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四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給高中化學教學也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同時對高中化學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擺在廣大高中化學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應當充分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改變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觀念,實施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加強實驗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結合學生的生活,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滿足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高中? 化學教學? 新課標
在新課程標準不斷深化的今天,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標更加關注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當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著眼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其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要。為此,在實施高中化學教學時,必須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式,用新課程理念作指導,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益,推動高中化學教學的不斷發(fā)展,為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與能力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具體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來實施教學呢?筆者認為重點應該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實驗教學
我國有一位知名化學家曾指出:“只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化學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既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能,又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還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品德,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訓練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使各項智力因素皆得到發(fā)展,故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毙抡n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也明確指出:“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彪m然在目前的高考試題中學生的化學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很難在一份試卷中得到充分的反應和體現(xiàn),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忽視和省略化學實驗?;瘜W教學的經驗告訴我們教師如果認真對待化學實驗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有效地獲取化學知識。實踐證明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和空間的運籌能力;通過對化學實驗所獲得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計算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量”的概念。化學實驗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中學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重視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突出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們應當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地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新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設置多樣的化學課程模塊,努力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的選擇空間,以適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研究性學習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研究性學習過程必須經歷知識的整理、資料的收集、編輯、實驗的設計、數(shù)據(jù)的記錄和圖表的繪制,以及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并得出相應結果等內容,這樣的學習經歷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必須在教學中給予充分的指導和重視。
三、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讓學生從解釋身邊化學現(xiàn)象、處理身邊化學問題做起,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觀察生活、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處理一些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例如,在學到《氯氣的性質》時,可問學生:碰到氯氣泄漏時,應如何去處理?再如學到《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一節(jié)的計算題時,可以讓學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燒含硫的煤向空氣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多少酸雨的量,酸雨對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問題,強化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其次,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了解化學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了解化學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從電子計算機、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間技術、海洋工程等領域,擷取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的材料,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增強他們應用化學知識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促進社會發(fā)展的自覺性。
四、重視練習與學法指導
教師指導練習則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篩選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練習,使學生脫離題海之苦。如果將習題分為兩類的話,那么一類是為學生及時消化和鞏固新學到的知識而設計的,它可以幫助學生將新掌握的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即所謂“形成性練習題”。另一類則是提高性練習,它是針對某一知識點從各個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進行揭示,它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這部分知識,從而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教師通過對典型習題的講解,教給學生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學會通過練習之后去整理知識、使知識在頭腦中清晰化、條理化、網絡化。因此,學生每做完一道習題都應該進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養(yǎng)成自我提問的習慣。
作為學生,學習是他們的首要任務,這其中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以及如何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化學教師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這其中也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獲取文化知識,二是指導學生如何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總之,我們只有在新課程理念下對上述幾方面的教學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更好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參考文獻
[1]宋心琦.對化學教學與教材新理念的幾點看法[J]化學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