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龍
摘要:新課改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初中生的語文教學不能再沿襲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育模式,而應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情境教學法符合當下的教學需求,于是應運而生。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根據描述,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意境氛圍中領會詩中的思想感情,從而感受到詩詞韻味的享受,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在古詩教學中如何應用情境教學法呢?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詩詞賞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1578(2018)02 -0164 -01
引言:初中語文古詩大部分是以景物描寫、生動的畫面描繪來表達中心思想的,古詩或以景抒情、或以景寓情、或情景交融,總之,不管是什么樣的情境都與詩人的情感是脫不了干系的。因此,利用情景教學法抓住古詩帶有情感特點進行教學,是最合適的教學方法了,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什么是情境教學
情境是指人們利用語言、音樂或者實物,人為創(chuàng)設出的一種真實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能夠使學生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引導學生融入到環(huán)境中進行真實感受,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這樣做不僅能促進學生牢牢地掌握知識,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理解力。情境教學法體現(xiàn)了新型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符合當下教育發(fā)展道路的教育方式。
情境教學法的特點是利用各種現(xiàn)有的工具或者途徑創(chuàng)造一種真實環(huán)境,或通過語言描述或通過播放音樂來生動地表現(xiàn)一種氛圍,給學生以啟發(fā)和享受,讓學生能夠在心靈上受到觸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通過模擬真實的場景讓學生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的狀況,然后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對比,這樣的教學方式加速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習的水平和效率。
2.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 借助音樂與畫面,創(chuàng)設語文古詩學習情景
將情景教學法與初中語文古詩的教學結合在一起,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需求之間的聯(lián)系靈活使用。如果為了應用情景教學法而生硬地創(chuàng)設情境,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學生理解古詩內容,不能真正發(fā)揮情景教學法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嘗試將音樂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中,用音樂啟發(fā)學生真實的情感,用圖像吸引學生的目光,能夠讓古詩的學習變得有趣起來。音樂作為一門大眾藝術,作曲者利用音樂作品來書寫自己的人生遭遇與價值觀,表達個人的思想境界。同時,音樂能激發(fā)人激發(fā)想象力與拓展思維,將音樂應用在語文課堂活動中,能夠帶動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促進情境教學的形成,讓學生快速理解古詩所傳達的情感。用音樂刺激學生的心靈,使之能夠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通,讓學生懷著與詩人一樣的心情融入到古詩的畫面中,提高了教學成果。對于不同的詩句去選擇教學不同的圖片,更要揣摩作者的情感,選擇對應的音樂作品。用音樂與畫面進行情景教學法,針對初中學生的求奇特點,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浮夸的圖片,但圖片一定要符合教學內容,能夠給學生強烈的思想刺激。另外,要關注古詩中的每一個詞語所表達的情感特點,讓學生在音樂作品與畫面的支持下推敲古詩中的關鍵詞。教師可選用一些符合主題的歌曲伴奏作為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的音樂,讓學生聽著、看著、理解著,輕松理解課堂中所學的古詩。
2.2 利用誦讀活動,創(chuàng)設語文古詩學習情景
朗讀是初中學生學習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詩的學習,朗讀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古詩朗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才能讓學生的情感與故事的情感產生共鳴,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古詩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并且在音樂與畫面資源的支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設一些誦讀活動。在這樣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理解古詩中的每一個關鍵詞,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每一個詩句所對應畫面表達出的思想感情,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理解古詩內容。要推進情景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會通過隨機抽點的方式,讓學生誦讀古詩,讓誦讀古詩成為古詩學習的必要任務。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更不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詞的韻律之美。因此教師應當組織豐富的古詩誦讀活動,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只有學生能夠真切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才能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率??梢栽趯W生誦讀之前進行討論,等學生確定了詩的情感基調,教師再加以調整,以此來確定誦讀方式與方法。不同的古詩有不同的朗讀方式,不同朗讀的方式會營造出不同的課堂情景,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生古詩學習興趣的濃厚。
2.3 利用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語文古詩學習情景
語言是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元素。教師的語言是傳授知識的載體,學生的語言是反饋信息的載體。教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景要注意語言的運用。細致的講解是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古詩內容的有效方法。用語言的解析去創(chuàng)設真實的、形象的情境,讓學生跟隨教師的講解開啟古詩詞的學習,是教師本身的能力,也是身為教師的職責。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古詩之中的語句與詞語,可以利用圖片,也可以利用肢體語言給學生演示,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古詩描述的畫面。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教師的語言描述能夠促進學生與古詩之間的隔閡,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利用語言描述去創(chuàng)設情景,對于教師來講也是一種考驗。只有在課前做好教學準備,了解學生的理解水平,在學生能夠理解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不失美感的語言課堂教學情景,只有這樣才能讓古詩的學習成為經典。
3.結語
由此可知,情景教學法是新課改中被推廣的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利用情景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傳統(tǒng)課堂向新型課堂教學方式轉變,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體會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的趣味之處,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和諧化。用情景抓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產生古詩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扭轉語文課堂教學局面。
參考文獻:
[1] 張豪林,淺談初中古詩意義的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5 (06).
[2] 王興茂,初中語文古詩教學分析[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 02)。
[3] 麻建芬,淺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