生的思維空間層層束縛住了,教師應打破條條框框讓學生思想解放出來。如在作文課出題目《雨》,讓學生隨意寫,愛寫什么,就寫什么,不對學生做任何要求。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作力和想象力像一支熱氣球被《雨》這根線拉著在湛藍的天空中飛翔,有的同學會借景憶事,有的會借景抒情,有的會寫雨中散步,有的會寫成隨筆……多種多樣,但都是學生思想的閃光。最后,各種類型的文章都讀一讀,讓學生交換思想,學生的思維空間就會得到大大的擴展,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就是遇到命題嚴格的作文也可以觸類旁通,靈活運用了。 具體來說,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注重作文命題的新穎性,使學生開啟創(chuàng)造性思維;(2)要克服公式化,注意多樣化,切忌千篇一律;(3)正確的人生觀也是作文的必要基礎,因此要注意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4)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寫剖析自己的文章,要決意拋去種種顧慮和包袱,相信學生,大力推進“放膽文”;(5)在題材上要生活化,生活內(nèi)容越豐富,作文內(nèi)容就會越充實,因此教師應當多帶領學生參加豐富的課余活動,使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拓展,才能有更多創(chuàng)新的題材。
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绷己玫牧晳T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程度差異明顯,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總有幾篇作文令老師拍案叫絕。稍作了解,便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之所以會寫,完全是因為他們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平時注意多看、多思,胸有成竹,信手拈來。作文程度差的學生,總是非常羨慕那些作文屢屢被拿來當范文的學生,卻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由,就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那么怎樣才能養(yǎng)成作文習慣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要養(yǎng)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二是要養(yǎng)成觀察感知、體驗積累的習慣;三是要養(yǎng)成多思考多練習多修改的習慣,同時也要及時記錄下所思所想?!坝梦已劭词澜?,用我手寫我心”,有了良好的寫作習慣,作文自然能夠?qū)懙迷鷮崒?,循序漸進,作文水平也會不斷提高。
四、作文命題要利于學生的思維訓練
教師要多角度把握命題作文的題目,給學生盡量多的思考角度,這樣才能讓他們寫作能力得以發(fā)揮。命題作文仍是當前學生作文的一種形式。正確地把握作文題目便至關重要,否則,就會有“一失足成通篇恨”的遺憾。教師在做啟發(fā)性指導時,可以遵循這一原則:(1)將抽象的題目具體化。如《馬路中的一朵浪花》可理解為是讓寫“過馬路時遇到的一件美好事物或一件深刻而美好的往事?!?。(2)將具體的題目抽象化。如《媽媽的目光》可理解為是讓寫“歌頌偉大母愛的,以目光做線索的文章”。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經(jīng)常對題目做一下啟發(fā)性的指導,增強學生寫作的熱情,使許多同學從“山重水復”中走出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書寫要規(guī)范
除了把字要寫工整、清晰、規(guī)范以外,對標點符號也應給予一定的重視,不能因為標點符號不包含作文內(nèi)容就輕視它的重要性,要意識到標點符號也是一種語言,有了這種認識,文章就會大有起色。標點符號能使語言意思表達得更準確,更貼切,更到位,正確使用它能收到語言文字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如這段文字,“60多里路……一本無用的書…… ”此處的省略號可謂“無聲勝有聲”,表達的是那種深沉而凝重的父愛,縱有千言萬語也無以表達,“兩個省略號”所蘊含的深刻含義。我們要讓學生知道標點符號也是一種語言的認識,這將對學生作文增添許多妙處。
結(jié)語
總之,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情趣、健康的情感、生動的個性以及提高文化素質(zhì)、全民族思想的重要陣地。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追求創(chuàng)新,勤于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思路必然得到開拓,創(chuàng)新的大門也會為此一中敞開,只有這樣教學才會收到應有的成效,學生的作文水平才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