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陽 陳湘
在形體美教學中,學生是否可以根據教師的要求掌握形體訓練課程的相關知識與動作要領,并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與運動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與方式。本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形體訓練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模型展開研究,旨在推動形體訓練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與普及。
研究資料
通過對本校參與形體訓練課程的學生進行調查,發(fā)現女大學生參與形體訓練課程的比例較高,達95%,而男生參與形體訓練課程人數較少,有5%。本次研究以我校16級參與形體訓練課程的100名學生為例,根據學生來源班級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名。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學生年齡為18~21歲,平均年齡為(15.2±4.55)歲;而觀察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學生年齡為19~22歲,平均年齡為(14.8±5.12)歲;把兩組學生的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形體訓練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模型的構建
評價要素分析
以2017年2月~6月,在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2016 級護理專業(yè)形體訓練必修課中抽取 1、2 兩個自然班進行為期 18周,36 學時的教學實驗。1 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為實驗班,2 班為對照班進行正常教學,每班各50人。 其中,對照組學生接受常規(guī)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過多進行干預,由學生完成平時課程的教學內容。而觀察組學生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為8~10人一組,共6組。在訓練過程中由一半學生做基本訓練,然后另一半學生進行監(jiān)督與提醒,反之亦然。
通過此次教學,總結影響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因素,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教師因素、學生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教學手段)。
評價指標確立
通過對傳統教學方法的評價分析、對評價要素的分析,在訪談一線體育教師與專家后,結合教學實驗確定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兩個自然班進行為期 18周,36 學時的教學實驗,對相關專家與一線體育教師的訪談,經一系列探討后得出各個具體指標的權數,具體如表2所示。
研究結果及具體應用
通過以上教學手段評價指標表及權重的確定,可從教師與學生兩方面對形體訓練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采用科學、客觀的評價原則,對本次 2016 級護理專業(yè)形體訓練必修課中抽取 1、2 兩個自然班進行為期 18周,36 學時的教學實驗評價,經過一個學期的形體訓練,結束后1班學生的形體訓練課平均分是(87.87.5)分,對照班的形體訓練課平均分為(76.24.3)分。把兩組形體訓練課效果進行比較,實驗班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存在于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在形體訓練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可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對提升學生個人形體、氣質具有積極的作用。
結語
近幾年,合作學習作為關注度較高的教學方法,應用比較廣泛。它明顯的特點是立體化的互動,除了小組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可將教師融入到小組中成為一名普通成員。另外的特點是多元化。在對學生進行形體訓練教學時,不但要重視學生的成績,還需要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樂趣,以此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此外,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生的協作化,小組成員作為一個整體,相互協作可使學生相互信任與信賴。以當前學生參與形體訓練的情況來看,促使學生參與形體訓練的原因有許多。首先,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將人體生理科學與美學作為指導,對學生的形體進行訓練與改善。教師可對學生進行示范或讓小組優(yōu)秀學生進行示范作為參考;其次,重視對精細動作的掌握,教師可采用多媒體設備,帶領學生進行觀看和分組討論,發(fā)現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自覺進行改善;最后,強調動作中深藏的韻味,要求學生除了做好形體訓練的動作,最主要的是可以領會其中的韻律美等,使學生在以后的訓練中可做好相關的練習,提高自身的美感意識。
基金項目:2016年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校級課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形體訓練課程中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XJ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