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廣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育過程中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需要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課后練習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接受程度,加深理解程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該給予足夠重視,不斷提高課后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闡述了課后練習的有效設計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課后練習 設計 有效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一直是眾多小學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課后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檢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深化數學教學效果的過程,因此課后練習的有效性對于數學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分析課后練習的有效設計策略,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數學知識,都具有十分積極的現(xiàn)實作用。
一、有效的課后練習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積極意義
1.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隨著教育形勢的不斷發(fā)展,小學教育也面臨著嚴峻的改革趨勢,只有進行符合時代發(fā)展特點的變革,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教育的基本要求,更好的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服務。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教師關注的主要問題,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大勢所趨[1]。創(chuàng)新能力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的主要能力,而課后練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過于重視知識的講解和灌輸,對于課后練習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導致學生在以后的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瓶頸,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強化課后練習的有效設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同時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傳統(tǒng)教育形式下,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因為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灌輸式教育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普遍采用的形式,并且老師因為具有一定的授課壓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關注程度不夠,一味追求教學進度的情況屢見不鮮。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當前小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升學和考試壓力,并且由于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體系滯后,因此考試成績成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和老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注重課后練習[2]。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將不能很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提升小學數學課后練習的有效性,可以較少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的問題,讓學生在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對知識進行深化,這對于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3.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當前的素質教育形勢下,陳舊的教學理念是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考試水平和考試技巧成為老師教學的重點內容,而課后練習老師卻很少關注,這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主流趨勢,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而且會使小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對以后的深入學習產生不利影響[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強化課后練習的有效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束縛,幫助小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突破能力提升的壁壘,在深化數學教學效果的基礎上,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后練習的有效設計對策
1.提升課后練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知識的趣味性是影響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關鍵因素,課后練習同樣也不例外。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后練習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注重提升課后練習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4]。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老師的課程壓力較重,并且面臨傳統(tǒng)教學評價方式的不利影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知識的講解和灌輸之上,對于課后練習的關注普遍較少,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要想提升教學質量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老師應該在充分重視數學課后練習的基礎上,對習題的趣味性給予重點關注,并且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課后練習的趣味性,從而有效發(fā)揮課后練習的預期作用,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
2.通過課后練習啟發(fā)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利影響,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都是教育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啟發(fā)性,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沒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時間,長此以往,將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使學生逐漸失去獨立思考能力[5]。因此,在新的教育發(fā)展趨勢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課后練習設計的時候,應該注重問題的啟發(fā)性。也就是說,老師應該在課后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造機會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對問題的看法和意見,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鞏固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擺脫對于教師的依賴,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課后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對于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觀念,對課后練習給予足夠重視,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變課后練習的設計方式,提升課后練習的趣味性,有效調動學生數學興趣,啟發(fā)學生數學思維,提升小學數學課后練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賈彥平.淺談如何通過課后練習鞏固學習效果[J].學周刊(B),2015(3):149-149.
[2]張維欣.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30.
[3]李萍.把握課后練習,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文理導航(中旬),2017(11):24.
[4]金珊珊.趣味與包容 ——小學數學課后練習設計淺議[J].新課程·上旬,2017(3):183.
[5]尹顯江.優(yōu)化課堂練習,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速讀(中旬),2017(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