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慧寧
合作學習理論概述
合作學習是指在一個共同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學習者之間的分工協(xié)作和相互配合,從而一起完成學習目標和任務,促進小組成員共同成長的一種學習模式。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常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通過把班級這個相對較大的學習單位按照位置、知識能力水平等標準進行分組,劃分為相對較小的學習單元,然后給每個學習小組分配共同學習任務,讓小組成員在共同任務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分工、協(xié)作、討論,然后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小組成員的學習和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構建
確立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確立是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基礎和前提,也是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首先明確和把握的大方向。只有確立了學習目標,才能讓班級這艘學習的巨輪目標明確、方向清晰地向著正確的方向和路線前進。比如,在學習平面圖形及其關系中的平行位置關系時,我們首先要明確教學和學習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平面圖形中的平行關系,然后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開展我們的教育教學,也讓學生在這一清晰明確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的指引下開展小組的合作學習。
劃分學習小組
劃分學習小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確立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之后,我們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原則進行小組的劃分。
一是根據(jù)學生的座位位置進行就近原則的劃分,這樣就可以在輕微地改變班級結構的情況下,節(jié)省課堂時間和師生精力,使小組的劃分既可以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又有助于合作學習任務的完成。
二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以及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進行劃分。這種劃分模式就可以使得各個水平和層次的同學盡可能平均地出現(xiàn)在每個學習小組,使學習小組的劃分更加科學合理。
分配學習任務
在對小組進行劃分之后,每個小組就可以根據(jù)確立好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給小組內的成員分配合適的學習任務。比如,在講授“豐富的圖形世界中的展開與折疊”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小組內的成員可以根據(jù)這一節(jié)的學習任務進行分配,有的同學負責準備紙張、手工刀、剪刀等工具和材料;有的負責設計圖形模型;有的還可以負責收集資料;還有的同學負責小組成員的監(jiān)督和指導等工作。通過具體任務的分配,讓每個成員明確自己的任務,這樣小組內的成員就能夠加強自己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在學習任務的細化中明確自己的職責,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更加具體,過程更加明確。
小組交流總結
在對學習任務進行探索和討論之后,下一步就是對小組的學習情況和結果進行交流總結,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想法、結論、心得、體會和感悟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對有問題、有分歧、有疑惑的地方進行探討分析,在思維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鋒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同時修改錯誤的意見,最終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
全班分享學習
對學習小組的劃分只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個過程,小組交流學習得到的內容和結論是有限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想法,每個小組得出的結論體會也可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中,重視最后階段的全班分享學習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或者直接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學習匯報,發(fā)現(xiàn)其中的智慧,找到其中的亮點,學習其中的思維,改進其中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作為一種新穎活潑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改善數(shù)學學習中枯燥、單調的氣氛,豐富數(shù)學教學的形式,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不光是我們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所需要的,更是在其他知識的學習中,甚至是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經常會用到的一種能力。人是社會的動物,人生活在社會中就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需要學會與他人相處、與他人合作。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在學生遇到分歧時進行討論、遇到問題時共同解決、遇到矛盾時得到化解等方面幫助學生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精神。
發(fā)散學生數(shù)學思維
每個人的思維角度和方式是有限的,每個學生的知識經驗能力和知識圈也是有限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新的角度和思維方向,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這種教學模式還能夠幫助學生在新角度、新思維、新方向的指引下進行探索學習,從而幫助學生突破自己的思維限制,從而在學習上更加開放、發(fā)散、創(chuàng)新和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