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學科,對其學習得好與否,將關系到學生的品格、態(tài)度甚至人生的成敗。本文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提出幾點意見,以期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推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有效的課堂提問;情感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一 教學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弊鳛榈赖屡c法治課教師,應該積極走進和深入生活,觀察和思考生活,從真實的生活中提煉教學資源,從鮮活的生活世界里汲取充盈的甘露,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所用,引領學生達到“知、思、情、信、意、行”的有機結合。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溝通生活與教材
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學生對于知識的本質、規(guī)律等的自我體驗、探究、生成為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礎上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激發(fā)和活躍狀態(tài),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出發(fā),立足學生的生活經驗,精心組織,巧妙構思,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溝通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與教材文本。
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信息源”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誘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力”,而不僅是幫助學生取得“學歷”。
(二)精選教學方法,讓課堂在生活中靈動
教師應針對初中學生成長的特點,遵循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guī)律,立足學生現(xiàn)實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將理論觀點寓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主題之中,實現(xiàn)學科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的有機結合。
因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引領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實境中感悟。讓學生參與生活,對生活元素進行解析,擷取其中的理論內涵,在不斷反復解釋生活現(xiàn)象、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領悟知識的真諦和理論的價值。
(三)設計生活化作業(yè),延續(xù)教學的生活氣息
作業(yè)的功能不能僅局限于檢查和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應遵循學生的生活邏輯,重在體驗和實踐。作業(yè)設計應追求個性化、開放性,活動化、合作性,生活化、參與性,與生活世界緊密結合,如此,才能讓作業(yè)延續(xù)教學的生活氣息,成為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的重要手段。
二 有效的課堂提問
(一)精心設計,以問引思
為了實現(xiàn)有效教學和良好的課堂互動,教師在備課時必須精心“備問題”,即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精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掌握和構建知識。
(二)熱情傾聽,以問相長
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老師的道德責任。傾聽能有效避免傳統(tǒng)課堂的一言堂,把思維的空間還給學生。思想品德課教師應學會在傾聽中,通過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疑難或思想上的偏差,適時調整講授內容和步驟。在傾聽中,教師還要注意保護學生學習的熱情及思維的積極性,尤其當學生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結論時,應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并給予恰當?shù)膯l(fā)引導。
(三)適時點撥,以問拓展
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知識、思維或心理障礙,要及時啟發(fā)指點,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和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以達成掌握知識并發(fā)展能力的目標。對學生探究過程中的疑問,教師可采取師生互動合作方式解疑點撥、歸納總結,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三 情感教學
(一)氣氛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情緒應該是快樂的、積極的、親切的,這樣才能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狀態(tài)下學習,當老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走進教室時,學生也會因此感染了老師這一積極情緒,從而倍感親切、溫暖、快樂之情油然而生,這樣,學生神經放松,情緒飽滿,也就會敞開心扉,使課堂充滿應有的生氣和活力,從而更好地發(fā)揮主體功能。
(二)語言
語言能夠打動人的心,完全是因為它包含著一種激情、一種心靈深處的心聲,是一種靈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課效果的好壞,教師的激情性語言往往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能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運用語言的藝術在課堂中往往起到特別的作用。
不僅要注意講課的教育性、邏輯性、規(guī)范性等,更應重視講課的語音、語調、動作、表情的感染作用。要想施教于學生,教師自己首先要進入角色,揮灑真情,用激發(fā)學生情感的語言,把課本中無聲無情的文字變成有聲有情的語言,使教學語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來感染學生,增強其藝術表演力。
(三)方法
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采用靈活多變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和愉快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學習,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柯建來;思想品德課體驗教學模式的構建;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7年04期
[2]董歡;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探究;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課情感教學目標的建構與實踐;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