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朝嬋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時段,也是學生探索書海世界的初始時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還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有效促進。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自主性學習探究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索精神是一項必須執(zhí)行的項目。自主學習,是現(xiàn)在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注重培養(yǎng)的一個能力,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夠獨立分析、探索以及具有質疑精神。該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生通過自我學習能力,去學會學習、解決問題,能夠讓其知識得到增長,升華思想。
一、自主學習,是提高實效性的基礎
無論合作學習如何好,我認為還應該給學生一定時間空間獨立思考和學習。學生自主學習也就是獨立學習。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發(fā)掘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全面成長,都具有積極意義。自主學習對于學生的合作學習又有哪些幫助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更有自信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初期的兒童較少有害羞心理,能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害羞的心理呈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害羞的心理也來自于失敗的經歷。因此,如果不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一次次的失敗將促使其害羞心理的進一步加深,在以后的合作學習中他將永遠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聽眾。因此教師在布置合作學習之前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我們班級中有些女孩子由于膽小、害羞,不敢、不愿在眾人面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種情況下,由3~5個人組成的小組學習環(huán)境對她們而言無疑是最能放松心情,將自己的見解與大家共享的大好時機。如果能在合作學習之前,再給她們一點時間,讓她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作好發(fā)言的準備,使自己在與別人合作時表現(xiàn)大方、發(fā)言精彩、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從而能贏得同學們的贊賞,這將更能鍛煉她們的膽量,樹立她們的信心。
2.自主學習,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奠定了基礎
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是相輔相成的,自主學習為合作學習奠定了基礎。合作學習需要學生同時進行兩項活動: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因為個人活動能更好地感知、理解學習內容,為合作學習提供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的合作學習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既取決于小組活動中社交活動的有效性,也取決于個人活動的有效性。如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可以思考:老師的要求是什么?我將要與同伴合作什么?我要如何與同伴合作?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如何做出獨到的見解,而非人云亦云等等。所有的這些準備工作都需要老師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及方法上科學地引導。
二、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
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營造和諧歡愉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人的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的,重參與、重過程、重體驗,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發(fā)展學生的自主能力。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根據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念和認知結構有選擇性地接收,沒有學生的參與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失敗的。課堂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給予者,而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不再是絕對的權威,而是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以真誠的參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憑借自己深厚的語文素養(yǎng),對文本的獨特體驗、感悟、把握,對學生進行正確而及時、適當的引導,開啟思維,適時精要點評。教師不僅要走下講臺,甚至要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千方百計地到學生心靈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助手,和學生建立互助的關系。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把語文學好,學生必須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有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在不存在外因的條件下,有“要我學”轉為“我要學”的積極心理。如果心態(tài)不正,就很難正確地制定學習目標,有效地監(jiān)控學習過程,保證較好的學習效果,那談何自主學習。實驗證明,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動機是自主學習能否順利實施的前提。其實,學生學習動機不足,有厭學、畏學傾向,并非智力有問題,而是對自身能力不能正確地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盡量做到讓學生多體驗成功的喜悅,引導學生坦然面對失敗。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激勵為主、批評為輔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和責任感。
四、注重個體差異,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學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經歷、性格、氣質、他們自主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教學方法中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把整體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個體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融洽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從而摸清不同學生的自主能力,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找準契機適時地贊賞鼓勵學生的每一次成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肯定學生別出心裁的理解,鼓勵學生雖不成熟但獨立思考的判斷,即使幼稚片面的見解也不應斥責,要循循善誘幫助其糾正,決不輕易放過學生細微的進步,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能主動參與學習,開動腦筋,樂于探究。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陣地,應該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品嘗到語文給他們帶來的無限的精神激勵和鼓舞,可以說自主學習不僅能開發(fā)出學生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