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正新
摘要:時代不同,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都會有所不同,但有很多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一直被沿用,陶行知教育理論即是其中一個。該理論倡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合一,如何將這一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徹底落實也是我國教育界研究中的課題之一。對'目前的小學而言,綜合實踐活動的占比越來越多,在這其中陶行知教育理論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 綜合實踐活動 陶行知教育理論 應用
綜合實踐活動不似以往的理論教學,其更加注重實踐,該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得原本應試教育的弊端得以改善。陶行知教育理論在近代、現(xiàn)代教育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且與新課改中的中心理念相符,此外,綜合實踐活動也是新課改中的重點發(fā)展內容。就近幾年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情況來看,雖然在陶行知理論應用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其中依然有很多待優(yōu)化之處。
一、解讀教材
(1)深度挖掘生活因素
如今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現(xiàn)代化特點,教師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如教材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選定的教材,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也可以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或是在生活中選取有價值的部分加入到教材中。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將教材“吃透”,并在其中找到最合適的切人點,尤其要注意尋找生活因素,這樣一來小學與知識、活動的距離會在無形中被拉進。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生群體數(shù)量龐大,且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或是受到家庭環(huán)境影響,亦或是受到其他環(huán)境影響,有些學生或許存在偏激現(xiàn)象。面對種種問題,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都要注意,以便于能夠強化教學適配性。
(2)探尋教學滲透切入點
要順利找到切入點,教師就必須對自己班級的學生有足夠的了解,然后才可以開展接下去的工作。在教學方式上要做到靈活多變,而不是一味使用同一個方法,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情緒,并積極為學生進行講解,組織學生到相關地點進行參觀,或是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如《班級吉尼斯》,該活動在很多小學中都會開展,也許有些學生在網(wǎng)絡上已經知道了吉尼斯,但也可能有部分學生不知道,或是知道但并不理解吉尼斯存在的意義。因此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對此方面進行講解。然后在班級內進行吉尼斯紀錄活動,以一個月為限,學生可以先將自己最自信的部分紀錄下來形成第一個紀錄,然后一個月后其他學生可以針對該紀錄發(fā)起挑戰(zhàn),挑戰(zhàn)成功者可以成為新的吉尼斯獲得者,并有獎勵。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會大大提升。
二、教學活動設計
(1)生活即教育
在生活中尋找知識,在教育中養(yǎng)成生活技能,這就是生活即教育,兩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小學生年齡有限,生活閱歷更是少之又少,教師在實踐活動的設計中要加入更多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此舉不僅是為了增長學生的生活經驗,更重要的是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若學生的全部精力都只集中在學習上,那么只會是“書呆子”,空有理論卻不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這也就失去了學習最根本的意義。
(2)社會即學校
社會是最大的課堂。當代大環(huán)境下不僅高等院校的學生要積極融入到社會活動中,小學生也要參與其中,而要達成這一目標,小學教師就要不斷鼓勵學生、組織學生一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要多多選擇具有正能量、小學生力所能及的部分,若所選擇的活動難度太高,小學生實施起來會十分吃力,不僅小學生的信心或被打擊到,甚至以后可能會抗拒相關活動。
三、課堂拓展延伸
(1)課堂延伸
不難發(fā)現(xiàn),如今任何階段的學生都會遭受到很大的學習壓力,很多家長在學生放學后會為學生安排很多的課外培訓課,如美術、音樂、舞蹈等,使得學生原本就緊張的實踐變得更加緊張。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因為受到多方條件約束,使得活動的時間、頻率都只減不增,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對目前的課程進行調整,盡量協(xié)調出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但在這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2)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三者和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情況下做都會被忽略,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但在陶行知教育理念中這三者必須融會貫通,教是第一步,學是第二步,做是第三步,且只有通過做才能夠知道教與學的效果如何?!蹲哌M電的世界》,其倡導大家節(jié)約用電,學生在學習完這一課后是否能夠做到,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平時的監(jiān)督與觀察,學生自己也可以采取記錄的方式,將自己做過的節(jié)約用電事情記錄下來,當學生一段時間后再翻看這段記錄,一定會覺得很驕傲。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任何教育理念在被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問題,如何正確面對這些問題,并加以解決是最為重要的。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用陶行知教育理論,首先需要對該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和準確的理解,然后根據(jù)該理論的特點來規(guī)劃綜合實踐活動的各個方面,最后再根據(jù)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落實,只有步步為營才能夠真正做好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張乙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 192.
[2]宋雅文.盤活識字路——淺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華夏教師,2017 (01):73.
[3]茅旦華.從“自主學習”走向“創(chuàng)造”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實踐探微[J].才智,2010(18):20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