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芳,張紅軍,張邱兵,張萍
(廣元市中心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四川 廣元 628000)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到以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為主板胰島素抵抗[1]。二甲雙胍緩釋片與吡格列酮均能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但對體重的影響并不一致,二甲雙胍緩釋片更有利于體重的控制[2]。那么二甲雙胍緩釋片與吡格列酮對空腹血糖的影響是否一致?因此,我們假設(shè)二甲雙胍緩釋片降低空腹血糖的能力同樣優(yōu)于吡格列酮對空腹血糖的影響。本研究通過給予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雙胍緩釋片或吡格列酮治療,探討兩種藥物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
選擇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廣元市中心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根據(jù)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3],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后空腹血糖≥7.0 mmol/l,或2 h血糖≥11.1 mmol/l。排除嚴重心、肝、肺、腎疾病及感染、腫瘤、妊娠。研究方法經(jīng)廣元市中心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分組、治療和隨訪
初始符合納入標準患者80例,在飲食及運動宣傳教育的基礎(chǔ)上,按照隨機數(shù)字分配至二甲雙胍緩釋片組[n=40,予二甲雙胍緩釋片(麥特美,青島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154)0.5 g,2次/d]或吡格列酮組(n=40,予吡格列酮(瑞彤,江蘇德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047)30 mg,1次/d),治療12周。治療期間每月均隨訪患者服藥及飲食、運動情況。并給予治療前后觀察患者體重、空腹血糖、HbA1c、和胰島素水平變化。
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較(±s)
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較(±s)
組別 樣本數(shù) 女/男 年齡(歲) 體重(kg) BMI(kg/m2) 血壓(mmHg) 空腹血糖(mmol/l)二甲雙胍 38 27/11 45±10 60±9 26±4 122±8/75±9 9±0.8吡格列酮 36 19/17 51±9 58±9 26±2 118+7/77±9 8.5±1 t-0.787 0.503 0.807 0.734 1.989 0.51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附表
表2 干預(yù)后2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較(±s)
表2 干預(yù)后2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較(±s)
2組別 樣本數(shù) 體重(kg) BMI(kg/m) 血壓(mmHg) 空腹血糖(mmol/l)二甲雙胍 38 55±9 24±4 121±7/74±6 6±0.8吡格列酮 36 57±9 26±2 116+7/77±5 7.3±1 t-0.199 1.211 1.603 2.251 P->0.05 >0.05 >0.05 <0.05
附表
1.2.2 指標檢測
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采用免疫乳膠凝集抑制法、胰島素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分別計算體重指數(shù)、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HOMAIR=空腹血糖X空腹胰島素/22.5[2]。
應(yīng)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所有的數(shù)據(jù)都用均數(shù)±標準差(±s)來表示,各組之間的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nèi)兩兩比較采用LSD 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表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研究過程中二甲雙胍緩釋片組有2例因惡心、腹瀉等胃腸道反應(yīng)退出;吡格列酮組4例因下肢水腫、皮膚瘙癢等藥物不良反應(yīng)退出。最終二甲雙胍緩釋片組38例,吡格列酮組36例完成研究。二甲雙胍緩釋片組男11例,女27例;年齡(45±10)歲。吡格列酮組男17例,女19例;年齡(51±9)歲。兩組治療前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治療后二甲雙胍緩釋片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降低幅度比吡格列酮組更多(t=2.251、2.315,P<0.05)。治療后二甲雙胍緩釋片組體重、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較吡格列酮組有所下降,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99、0.865,P>0.05),見表2。
二甲雙胍緩釋片與吡格列酮均有助于均有改善胰島素抵抗、控制血糖。本研究顯示二甲雙胍緩釋片在控制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方面優(yōu)于吡格列酮的作用;兩者控制體重、改善胰島素抗方面的影響力無明顯差異。這與張森等[2]的研究:二甲雙胍緩釋片與吡格列酮相比更有利于體重的控制,結(jié)果不一致;可能與樣本數(shù)、個人對藥物的敏感性及基礎(chǔ)胰島素指數(shù)不一致有關(guān),待研究。
二甲雙胍作為糖尿病口服用藥的一線用藥,除了在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改善假性黑棘皮病胰島素抵抗[4]、對乳腺癌的防治[5]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同時有研究[6]表明二甲雙胍緩釋片+胰島素泵治療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可以獲得顯著的血糖控制效果。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緩釋片在控制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方面有顯著地作用;在改善胰島素抵抗、控制體重方面亦有重要作用,其在腫瘤方面的作用及相關(guān)機制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