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6歲是幼兒性別角色建立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此年齡段進行性別教育極為重要。本文通過對百色某幼兒園幼兒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了建議。該問卷共16道題目,發(fā)放問卷120份,收回問卷116份。
【關鍵詞】:性別教育 問卷調查 建議
幼兒性別角色的形成與發(fā)展是兒童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老師在孩子在3-6歲關鍵發(fā)展時期扮演者重要角色,對于引導幼兒性別角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以百色某幼兒教師為研究對象,對幼兒教師對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的認識、重要性、教育方式、存在問題等方面進行調查。
1.針對教師對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的認識的調查結果
當問及性別教育是什么時,被調查者有50.86%選擇包含以上三項——讓幼兒能區(qū)分自己和他人的性別的教育,教育幼兒具備與其性別相符合的特點,幫助幼兒發(fā)展適宜的性格、行為特點。問及您如何看待女孩男孩化,男孩女孩化現象時,選擇幫助學前兒童進行性別的區(qū)分和性別角色意識的形成選項的高達93.97%。當問到“您認為學前兒童性別角色教育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時,大部分的被調查者選擇包含以下四項人的器官特征、名稱;男女性別差異;認識性別,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與同伴的交往方式由此可知教師對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的認識還是具有非常清晰的定位的。
2.針對進行幼兒性別教育的必要性的調查結果
當問及對學前兒童進行性別角色教育是否有必要性時,選擇有,幫助學前兒童進行性別的區(qū)分和性別角色意識的形成選項的高達93.97%。問及對學前兒童進行性別角色教育誰應當承擔起主要責任時,73.28%的教師選擇父母。問及當問及是否給學前兒童上過以性別角色為主題的活動時,給孩子上過性別角色教育主題活動的占71.55%。由此可知對學前兒童進行性別角色教育非常有必要,承擔性別角色教育的主要責任教師認為是父母,加強家園合作顯得很重要。
3.針對教師對幼兒進行性別角色教育的形式的調查結果
當問及通過何種媒介對幼兒性別教育進行專題活動時,選擇以自制課件作為性別角色主題活動的媒介的有52.38%。問及培養(yǎng)學前兒童性別角色意識的最好途徑時,選擇幼兒園衛(wèi)生間實行男女分廁、從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參與符合角色的行為、家庭中進行合理的性別教育、選擇一些適合幼兒的關于性別教育讀物與教材以上都是的有60.34%,選擇有幼兒園衛(wèi)生間實行男女分廁、從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參與符合角色的行為分別是13.79%、15.52%。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對幼兒進行性別教育的方式是“因地制宜”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向幼兒進行性別角色教育,培養(yǎng)學前兒童性別角色意識不僅僅只從某個活動中進行,還需要通過孩子的日常生活進行。
4.針對學前兒童性別角色教育的影響調查結果
問及哪些因素會影響性別教育的開展時,選擇幼兒園是否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性別區(qū)分環(huán)境選項的有97人,選擇性別教育活動目標、內容是否正確、教師對性別教育的理解程度分別由有85、84人。 問及對幼兒實施性別角色教育的主要難點時,有97人選擇幼兒園對性別教育不重視,使得教師之間交流少,信息傳達不夠,且通過調查得知被調查的幼兒園中,只有一位男教師,當問及男教師的數量與兒童性別角色教育是否有影響的問題時,大部分的教師選擇有影響,并認為男教師更有助于防止男孩子偏女性化。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幼兒園對性別角色教育重視程度,教師對于性別教育的理解水平,還有男教師的數量都會對幼兒性別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
針對以上3——6歲幼兒性別教育調查結果,為促進幼兒性別認知的科學發(fā)展與性別意識的正確形成提出了建議:
1.以游戲方式融入性別教育內容。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能增進彼此性別的初步了解,減少性別偏見,使不同性別的幼兒氣質和性格取得互補、充實各自的心理內容,是一種較好的性別教育手段。因而幼兒教師可以在游戲中融入性別教育內容,使活動內容貫穿于整個活動,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此外,教師對男女幼兒的不同看法和態(tài)度,影響著男女幼兒在性別角色的形成發(fā)展,影響著幼兒對言語、行為和態(tài)度對幼兒性別角色的定位,以促使幼兒性別角色認知的健康發(fā)展。
2.加強家園合作。以家園合作的方式去滲透性別教育。在家庭當中,往往會存在家長對幼兒的寵溺現象,過于寵溺會導致孩子不愿意自理,男孩變得依賴柔弱,這都會阻礙幼兒性別角色意識的正確發(fā)展。家園合作可以使家長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關注幼兒生理發(fā)展的同時還要關注其心理發(fā)展,及時糾正幼兒身上的問題,促使其性別認知的發(fā)展。同時,家園之間的溝通,使家園要求一致,幼兒在幼兒園中所獲得的經驗便可以在家庭中得到延續(xù)、鞏固和發(fā)展。
3.在幼兒園教師隊伍中加大男老師比例。當前,家庭中父親的教育缺位導致幼兒對角色認知不足,男老師的加入有利于為幼兒樹立榜樣形象,塑造男子漢氣概。男教師在組織活動時通常偏向于給幼兒安排動態(tài)的活動,期望幼兒獨立、具有競爭意識。在這種環(huán)境中,幼兒對不同的性別角色認識可以從老師身上獲得,男孩子身上的冒險、勇敢精神也可以得到發(fā)展。
4.教師之間加強交流合作。致力于更好的環(huán)境設計,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融入性別教育知識。以專題、課程方式,交流該項教育內容的方式方法,樹立不同性別的榜樣形象,發(fā)現幼兒身上出現及時糾正,引導其正確性別角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武瑋.從性別刻板印象淺析幼兒性別教育問題及對策[J].教科文匯,2017
【2】董天昱.淺談幼兒園中班幼兒的性別教育[J].文學教育,2015
【3】叢中笑.淺析現代幼兒性別教育的基本問題[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8
【4】嚴潔.小班幼兒性別教育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6,08
【5】秦晉芳.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
【6】吳佳佳.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現狀及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
作者簡介:韓舒姝(1989~),女,漢族,湖南永州人,百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