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榮
摘 要:在英語教育中,英語寫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的好壞與否,將對學生英語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形成產生直接的影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多媒體也被廣泛的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并促進了課堂上的多模態(tài)互動,以推動教學活動得以有效、有序地實施下去。至此,本文將分析了多模態(tài)互動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其的實行策略,希望對教育工作的展開發(fā)揮借鑒價值。
關鍵詞:多媒體 英語寫作 多模態(tài)互動
對于英語寫作來說,其往往是一項內容復雜、綜合性較強的活動,其中主要包含了閱讀理解、單詞、書面表達等,是對學生英語素質及綜合能力的一次考察。而要想使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得以提升,就需要其掌握好更復雜的知識體系,只有這樣其才能在寫作中輕松自如,并使寫作質量得以提升。而借助于多媒體這一輔助技術,就可以幫助教師落實授課目標,以實現課堂上的多模態(tài)互動,以將寫作教學的內涵及價值發(fā)揮到最大。
一、多模態(tài)互動的內涵
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多模態(tài)”這一概念就受到了教育學者們的關注及重視,當前,對于不同領域的學者來說,對于“模態(tài)”的界定也是有所不同的。而在現階段,對于多模態(tài)互動的普遍定義為,借助于幾種符號的同時使用,以促使人與機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及互動,其中主要包含了顏色、圖像、語言、技術等系統(tǒng)。
當前,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當中,有關于多模態(tài)互動的研究還比較少,希望通過本次的討論,能起到一個參考及借鑒的作用,以促使教師們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提升,以為我國英語教育的總體發(fā)展貢獻力量。
二、多媒體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多模態(tài)互動模式
(一)基于多媒體下,教學主體與寫作教學的多模態(tài)互動
1.師師互動
英語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之前,師師間的互動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其中,具體體現在,互相聽課、合作備課、評課等方面。首先,在合作備課這一方面,其可以打破以往的單人格局,使教師資源得以全面聯(lián)網,是教師間合作的基礎形式;其次,在聽課這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師間的交流、互動,以達到一個共同提高的目的。無論是聽新教師,還是老教師的課,或是專家講座,教師們都可以在其中汲取到一定的教學策略、閃光點等,以對后續(xù)教學的開展起到一個借鑒的作用;最后,在評課這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明確自身的不足,并使其對成敗進行反思,從而博取所長,把握住今后的教學方向,領悟出新的教學方法、模式等,使彼此間實現共享、共識、共進。
2.師生互動
在教學當中,師生互動是最常見、最基本的一種形式,借助于這種互動形式,不僅可以輔助學生的學習活動得以開展,也能夠幫助其更好地接受及消化知識,以實現及時交流、及時溝通,推動教學活動得以順利的實施下去。
3.生生互動
由于寫作課的知識面寬、綜合性強,導致學生在開展學習活動時,經常會遇到問題,致使其難以開展下去。而在這時,通過生生互動,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間互相啟發(fā)、互相點撥、互批互改等,使其的寫作水平得以共同提升。
4.教學主體間的互動
在目前的網絡環(huán)境下,課堂中的互動形式已經不僅僅拘泥于以上三種,還有師個互動、師班互動、組組互動、生組互動、師組互動等,都對于課堂的有效開展,產生了較好的作用。
(二)基于多媒體下,教學主體與客體的多模態(tài)互動
1.教師和學習內容間的互動
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們的學習內容早已超越了教材范圍,教師和學習內容的互動,也不僅僅的滯留于備課上,而是對學習內容的更新、教學活動的設計上,促使教學空間及廣度得以進一步的拓展。
2.學生和學習內容間的互動
在多媒體這一輔助技術的引入下,學生與學習內容間的互動方式也得到了豐富。比如,圖片、動畫、視頻等,從而使兩者間的互動效果得以強化,對有效教學的實現產生了促進作用。
3.教師和網絡環(huán)境間的互動
在引入多媒體之后,教師和網絡環(huán)境間可以更好地實現互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播放相應的動畫片、VCD、教學課件等、也可以運用電子郵件等形式,來檢查或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成果、或許借助于投影儀和網絡,來增強教學的交互性,使授課效果達到預期。
4.學生和網絡環(huán)境間的互動
通過網絡的引入,可以將聲音、動態(tài)影像、靜態(tài)影像、動畫、圖形、文本等融為一體,使學生可以在其中閱讀更多自己喜愛的英語文章,以為寫作帶下基礎,使寫作效果得以強化。
(三)基于多媒體下,教學客體間的多模態(tài)互動
在引入多媒體后,在英語學科的寫作教學當中,教學客體間的互動主要包含了聲音大小、聲音頻率、音響、音調、語氣、光亮、色彩、空間布局、字體形狀、字體大小等,這些媒體形式的存在,不僅對于語言傳遞起到了一個強化、補充、輔助的效果,對于語言的整體表達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例如,在英語學科的寫作教學中,可以促使書本和PPT間的互動,從而借助于PPT的光亮、色彩,將文章中的重點信息強調出來,以彌補信息缺憾,促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當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觸覺往往是主模態(tài),而聽覺和視覺則在其中起到了一個補充及強化的作用,而借助于多模態(tài)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學生們寫作興趣、熱情的激發(fā),也能集中其的專注力,促使其的寫作效果達到預期。
此外,在寫作教學中,這些客觀媒體應該是交叉、聯(lián)合、協(xié)調的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只有形成了聯(lián)合關系,才能將共同意義體現出來,以達到最佳效果。比如,在多模態(tài)的形式下,多種形式的媒體應共同參與到同一個事件中來,帶給學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使寫作的趣味性及有效性得以大大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落實課程改革的所提要求,使課改目標得以實現,英語教師在實施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將多媒體這一輔助技術引入進來,以展現課堂上的多模態(tài)互動,是非常必要的。借助于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有助于增強課堂互動,也能夠將課堂氛圍推向一個高潮,從而在強化學生寫作水平、寫作能力的同時,使高效課堂得以真正意義上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楊淑栓.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高中英語寫作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145-146.
[2]肖劍.多媒體網絡技術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