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琴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目前較為常見的慢性與炎癥性疾病就是銀屑病,其極易反復,長時間不愈合,主要特征為皮膚紅斑浸潤并且灰出現不同程度的鱗屑,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對銀屑病的發(fā)病機制缺乏較為清晰的概念,其往往與患者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內分泌狀態(tài)有直接聯系。有研究指出,銀屑病患者在治療時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改善預后,紓解其恐懼焦慮等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其病情早期康復[1]。為分析銀屑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及預后情況,本院展開研究,如下。
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7我院收治銀屑病患者148例,隨機分組各74例。實驗組患者中男39例,女25例;年齡21-64歲,平均(42.05±4.36)歲;常規(guī)組患者中男40例,女24例;年齡22-67歲,平均(42.03±4.28)歲。所有患者的資料不具有明顯差異(P>0.05),可比。
常規(guī)組實施日常護理,實驗組以常規(guī)組為基點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患者對自身疾病并不了解,極易出現不良情緒,因此相關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其心理狀態(tài)加以了解掌握,耐心傾聽患者提出的疑問,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及時與患者及家屬交流溝通,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治療,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2]。相關護理人員要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主要包括發(fā)病機制、所用藥物及注意事項等,同時結合其病情康復情況幫助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方案,以循序漸進原則為基點,適當強化運動量,從而改善預后。除此之外,相關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營養(yǎng)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及維生素含量較高食物,治療期間需禁煙禁酒,出院后通過電話回訪等形式對其近期生活狀態(tài)加以了解掌握,囑咐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充足睡眠,定期回醫(yī)院復診,使得最終治療效果較為顯著[3]。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及護理滿意度對比不良情緒:以焦慮(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為參照,評分越低越好[4]。護理滿意度:兩組患者填寫本院健康問卷調查表,分滿意、良好和不滿意,分數越高越好[5]。
以SPSS 21.0分析數據,護理滿意度n(%)表示,卡方檢驗。不良情緒(±s)表示,t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常規(guī)組比,實驗組各評分低,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情緒對比(±s)
表1 兩組不良情緒對比(±s)
組別 n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 74 57.6±8.5 38.9±7.6 53.8±6.4 38.3±4.6常規(guī)組 74 56.4±8.3 48.5±7.7 54.5±6.2 46.8±4.1 t - 0.8689 7.6331 0.6757 11.8662 P - 0.3863 0.0000 0.5003 0.0000
護理滿意度:實驗組(74例)患者,滿意:良好:不滿意所占比例為42∶30∶2,總滿意率為97.29%;常規(guī)組(74例)患者中,滿意:良好:不滿意所占比例為43∶20∶11,總滿意率為85.13%,χ2=6.8308,P=0.0089。與常規(guī)組比,實驗組滿意率高,P<0.05。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就是銀屑病,也就是牛皮癬,其自身具有病程時間長、病情易反復的顯著特點,往往具有紅斑、鱗屑等臨床癥狀,在冬季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其對患者生活質量會造成直接影響。大量研究數據表明,對該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病情康復[6]。對銀屑病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能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實際情況需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積極主動與其溝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提出的疑問,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盡量滿足患者各項合理需求,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告知其按時按量服用藥物,結合自身病情康復情況開展有氧鍛煉,如打太極、散步等,出院后定期需回醫(yī)院復診,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促進病情早期康復。另外,相關護理人員要對正確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營養(yǎng)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及營養(yǎng)價值較高食物,增加維生素攝入量,治療期間需禁煙禁酒,適當運動強化自身的免疫力,從而有效減少銀屑病復發(fā)[8]。
在本次研究中,與常規(guī)組比,實驗組SAS與SDS評分低,滿意率高(P<0.05)。由此可證:銀屑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改善護患關系,促進其病情早期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使得護理滿意度得以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