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佳優(yōu) 劉佳麗 陳婷婷
警察權力和公民權利,是警察法學中很重要的一個課題。隨著我國法制文明的進步和司法改革的推進,有關中國警察權力在行使過程中時常侵犯公民權利的問題就變得突出起來。警察權和公民權是一對典型的公權與私權的對立同一矛盾。要實現公民權與警察權的平衡,我們要找到一個制約平衡點,以實現警民權的良性互動。
中國要建立一個法治的國家,就要不可避免的遇到警察權力和公民權利相沖突的這個矛盾,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沖突,我們首先要充分理解什么是警察權力,什么是公民權利,現在二者存在什么樣的沖突,分析其原因,然后再找到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案,把方案應用于實踐指導中,經過不斷地完善和修改,以達到最優(yōu)的解決,為法治社會解決一個重大難題。
1 關于警察權和公民權的詮釋
1.1 警察權是指國家賦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jiān)獄、勞動教養(yǎng)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的一切權力,包括履行警察刑事職能和行政管理職能中所運用的一切權力。警察權來源于公民權利,它的目的是用來保障公民的權利和維護國家與社會的穩(wěn)定,警察權也反映出法律的權威,警察權是通過強制手段來達到其目的。因此,在警察權的使用過程中,難免就會出現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問題。隨著我國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我們必須確立相應的法律,明確地規(guī)定出警察權地具體使用,能讓執(zhí)法人員行使警察權時,有法可依,既不超越警察權的范圍而損害了公民權利,也可以讓警察權在其合法范圍內得到充分的利用。
1.2 公民權是指作為國家的公民所享有的公民資格和與公民資格相關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利,這些權利都由公民國籍所在國的政府為本國公民所承諾的特殊的責任。公民權可以說是一切權利的基礎,一個國家中的公民權得到的保障程度,反應著這個國家的法制文明的水平。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人民對于自己的公民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然而這些重視程度還是不夠,因為社會上還是時常發(fā)生侵犯公民權的事件。為了更進一步的推進中國依法治國的進程,我們必須要繼續(xù)提高公民對于自身權利的重視。
2 中國目前存在的警察權與公民權失衡的問題和原因
2.1 我國警察權在行使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主要、最集中、人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警察權對公民權利的侵犯。主要表現在:特權思想嚴重,執(zhí)法不嚴,執(zhí)法不公,違規(guī)執(zhí)法的現象嚴重;粗暴執(zhí)法,執(zhí)法犯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之所以造成這些問題,既與歷史的原因有關,也與當今經濟發(fā)展的原因有關,特別是目前公安法制建設相對比較薄弱,警察權的設置和運行機制不完善,以及一些警察個體素質較差,導致警察權對公民權利的侵犯。
2.2 中國要全面建設法治的社會,光有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提高全體公民對法治的意識。然而從古到今,人民的權利都是統(tǒng)治階級直接賦予他們的,不是人民站起來直接要權利的,再加上中國是重視禮治而非法治,所以中國歷來人民的法治觀念是很薄弱的。到現今雖說公民的法治觀念普遍提高了很多,但這對于健全完善法治社會還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特別是當今中國的農民和工人全體受教育水平很低,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未接受過教育,法治的意識在他們身上基本是沒有的,往往警察權侵犯公民權的事件就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所以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要建設法治社會就必需把提高全體公民法治觀念的意識看成是當務之急。
3 如何解決警察權與公民權失衡的問題
3.1 利用博弈原則
警察權來源于公民權,又用于保障公民權。利用公民權可以控制警察權,而警察權用于管理公民權。根據博弈理論,只有博弈雙方達到一種平衡,雙方才能持續(xù)博弈下去,如果警察權力得不到公民權的保障和公民權得不到警察權的保證,這都不是理性的選擇,二者就會樹立一種共贏的理念,從而達到平衡。這也就是說,我們要通過法律和人民的監(jiān)督讓警察權合法合理的使用,來保衛(wèi)公民的權利和維護社會的安定,但也不可過于限制警察權合理的使用,讓公民權利和社會安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這也是一種對公民權利的傷害。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既可以讓警察權合理充分的使用,也可以有效地保障公民權。
3.2 法治精神和行政手段相結合
面對警察權侵犯公民權時,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制精神和意識,讓公民學會運用法律來捍衛(wèi)自己的合法權利,以此來約束警察權的泛濫。面對公民權利泛濫,危及到社會公共治安時,執(zhí)法人員必要時要利用行政手段來維持秩序和相對平衡。法治精神的體現也是民主精神的體現,因為法治中的法是根據絕大多數人民普遍意識制成的法,所以社會越來越趨于法治,社會也就越來越民主,這也體現了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國內外歷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民主也必須要有一個度,公民權利的泛濫其實就是對民主的一種破壞,這時我們就需要運用行政的強制手段來限制過分的民主,而警察權的使用正是行政手段的主要體現,從以上也可以看出警察權和公民權是對立統(tǒng)一的。
3.3 提升法律意識和健全法律法規(guī)
依法治國的基石是要制定合理完善的法律體系,讓權有法可依地使用,讓權有法來保障,二者的平衡博弈應當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
3.3.1 在社會公眾普遍地學法、懂法、守法的狀態(tài)下,平衡警察權和公民權的實踐操作中就會很順暢。因此,全體公民提高法治意識特別是警察,這具有很深遠的影響。因為警察執(zhí)法犯法會對社會造成更惡劣的影響,這很不利于法治的推進。所以先要明確規(guī)范警察權的使用,然后讓警察全體學習這些法律法規(guī),不斷地教育、宣傳,以達到目的。
3.3.2 對于其他公民不適合像警察那樣適合集體普遍地宣傳、教育,我們善于借用當今發(fā)達的網絡傳媒,進行大量和長期的宣傳,給他們講事實,擺例子,這樣會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法律,要向他們普遍地宣傳和講解一些最基本的法律法規(guī),來達到提高他們法治意識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