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玄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德育知識。通過有效的策略可以實現(xiàn)課堂德育的滲透。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還可以深化道德教育。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性道德教育的現(xiàn)狀和特點,然后,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和滲透教育的特點,提出了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1578( 2018) 02 - 0127 - 01
1.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現(xiàn)狀
1.1 學生價值觀的復雜化
在初中時代,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較強的好奇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難以抵擋住不良思想和環(huán)境的影響。受西方思想的影響,當前的社會形勢催生了許多不好的觀念,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人們消費習慣的盲目比較等等。大部分學生接觸這些比較早,這都會影響到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使學生思想不斷復雜化,加大了學校的德育工作的難度。
1.2 學生對于道德的認知程度有待提升
如今,由于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逐利現(xiàn)象嚴重。此外,目前的教育只關注學生成績,使得學生的道德意識薄弱。他們只追求成績的提高,忽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他們認為只要有了好的成績就可以了,其他的并不重要,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1.3 學校道德教育體系不完善
在當前的語文教育中,仍然是是傳統(tǒng)的應試觀念,成績的提高是學習和教育的目標,而不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當大多數(shù)學校開展學生道德教育時,他們?nèi)匀煌A粼诒砻嫔?。沒有單獨的教學計劃,也沒有形成教學體系。學生的道德教育大多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的。
2.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 愛國主義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理念是愛國主義。只有當人們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才能明辨是非,知道祖國對于一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性。我們的先人中有無數(shù)愛國英雄和志士,他們的文章和故事都是教學的良好素材。要愛我們的祖國,我們必須先愛祖國的偉大河流和山脈。我們領土的景觀和草地是我們生活的附屬物。作為中國的兒女們,我們?yōu)閾碛腥绱嗣利惖膰液头饰值耐恋馗械阶院?。在課文的學習中,我們必須引導學生欣賞祖國的壯麗河流和山脈。其次,要熱愛我們可愛的人民。每個華夏兒女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的苦難我們感同身受。在中國古代,有許多有志之士以蒼生幸福為己任。他們用自己的血與智慧來推動中國歷史的發(fā)展和民族的進步。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所熟知的范仲淹,杜甫等愛國詩人都留有千古名句供世人學習。
2.2 吃苦耐勞,樹立崇高理想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人均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許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受苦,所以他們很少讓孩子參加勞動,這使得他們的自理能力很差,不知道將來他們想做什么。長此以往,我們國家的未來令人擔憂。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典型的吃苦耐勞的人物形象,他們?yōu)閷崿F(xiàn)自己的理想堅持不懈,值得每個學生去學習,中華兒女就應不忘我國優(yōu)良傅統(tǒng),樹立崇高理想。
2.3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道德教育并不像知識教學那么快,效果也不那么明顯,直接,而是需要春雨般的滋潤,慈母般的愛撫,通過潛移默化,才能達到育人之目的。這要求我們嚴格要嚴格自律,謹小慎微,時時處處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俗話說:“育人先育己?!币棺约旱膶W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首先,自身必須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學生面前必須做到為人師表、語言文明。初中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他們都具有強大的教師導向性。教師的姿態(tài),即使是每一點細微的言談舉止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是一生的影響。通過十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深切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我認為,教師的人格魅力、熏陶感染,遠遠超過苦口婆心的說教,身教重于言教。
2.4 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眾所周知,作文寫作占語文學習的很大一部分。在作文訓練中,學生不僅可以學會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作文寫作是主觀的,因此它也代表了學生的思想和思維深度。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寫作看到學生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立場。一個好的作品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立意新穎。因此,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并將其與作文結合起來,使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帶入到作文中去,這樣才能使作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語文整體成績。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后總結和表達自己的想法,使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思想和發(fā)展。學生的潛力被開發(fā)出來,還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形成了一種積極輕松的教學氛圍。最后,當教師評價作文時,要注重審批過程,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并加入一些健康積極的評論,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發(fā)展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3.結語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有效的道德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和積極的意義,但道德教育不是某一事情,而是道德教育在日常學科教育中的滲透。語文作為重要學科之一,具有獨特的學科性質(zhì),決定了它與道德教育的密切關系。一個真正合格的中學語文教師也應抓住機遇,依托語文教育教學課堂,注重既定的教學目標,立足教學內(nèi)容,采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實現(xiàn)教學活動中道德教育的滲透。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事實上,道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教師應備課,準備教材,學習教學方法,尋求有效的德育切入點,采取適當?shù)姆椒?,實現(xiàn)語文教育教學活動與德育滲透的有機結合,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道德教育,開創(chuàng)了語文教學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朱青,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D].上海師范大學,2015.
[2] 謝裕瓊.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J].新課程(中),2011,02.
[3] 王彩霞,郇秀齊,運用情感教學落實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J].山東教育科研,2015,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