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責任心是做人的基礎,更是成才的前提。科學態(tài)度,進取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都是優(yōu)秀人才最可貴的品質特征,但離開了責任心,這些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本文從“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鍛煉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著手,探討“在小團隊的引領下提高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建立健全科學的班級管理機制”的學生自主管理策略。
關鍵詞: 小學生 責任心 班級管理 自主管理
在傳統(tǒng)觀念下,每一個班主任都有著百分百的愛心、耐心、細心……甚至可以說是孩子們的“全職保姆”,為了一個班級,有時真的是心累身疲。然而,如此付出有時候并沒有得到預想的收獲。結合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歷程,我認為要想真正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就不能把學生作為單純的“管理對象”,而應該努力從培養(yǎng)責任心入手,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因為學生才是班級的主人,如果忽視了班集體建設中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就會使學生在思想上形成一種慣式,如:
現象一:一名學生忘帶家庭作業(yè)本了,老師詢問他原因,他理直氣壯地回答:“昨天晚上,媽媽幫我整理書包時,可能忘了將作業(yè)本放進我書包里了,我回家問問……”
現象二:教室門口有幾片廢紙,學生進門時有的看一眼,跨過去了,有的問一聲“誰扔的”也跨過去了,有的則繞道而入……
現象三:放學鈴聲一響,學生紛紛背起書包站到門口排隊,等待老師放學?;仡^看看他們的抽屜:跳繩、衣服、紙屑、書報散落書桌內,凌亂不堪……
看到這些現象,我不禁思考:這難道就是我們多年來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換來的成果嗎?究竟什么原因使一些小學生缺乏責任心和自理能力?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父母、老師包辦剝奪了孩子從小就應該為自己承擔責任的機會。在家里,一些父母親只讓孩子盡情享受權利,而沒有給機會讓他們了解自己在這個年齡段應該盡哪些責任和義務;在學校,普遍提倡“賞識”教育,一些老師再也不敢隨意批評學生。殊不知,就在這精心的呵護、過分的溺愛、沒有懲罰的教育中,孩子的責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慢慢地弱化、淡化,甚至消失了。不得不讓教育者在感嘆當今學生責任心缺失之余,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與自主管理能力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試想,一個缺少責任心的人怎么會真正關心他人?怎么會真誠地與他人合作?怎么會有大的作為呢?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對于班集體建設是至關重要的。
責任心是做人的基礎,更是成才的前提。科學態(tài)度、進取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是優(yōu)秀人才最可貴的品質特征,但離開了責任心,這些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呢?
一、從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鍛煉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1.讓學生體驗到有責任心的成就感和樂趣。
學生有無責任心,與老師、家長有沒有提出具體目標、沒有用心培養(yǎng)有關。在生活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負責任的機會,例如:讓不按時上交作業(yè)的孩子負責收發(fā)作業(yè),在他完成任務時及時表揚他,讓他體會成功的喜悅,更好地完成下一次任務;老師和家長依據學生的興趣,讓其在家中養(yǎng)一株花,種一棵草,養(yǎng)一條魚等,并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然后讓學生獨立負責,并堅持寫觀察日記,利用科學課交流?;ㄩ_了,小魚長大了,學生也體驗到了認真負責的重要性和樂趣。
2.引導學生做事要有始有終。
第十二屆亞運會于1994年10月16日在日本廣島結束的時候,六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廢紙。就是因為沒有一張廢紙,就使全世界為之驚訝。2011年日本地震,幾萬人待過的地方竟然沒有一片紙屑,震驚、佩服的同時,更多的則是思考。
良好的責任心是要靠堅強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維持的,這恰恰是許多學生所缺失的。孩子們往往好奇心強,興趣愛好很廣泛,但做起事情來只有幾分鐘的熱度,不是虎頭蛇尾就是半途而廢,稍稍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繼續(xù)堅持,這就是非常沒有責任心的表現。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始有終、負責到底的良好習慣。如: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課后收拾好學習用品;離開座位時,隨手把凳子放到座位下面;用完各種工具放回原處等,讓好習慣時時伴隨孩子成長。
3.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責任。
美國總統(tǒng)里根小時候踢足球損壞了鄰居家的玻璃,父親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不惜讓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賠給鄰居玻璃的錢如數還給了父親。在中國家長看來,里根父親的做法似乎對孩子太殘酷了,然而后來里根回憶,正是父親的這種做法才使得他懂得了什么叫責任。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勇于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學生有過失的時候,首先要求他們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然后讓他們勇敢地面對,即使是一個小的過失錯誤也不讓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成人參與解決。比如學生在課間打鬧,一時沖動發(fā)生了沖突,就應該要求他們自己明辨是非,自己化解矛盾;對于每天的值日等各項班級管理工作也是一樣,需要明確責任,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學會自我承擔責任。
