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勝
隨著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與升級,新課改要求教育者必須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看做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偏廢或忽視,尤其是德育。德育關乎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關乎一個人是否能更好地成長。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環(huán)境長期熏陶下的結果。所以,對學生進行德育不能松懈,德育要從娃娃抓起。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喜歡照本宣科,尤其是對思想品德這樣的課程,教師更是覺得“沒什么可講的”。于是,學生聽課會感覺枯燥無味。如果教師采用一些比較典型的事例,增加課程內容的真實性,讓學生覺得思想品德與我們的生活比較相近,這樣對于他們理解思想道德觀點有益而無一害。
學高為師,做好榜樣
小學生的模仿心理比較重,所以教學中,教師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言談舉止、隨時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要做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楷模,例如見到校園內的碎紙片,隨時彎腰撿起,平時穿著要整潔,說話要講禮貌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的“標本”。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一位教師都應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誠信是金》教學中,我沒有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是先從我的親身經歷講起:“有一次,一位鄰居請求我給他擬寫一份合同,我當時爽快答應了,讓鄰居第二天來取??墒怯捎谔?,我竟然把這件事忘在了腦后??紤]到明天鄰居就要來拿擬定合同書,我覺得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于是,晚上熬夜擬好了合同書。第二天鄰居高高興興取走了,我也感覺踏實多了。”通過講述自己的經歷,學生們個個聽得很入神,我知道自己的經歷讓他們知道了“誠信很重要”的道理。事實上,身教勝于言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身教與言教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遠遠勝于教師的“道理灌輸”。
開展活動,形成意識
小學生活潑好動,不喜歡一板一眼的“固守”式教學課堂。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比如舉辦一些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跟著活躍起來,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完《誠信是金》這一課時,我鼓勵班上學生大膽分享自己的失信經歷,然后講講自己的心理感受和以后的打算。班上有一個同學“自告奮勇”,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一次老師留的一道數學題,班上B同學不會做,我和他關系比較好,于是幫他做了作業(yè),因為我覺得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忙。后來期末考試的時候,試卷上正好出現了那道題,他還是沒做對。通過這件事,我覺得對他真正的幫助應該是幫他分析那道題的做法,而不是幫他做題?!蓖ㄟ^這個學生的分享,我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給了他表揚,因為他不僅敢于說出自己的“失信”故事,還能從中總結出自己的教訓,實在難能可貴?;顒又?,我順勢對全班學生進行了“誠信”教育:事無大小,我們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要從各方面約束自己,讓誠信成為我們每個人身上的一個閃光點。通過展開這樣的活動,學生們的“誠信”意識逐漸加強了,這節(jié)課的意義得以體現。
設置問題,提升自我
現在的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只重視“智育”而忽略“德育”,這就造成部分學生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他們不關心周圍的人和事,對周圍人的付出沒有感激,反而覺得“理所應當”,集體觀念淡薄。所以,教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激發(f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觀念。
比如,在學習《我是參與者》這節(jié)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們明白班集體是一個大家庭的道理,我設置了一些問題讓學生們展開討論:“我們班以前參加過的集體活動有哪些?你參加過這些活動嗎?”問題一出,學生們個個打開自己的記憶之閘,有的躍躍欲試,急于表達自己的“豐功偉績”。其中有一個學生這樣陳述:“我參加過班級的跳繩比賽,當時還為班里拿了獎呢!”看到她驕傲的表情,我為她豎起大拇指。班上其他同學也紛紛表示參加過很多項目,有的學生說參加過拔河比賽,有的說參加過踢毽子比賽等等。看到他們一個個講得熱火朝天,我順勢問他們:“參加過這些活動,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生們紛紛表示“很開心,能為班級爭光?!薄皡⒓踊顒幽苠憻捵约海院筮€會繼續(xù)參加活動”??吹剿麄冏孕诺谋砬?,我覺得這些問題問得很有價值。所以,教師在上思想品德課時,可以創(chuàng)設與課題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大家各抒己見,思想品德課的主題也得以深化。
結語
總之,小學生德育是當前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小學思想品德課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課程,是他們健康心理、正確思想觀念等形成的主要渠道。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執(zhí)行者,要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或者開展活動,還可以設問題等,展開與學生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這不僅有利于課堂活動的有效展開,還利于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