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娟
摘 要:當學生困難的時候,是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是對客觀事物的需要最迫切的時候,倘若能在這種情況下及時滿足學生的需要,就如同雪中送炭,最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融動。
關(guān)鍵詞:幫助;關(guān)愛;真誠付出;留守兒童
我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受到很多人的敬重,每次和爸爸一起出門就會有許多人和他打招呼,好羨慕爸爸,可能受爸爸的影響,在我很小時心中就有了一個偉大的愿望——當一名教師。2005年9月,通過筆試、面試、體檢我順利地走向了我向往的工作崗位,我非常高興,那一刻我覺得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剛工作時,有的學生不喜歡我,經(jīng)過多年的時間我找到了答案,總結(jié)出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把他們當作弟弟妹妹一樣關(guān)心愛護鼓勵,他們就會親近喜歡你,進而會喜歡你的課。這些年來我和我的弟弟妹妹們之間的故事都可以證明這個道理。
有人說:在教師生涯中,沒有當過班主任就是不完整的老師。只有當班主任才能讓你多思考、長見識。一開始校長叫我接班主任時,我心里十分緊張,將近60名學生怎么管啊?首先面臨的是給他們安排座位,可是當我走進教室一看,他們已經(jīng)搭配坐好了,我心里暗自高興,心想沒什么大問題了,于是我簡單地問了一句話:你們對各自的座位滿意嗎?真是一問驚起千層浪。很多同學提出意見,有人說我個子矮,被前面的遮擋了;有的說我想和我的好朋友坐一起;有的說我視力不好想坐第一排……作為班主任,應(yīng)本著民主、自愿的原則,我就用商量的辦法和他們溝通,有的問題當時就解決了,可有一位學生個子很高坐在前面,擋住了后面一個個子矮的,當時我如果強行讓他換過來,學生心里必然很不樂意,于是我叫他到辦公室來跟他講:“不一定坐第一排就是學習最好的,坐到稍后的位置也能學好,并且這是關(guān)愛同學、團結(jié)同學的表現(xiàn)。”我很認真地提出要求,他就很高興地調(diào)換了。
農(nóng)村學校里有許多家庭困難的學生,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得到許多捐贈的物品,有衣服還有書和文具,家里經(jīng)濟好點的只去拿書和文具,家庭貧困的就去找適合自己穿的衣服,我們班有一個家庭比較特殊的女孩,家庭條件比較差,恰好那天生病請假了,后來返校聽說有捐物因請假沒領(lǐng)到,心里難過極了。我知道后就把她叫到我的宿舍里拿了幾件我大學時的衣服給她,她高興地說:“我有衣服,不需要了,謝謝老師!”好半天我才說服她。到教師節(jié)那一天,我收到很多賀卡,其中她也給了我一張,上面寫了幾行字:“許姐你好:我能這樣稱呼你嗎?你在我心里就像我的親姐姐一樣,一生一世我都不會忘記你對我的關(guān)心,你給的衣服我真舍不得穿,我想把它留作紀念。姐姐,謝謝了,祝你教師節(jié)快樂!”我的眼睛模糊了,這個學生平時可能很少得到家人的愛、別人的關(guān)懷,稍微得到一點點關(guān)心就會感到很滿足。以后我從內(nèi)心深處把她當作妹妹經(jīng)常給她輔導(dǎo)功課,當她不愉快時就找她談心,原本不想上學的她漸漸地覺得學校成了她的快樂圣地,慢慢地喜歡學習了,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些。
我班有幾十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占了一大半,留守兒童中有一位同學叫董××,大約一年時間里,我都不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因為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學習刻苦鉆研,和同學相處也很融洽,所有帶課的老師都喜歡他,從他的表面看你感覺他很快樂很幸福。直到有一次征文活動,要求學生寫給爸爸媽媽一封信,他們寫好以后都統(tǒng)一交到我這兒,無意中看到他的文章,“親愛的媽媽,您在九泉之下過得好嗎?可您知道我過得怎樣嗎?每天放學回來我總是一個人做事,寫字,睡覺,在我身邊很少聽到別人問我冷、熱、餓、煩,不過沒關(guān)系我會經(jīng)常問我自己,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堅強。爸爸有時會回來看我的,可他很忙,沒多久就要出去掙錢,我沒有理由怪他,但是我有的時候心里很委屈。每當我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時就會流淚,我多么需要母愛……”看到這里,我已熱淚盈眶,這位學生太堅強了,在他這個年齡應(yīng)是很單純的,可是他的思想比同齡人成熟多了。從那天以后我的心里一直沒有平靜,有一天晚自習,我把他叫到外面,以一顆真誠而又輕松的心情和他聊了很多,并且問他愿意把我當作他的姐姐嗎,他當時很高興地說:“其實在我心里早已把你當作姐姐了,只是沒好意思說出口。”當時我覺得做老師真是太幸福了。
當學生困難的時候,是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是對客觀事物的需要最迫切的時候,我想倘若能在這種情況下及時滿足學生的需要,就如同雪中送炭,最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融動。我非常感謝學校能給我當班主任的機會,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只要真誠付出,學生就會給以回報。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我們用真心去呵護我們的學生,用誠心去善待我們的學生,用行動融入我們的學生中去,用愛心構(gòu)建和諧的“姐妹、姐弟”關(guān)系,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更具有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施雯,?,|.構(gòu)建多元課程,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J]. 上海教育,2010(20):61.
[2]曾茂林.教師職業(yè)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