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
2018年9月7日,有著“中國第一小提琴家”美譽的盛中國駕鶴西去,廣大愛戴他的觀眾無不扼腕嘆息。筆者曾多次親臨現(xiàn)場觀看過盛中國的演出,并和盛中國有著長時間的交談,對這個有著強烈審美意識的小提琴演奏家有著很深刻的印象。
“人民喜歡,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毫無疑問,盛中國首先關注的是 “演奏的美”。第一次聽盛中國演奏,是1988年春節(jié)前夕。當時因組織者的關系,知道的人很少,演出開始時,禮堂只坐了一半人??墒鞘⒅袊摹读鹤!芬婚_始后,就有人不斷地進來,到演出結(jié)束,禮堂里已經(jīng)座無虛席了。我曾經(jīng)問過他,“我聽你的演奏時,被深深地感動了。難道這僅僅是技巧嗎?”“不是!”他堅決的說?!八囆g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稱號是很不容易的。一個搞藝術的人,首先應該懂得愛。如果他不愛他的祖國,不愛他的人民,那么其他都談不上了。我們表達的就是人類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人類生活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人類歷史產(chǎn)生了很多的思想和內(nèi)容,我們通過藝術來歌頌應當歌頌的,鞭撻應該鞭撻的事物?!?/p>
“有的人基本功練得很好,可是又缺少第二種東西。他不能把一種美好的感情表達出來。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家能把它表達出來,能引起共鳴。聽眾就很高興,就會為你鼓掌??墒怯行┤耍瑑H有基本功,那手指抖得很快,可是卻表達不出感情。音樂揭示的是人的內(nèi)心,這是很重要的,是無止境的?!?/p>
盛中國是我國第一個取得國際榮譽的小提琴家,但是他從不高高在上,而是深入基層。中國,除了西藏,他哪里都去過了,無論是農(nóng)村、工廠、軍營,他都去。到了軍營,他受到了戰(zhàn)士們的熱烈歡迎,當他知道還有炊事班的戰(zhàn)士沒有聽到他的演奏,他又特地到炊事班去演奏。他說,“我的音樂信仰是,要讓千千萬萬的人民喜歡,要讓他們聽得懂。我的演出都能得到很大的反響,這就使我感到很大的欣慰。你剛才問我有什么成就?如果說成就,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他收到過很多觀眾的來信。一個18歲的煉鋼工人,在一次事件中,他的雙腿被軋斷了。他說,“我覺得我的雙腿就像我的理想一樣,都軋沒了。醫(yī)院里醫(yī)生給我放了兩盤盛中國的小提琴磁帶,聽了以后,它幫助我燃起了生活的信念,和與病痛斗爭的勇氣。從那時起,我就很好地和醫(yī)生配合?,F(xiàn)在我成了技術員,成了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有一個女青年,在生活上受過刺激。她說,“我本來不想活了,對生活已經(jīng)完全沒有信心了。逃避現(xiàn)實,最后想離開這個世界時,逢上一個音樂會,聽了以后,覺得生活還是很美好的?!彼谛胖袑懙溃骸拔以敢庠僭囈淮?,謝謝你!”
他說,“當群眾把這樣的信寄給我,讓我知道我的音樂在他們生活中能發(fā)揮出這樣那樣的作用,反過來對我也是一種鼓勵。激勵我要堅定不移地走這樣一條路:這條路不是用來沽名釣譽,不是為了謀生,為了金錢,應該是把心里頭最美好的語言,用手指通過琴弦把它表達出來,給人以啟迪,給人以陶冶。真正的音樂家應該是很神圣的。他對觀眾的愛是全身心的愛,是這樣的愛!”
藝術家,應該是真善美的集合
看過盛中國演奏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他很注意舞臺形象,琴拉到情深處,他還會走出舞步。演奏的時候是這樣,演奏的間歇造型也很美;就是謝幕,也特別彬彬有禮。
他說,“那是舞臺的造型美、雕塑美!”談到此,他侃侃道來,“在演奏時,我有不同的看法,不要嘩眾取寵,不要附添一些不必要的舉動,但是一些必要的動作,是為了幫助聽眾理解音樂,那還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小提琴是在演奏。為什么不叫 ‘奏家,而叫 ‘演奏家,這演就是包含著動作。中國人特別喜歡看歌舞,飽了耳福還要飽眼福。有的人就不懂得中國人的欣賞習慣,‘音樂會就是聽嘛!于是音樂會弄得很暗,演奏者也十分不注意自己的舞臺形象,死板板地站著。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全面的給觀眾以藝術享受,哪怕是走路、謝幕,都應該給聽眾以美好的感覺?!?/p>
“太呆板、太狂妄都是不好的。個別人對我的著裝和發(fā)型都有指責。我這樣想,一個藝術家,不能臺上是藝術家,在臺下就像一個痞子。臺上臺下應該是一樣的。我不過是以一個藝術家的眼光來觀察生活、來安排生活而已。因為是搞藝術的,藝術家對審美應當是有一定水平的,有一定尺度的。把自己搞得太俗是不應該的。有人說,演出的時候,記者總在拍你。我說,這不能怪我,也許他們覺得吸引他們,這不能怪我。全國影展和許多雜志的封面都用了我的照片。一個藝術家應該是童心未泯的,與市儈來說,我是太單純了,但我一點兒也不想學那些。一個藝術家應該是真善美的集合。為什么孩子會使人快樂,因為他們淳樸、天真,藝術家對觀眾也是這樣的。”
他說的“以藝術家的眼光來安排生活?!蔽液苡懈杏X。有一次,我到他家去,路上買了一串紫葡萄。他看到后,就拿來一個白色的高腳瓷盤,說“這樣就配了”,我一看,果然觀賞效果很好,都舍不得吃了;有一天,他的女兒穿了一身套裝從他身邊奔奔跳跳跑過,他一把拉住她,叮囑說,“開學了,就穿這套衣服去!”他很善于從生活的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美。
