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
語文教學重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在初中階段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教師探究教學模式。改變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學生對語文不重視,不感興趣,態(tài)度冷漠等習慣。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我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積極引領學生主動思考
在常態(tài)化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引領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在有限的誅堂時間內高質量、高效率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課堂。
1.體現新課程改的理念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語文課堂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探究性。高效課堂以新的課程改革為基礎,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在課堂上,教師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2.呈現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課堂氛圍是由教師和學生的注意、情緒、思維、意志等多種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而購成的有機整體,它是一種綜臺性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加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對學生起到了無形的教育。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氫圍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合作、探究,實現高效課堂的預期效果,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二、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1.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來。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引領學生在活動中質疑、探究、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或者提出有價值的疑難問題共同解決。
例如,在教學《一棵小桃樹》這篇課文,引導學生思考本文記敘了一件怎樣的事?找出描寫小桃樹的句子?進一步分析小桃樹的形象,總結文章的主旨。教師預設這些問題,讓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然后小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共同交流探討。教師和學生充分互動,讓每一個組員都有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不是旁觀者,要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成為學生合作的組織者、引導者,平等地參與小組的合作探充活動。
2.豐富教學的方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諸文課堂的教學模式需要不斷完善,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語文課堂內容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變色龍》這篇小說時,教師可以分組進行角色表演,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創(chuàng)設小說中的情境,扮演課文中的奧楚蔑洛夫、赫留金等人物,教師在學生扮演的過程中,講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主旨,通過表演,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在活動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經常讓學生糾錯,吸引學生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為什么學生聰明卻成績落后?有研究表明,常見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中,注意力不集中占12%,注意力與多種學習進程相關。注意力越強,學習的效果越好,記憶愈牢,反之越差。
在教學中,經常有這樣的學生,平時機靈得很,記憶力好得很。可上課講到多次的知識點在做練習時卻錯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多是他上課根本沒注意聽。怎么辦呢?
一次我在板書中不注意寫錯個字,一個學生指了出來,沒想到立即引起了全班的關注。受此啟發(fā),我在教學中時不時或寫錯字、或說錯話,在學生糾正時,原來有些走神的同學不自覺地就會關注課堂了。在文言文教學中,讓學生互相糾正錯誤效果更好。我曾經做了個對比在《活板》教學時,我反復給他們講一些句式和詞匯,但課后的練習很不理想;教《核舟記》時,我先請個別學生來疏通,然后讓學生糾正,課后練習時特別是學生糾正的詞匯,錯誤率大大降低。這就是注意力的效用,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上時刻吸引學生,那絕對會是一堂高效的課
四、讓學生發(fā)揮特長,滿足學生的表現欲
自我表現欲,是個人實現和展示自身價值的積極意念。而學生的表現欲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學科教學的參與意識。,所以,應讓學生通過表現欲的實現,來提高學習的熱情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本來只是某一學科或某一方面不行,老師成天盯著,希望他們能趕上來。但一些學生越盯反而越不行,甚至徹底放棄。究其原因,多是他們總被迫面對自己的弱項,沒有展示自己好的一面的機會,打擊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從而喪失了興趣。
我班上有幾個男生,理科的成績特別好,數學老師也說他們課上表現欲很強。然而語文成績平平,課上默不出聲,多次指出語文上的欠缺也沒用。一次有個男生來問數學題,我隨口問:“怎么對數學那么熱情?”“題目做出來很有成就感!”他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此后默寫我都先讓他們復習以前每次都要重默的他們基本上都對了,我又及時在全班表揚,時不時的拿出他們作業(yè)中可圈可點的加以肯定。一段時間后,他們在課上活躍多了,作業(yè)也越來越好。受此啟發(fā),我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各展特長并熱情表揚:聲音好聽的,就經常讓他朗讀;寫字好看的,就經常展示他的作業(yè)或代我板書;口齒伶俐的,就多讓他口頭表達…
因此,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并加以引導,滿足學生的自尊心,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效率。
五、讓學生上臺講課,增加學生的新鮮感
所謂的新鮮感,就是引起好奇心。習以為常的事情不會讓人產生好奇心。但學校的教學安排基本都是一個老師帶屆學生直到畢業(yè)。兩三年的時間,每個老師上課基本上都有點固定程式。這樣每日、每月重復,學生怎能不厭倦?如何改變呢?
當我們走進教室,滿眼都是人。為什么不利用呢?當第一個學生走上講合講《飛紅滴翠記黃山》時,班級那個新鮮勁啊,平時連書都不想拿的幾個孩子也頻頻舉手回答問題。我看著學生雖生澀但又別開生面的講課??粗溆鄬W生認真熱烈的學習態(tài)度,怎不開心?這樣隔三差五就讓一個“小老師”走上講臺,給語文課堂吹進了一股新鮮的風。這既讓講課的學生對這一課有了透徹的研究,又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帶學生到室外,補充學生精力值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但是,現在初中生的課業(yè)繁多,一天七八節(jié)課的安排。如此高強度的學習下,又有多少學生還能感覺到樂呢?因此,在學生疲憊時上的課,課堂效率可想而知。如何解決呢?有研究顯示:在戶外的開闊地休息20分鐘可以給你的大腦補充能量;在自然環(huán)境中散步可以重拾我們的集中力。你一定看到過學生無論上了幾節(jié)課,上體育課時都興高采烈地往外跑的樣子吧?所以我們?yōu)楹尾粚W體育,把課堂也搬到室外呢?記得那天我的課是第四節(jié),學散文《石榴》,前面三節(jié)也都是主課。一進教室,學生都像泄了氣的球。讓他們打起精神來,都有氣無力地說累死了沒精力了。我氣得沒話說,無奈地看向窗外,恰巧看到花圃里有兩棵石榴正長勢喜人。我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到這兩棵石榴樹下去學呢?我一宣布帶著書跟我出去,學生立刻像充了氣的球。到了樹下我先讓他們觀察石榴樹并試著描述,個個都興致勃勃地邊觀察邊說枝像什么、葉像什么……等他們說得差不多了我就讓他們翻到課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的。那認真、積極的學習勁兒真是前所未有過的??梢姡綉敉馐菍W生極其感興趣的,更加重要的是,它對學生的身體、大腦和思考都有好處。我們適時地把課堂移到室外,既能消除學生疲累的身心,又可提高課堂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有效的課堂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到更多的知識。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金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