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
摘 要:《云雀的心愿》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童話故事,文章以對話的形式介紹了小云雀和媽媽的旅行,揭示了“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的道理。筆者結合四年級學情和文體特點,以對話教學的基本原則為導向進行了教學設計,力求在40分鐘的教學中實現(xiàn)師生對話、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以及與生活對話等四種不同的對話形式,達到在對話中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等目標。
關鍵詞:對話教學;小學語文;《云雀的心愿》
(一)師生對話——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導入環(huán)節(jié)]
師:讀課題:云雀的心愿。
同學們你有怎樣的心愿呢?
(生談自己的心愿。)
生:我的心愿是成績進步。
生:我的心愿是奶奶的病快點好。
生:我的心愿是過年能去游樂園玩。
師:(贊許地)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感受到了你們對生活的美好期待,心愿就是美好的愿望。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一位新朋友——小云雀。它有什么樣的心愿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本文所研究的對話教學所指的是存在于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平等交流,通過師生與生生之間相互的對話,對話教學不是簡單地指教學中的師生對話的形式,而是以對話作為媒介,師生間產生情感與思想的碰撞。對于“心愿”一詞的理解,引導學生將自己想實現(xiàn)心愿的渴望與迫切感遷移到“小云雀”的身上。兒童對于童話故事有出自本能的喜愛,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當成故事里的主人公,參與到故事情節(jié)中。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對話教學,使學生迅速進入到故事情境中,為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二)與文本對話——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精讀環(huán)節(jié)1]
師:小云雀和媽媽飛到了沙漠的上空,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說一說你讀出了什么。
生:小云雀看到了黃沙漫天飛舞,我感覺沙漠的風沙很大,眼睛都要睜不開了。
師:讀了這一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狂風肆虐,小云雀拼命揮動翅膀抵抗風沙,小云雀的媽媽擋在小云雀前面,保護著它。
生:我看到了沙漠里全是黃沙,沒有一點綠色植物,大風將沙子吹起,天地間一片昏黃。
師:你能從哪個字讀出天地間都是黃沙?
生:漫
師:“漫”什么意思?(生:到處都是,)遮天蔽日,天昏地暗,弄得人暈頭轉向。誰能將“漫天飛舞”的感覺讀出來?
(生讀,語氣較為活潑。)
師:小云雀看到這一切,是埋怨的、不開心的,應該用怎樣的語調來讀沙漠的情景呢?
(生讀,結合自己的想象,讀出沙漠的荒蕪與風沙的猖狂。)
[精讀環(huán)節(jié)2]
師:飛過了沙漠,我們知道了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森林能夠保持水土。那么在大河,我們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呢?請你找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與我們分享。
生:“只見大河的水位很高,渾黃的河水像脫韁的野馬,咆哮著向下游沖去?!蔽疫x這一句,因為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河水比作野馬,我覺得大河泛濫很可怕。
生:補充,我覺得是把河水比作了脫韁的野馬,因為脫韁的野馬比野馬更難以控制,給人更強大的震撼感。
生:我也認為脫韁兩個字很重要,脫韁就是不受控制了,由于上游的森林被砍伐,河水已經泛濫成災了,給附近的村莊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嚴重危害到了人們的生活。
師:你是從哪句話讀出河水泛濫的危害的呢?
生:有幾處河堤被沖垮了,一些村莊淹沒在洪水之中。
(生鼓掌,表示同意)
師: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河水?
生:洶涌澎湃
生:巨浪滔天
生:排山倒海
師:看到這一切的小云雀,有怎樣的感受?
生:“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媽媽。”從這一句,我能讀出小云雀很害怕很驚恐。
師: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兇猛的河水!
(生齊讀)
文本是作者思想的表達形式,與文本對話其實就是與作者對話。作者的遣詞造句都蘊含著個人的思想與感情,當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通過文字想象畫面時、通過口語表達文本的內容時,已實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與文本的對話。教師的作用在于設置有對話價值的問題供學生思考,深入對話的程度,引導學生挖掘字詞句背后的深刻內涵,上述環(huán)節(jié)中對“漫”字的理解及對“脫韁的野馬”的理解較好地詮釋了與文本對話的原則,即調動已有的內部語言,結合外部的文本,實現(xiàn)新習得語言的順利遷移。
(三)生生對話——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合作環(huán)節(jié)]
(ppt展示小組合作要求:
1.請你讀一讀5-8自然段
2.小云雀和媽媽看到了什么?
3.小云雀有怎樣的感受?
4.大河變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
小組進行合作時,教師巡視,并深入小組內部進行傾聽和指導。
第一小組合作過程展示:
1.小組成員分別閱讀合作要求,默讀課文5-8自然段
2.默讀完畢,組長決定根據題號分配給相應小組成員,即一號同學回答第一題,依次類推,組員同意。
3.組織答案時,分別將自己的答案進行匯報,對于有分歧的進行快速商討。
4.合作學習完成,組長提醒端正坐好、舉起右手。
第六小組合作過程展示:
在分配任務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爭論,一號同學不同意按序號一一對應回答,提議將第一小題分給組內朗讀能力最好的同學,剩余題目依次分配,獲得其他兩位同學支持,組長也同意。
以上案例中,生生對話是學生個性的表達,回答的結果不一定盡如人意,但合作的過程非常耐人尋味。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層次:首先在小組合作中的任務分配環(huán)節(jié),結合任務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長進行分配,更加理性,實現(xiàn)了有效的對話;其次,小組匯報時,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并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補充或反駁,對于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能力和表達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四)與生活對話——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拓展環(huán)節(jié)]
師:森林是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有了去沙漠植樹造林的心愿,同學們,如果你是作者,你能續(xù)編故事嗎?小云雀會怎樣實現(xiàn)心愿?
生:小云雀會先查一查資料,看看哪些樹木適合在沙漠種植。我知道仙人掌和紅柳的生命力都很頑強,適合生活在沙漠。
生:我覺得小云雀可能會去大學或者研究院,請科學家?guī)退贫茖W的種樹計劃。
生:它還會做宣傳標語,請志愿者和環(huán)保人士一起參加植樹造林,因為人多力量大……
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入教室的,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能促使學生積極地與生活進行對話。他們不僅僅是在為“小云雀”出謀劃策,也是在為自己之后參與社會生活進行實習與鍛煉。對話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達成一致,也不是為了適應生活,而是在與生活的對話中,找到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找到表達自我的最佳方式。
將對話教學融于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共同體則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分享彼此的觀點、智慧和情感,從而可以提高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對話教學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推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在傾聽與表達的相互作用中,實現(xiàn)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利用對話來教“對話”性質的文章,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在各種聲音的碰撞中了解他人的想法、實現(xiàn)與世界的對話。
(作者單位:南京市永泰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