如此長期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便逐步養(yǎng)成,無形中,孩子們的自主管理能力得以提高。
二、加強小組建設,在小團隊的引領下提高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
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意志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堅持性還是很差的。他們不善于自覺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持久地完成一項工作,常常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绷己玫陌嗉壗M織一般具有榜樣、同化功能,其他同學會以他們?yōu)榘駱樱l(fā)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同時具有激勵和約束功能,其他同學會在他們的激勵下,自發(fā)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自己的行為。并且班級組織也具有監(jiān)督共管功能,促使班級學生向自我管理邁進。班主任要策劃好班級組織,并明確分工,讓他們各司其職,充分調度好班級組織,充分發(fā)揮班級組織的功能。
首先要搞好班級小組文化建設和團隊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試想,每個人都為捍衛(wèi)小團隊集體榮譽而努力,就能用團隊的力量教育人、影響人,長此以往才能形成高效的學習力、自覺主動的日常行為習慣和自主管理能力。各個小組都要有自己的努力奮斗的目標、組訓、組歌、座右銘,等等,小組間不是為競爭而競爭,是為充滿活力而不斷比較,無時無刻不激發(fā)著每個人的熱情與參與意識。
其次,抓好小組長培訓。小組長的作用至關重要,小組長要切實為本組的學習及各項工作負起責任,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地為同學們服務,在服務大家的同時不斷提升管理素質。當上小組長就意味著肩上挑起了本小組學習和成長的重擔,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有人說:“一個好校長等于一所好學校,一個好班主任就等于一個好班級。”也可以這樣說:“一個好的小組長就等于一個好的小組?!币虼?,要明確小組長的職責,做好小組長的培訓工作,指導小組長做好老師交給的任務,讓每個小組長帶好自己的小組。只要每個小組的工作都做好了,班級的其他工作自然就好了。
三、建立健全科學的班級管理機制,使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鞏固與發(fā)展。
可根據班級日常工作需要,建立科學的規(guī)章制度,使制度成為管理班級的依據,做到有監(jiān)督、有獎罰,讓班級管理更規(guī)范、更科學,并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班級。如:《小組競賽制》《班級一日常規(guī)》《值日班長職責》等。這樣可以讓班級的每個孩子都在小團隊成員的督促引領和班干部的監(jiān)督要求下逐步完善自我,使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長遠發(fā)展。更能讓班主任從繁忙的班級工作中解脫出來,使班集體建設開出五彩繽紛的花朵。“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良好的德才學識和情感人格,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成為他們欽佩和效法的楷模。因此,班主任應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積極扮演好“領路人”的角色,建立健全科學的班級管理機制,使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鞏固與發(fā)展。
四、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班主任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所謂學生自主管理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激勵與指導下,自己處理日常生活與學習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體現了一種新型的學生觀:把學生放在學校教育的主體位置,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通過尊重、信任、引導和激勵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在學校管理中,班級是最基本的一個單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jié)點,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點。小學生年齡小,認知少,學習積極性很難調動,管理起來費心費力。所以,想辦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小學生的責任心,激發(fā)他們的管理熱情,讓他們管理好自己,即從培養(yǎng)責任心入手提高小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辦法,值得在小學教育環(huán)節(jié)探索嘗試與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賴偉昌.班主任的領導藝術[J].華章,2011(10).
[2]郁琴芳.用儀式促班級文化的建設——以常州市北環(huán)中學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2010(12).
[3]羅慶.引領學生做班級文化的創(chuàng)建者[J].教育教學論壇,2010(36).
[4]殷駿,孫建波.足球:職業(yè)院校班級管理中的一個糾結[J].教育教學論壇,2010(33).
[5]靳麗華.班級管理的生態(tài)化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9).
[6]許瑞瑞.我國班級文化研究十:回顧與反思[J].基礎教育,2012(05).
[7]黃文娟.讓班級文化引領班級走得更遠、更穩(wěn)[J].中學時代,2014(04).
[8]林文.建設有生命力的班級文化[J].中國教師,2005(09).
[9]談小平.班級文化重在塑造高尚品行[J].湖南教育,2006(07).
[10]俞新美.讓班級成為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談如何創(chuàng)建富有生命力的班級文化[J].小學教學參考,2006(Z2).
課題名稱:《培養(yǎng)小學生規(guī)則意識與責任擔當的研究》
課題編號:GS[2016]GHBZ039
主持人:李海霞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