他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都在追求生活的美,什么發(fā)型呀,衣飾呀,室內(nèi)布置呀,我建議社會上有關部門都要來關注、來引導,把大家都引導到有文化、有格調(diào)方面來。很多知識界的人,特別是比較高層的人,買衣服很困難。式樣也好,顏色搭配也好,往往顯示不出一定的文化來。線條、整體感、明快感、協(xié)調(diào)感,都不注意,都還有很多欠缺。世界上許多大的服裝設計師,都是讀了很多書的。打比方講,對事物的享受,不同階層、不同文化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追求一種氣氛、情趣,其它卻不怎么重要;而有的人卻不要什么情趣、什么氣氛,報紙包一只雞來,大粗碗斟上一碗酒來,那是梁山泊英雄好漢的形象,不是我們向四個現(xiàn)代化邁進、具有高度文明的應有的形象。社會上出產(chǎn)的高檔消費品,應強調(diào)文化、格調(diào),我寧可穿一件服裝,料子一般,做工也一般,但式樣要好;而不愿穿一件料子很好、做工很細,式樣卻一般的衣服。在如何打扮自己的問題上,不要忘了文化修養(yǎng)。所以我說,自我塑造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它包括走路的姿態(tài)、接人待物,既不要委委瑣瑣,又不要盛氣凌人;處理問題,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對人非常熱情,又不是流里流氣的。每一個人如果都注意塑造自己的話,那么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多么美好,多么可愛。”
城市建設應該有格調(diào),有情趣
盛中國對城市建設也有許多獨到見解。
有一天,他就這個話題跟我談了很多。他說“天津的建筑是搞得很不錯的,幾個月蓋個什么樓呀,十個月搞了什么食品街呀,都搞起來了。又是什么暖氣化呀,煤氣化呀,搞得不錯。我說,僅僅只有一座經(jīng)濟大廈聳立在那里,旁邊沒有一座相應的文化大廈,那么給人的只是一個土財主的印象;如果文化大廈邊上有一個經(jīng)濟大廈,那給人的感覺才是有根基的。究竟以什么為美,過去有人以戴太陽鏡為美,那上面的商標都舍不得撕掉;還有人把印上化學肥料的背心穿起來,自己以為很美。其實并不美。人人都愛美,但是這個美,卻包含著文化的問題,格調(diào)的問題。”
“我們許多的公共設施、街心公園、公用電話,常常遭到人們的破壞。我不知道這些人是怎么想的?我覺得一個高度發(fā)達國家里頭的人,首先是把公共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特別好,然后才是自己的家庭。這是一個有格調(diào)的人所能遵循的。而我們不是,往往是把自己家里搞得特別好,而把垃圾掃到門口,門一關就不管了。這能說有風格、有格調(diào)、有文化嗎?沒有。所以我覺得社交活動是很重要的。我們國家里人都有過剩的精力,這過剩的精力應該怎樣去消耗?完全靠家務來消耗,我覺得生活就太暗淡、太沒有色彩、太枯萎了。所以我們應該有很多這樣的一些公共場所,包括給年輕人的、給老年人的、以及給孩子們的,讓他們在這些地方來消耗他們過剩的精力,而這些地方,應該是有內(nèi)容、有格調(diào)、有情趣,又非常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我們?yōu)槭裁床欢噢k一些咖啡廳和茶座,在茶社里,就放一些幽雅的古典民族音樂,如琵琶呀、古箏呀,喝著茶,這種情趣是很協(xié)調(diào)的;咖啡廳里也有幾種,為年輕人的,可以放些歡快的樂曲;為老年人的,則可以放些緩慢的,像舒曼的《夢幻曲》呀,像一些西歐的音樂,這和他們喝咖啡也很協(xié)調(diào)。人們?nèi)ミ@種環(huán)境中交談,不僅可以獲得啟迪,同時也是一種藝術享受。有了這樣的生活,他每天都會想去。然后他再回到家里,他的家庭生活也就被更新了。開始,他是與大家在一起,現(xiàn)在他們是兩個人在一起。如果一天到晚獨處,這種生活是很乏味的?!?/p>
“現(xiàn)在聽流行音樂的人很多,我并不反對聽流行音樂,它屬于娛樂。但是標志一個國家藝術水平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它。無非兩方面,一個民族音樂文化,一個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精品,如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有如文學領域里的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拜倫、海涅、濟慈是一樣的。我們能翻譯那么多的文學巨著,為什么不能去接受與它們同樣重要的音樂藝術精品呢?如果說,這人很有文化,這不是一句空話,這是很實在的東西,就像一幢房子,它是用各種材料壘積起來的,他應該了解貝多芬、莫扎特、了解魯迅,也了解巴爾扎克,如果只懂得流行歌曲,你愛我,我愛你,如果說,這就是有文化,很難設想。”
聽了這些,你就會懂得盛中國的音樂為什么會那么吸引人,他的儀態(tài)為什么一直都能那樣風度翩翩,以至于70歲仍然讓人覺得他很年輕。那是因為有牢固扎實的基本功做保障;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做基礎;有博大的愛心做支撐;所以才有那么多觀眾對他的愛戴。他說“一個活著的人就是要讓別人需要你,尊敬你;死了以后要讓人們記住你。這所謂的尊敬,就是對社會要有所貢獻!”他用自己的言行做到了這一點。他不愧是國家樂壇之嬌子,人世間美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