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穎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教育者,中職班主任是身兼“專業(yè)學習”和“思想品德”的引路人,如何做這樣的“新型班主任”或者說“班導”,成了當今中等教育的熱題。本文指出了中職班主任的工作特點,融合“勵志+關愛”教育理念和教育言行,引出“勸學+教管”二重性和成功教育策略,啟示卓越班主任的教導言行。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 班導 有效技巧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當今中職學校生源問題較多,是班主任必然面對和遭遇的狀況?!奥男隆卑嘀魅危仨殞W會“事前”全面“摸清”學情,包括“家境”事兒,懂得“勸學-教管”策略。剖析這些內(nèi)、外表象下的“問題學生”,訴諸教導策略,敲響學生“希望之聲”的琴弦。
一、知:中職學生的“德—智”學情
(一)免試生源“學情”。
近年來,我國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yè)學校辦學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但是,在可招學生數(shù)量呈現(xiàn)遞減態(tài)勢的背景下,中等職業(yè)學校為求生存,不得不降低學生的錄取門檻,以致所錄取的學生面臨的不是綜合素質(zhì)參差不齊的老問題,而是別無選擇的尷尬問題。部分報讀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可謂是中考背景下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小夢難圓”心理。越來越多的崗位招聘設置了較高的學歷門檻,中職學生就業(yè)空間受到擠壓,預感前途暗淡,“小夢想”也難攀,成為繼續(xù)傷害其求學熱情的無形推手。
(二)教育教學壓力。
1.課堂管理“艱”。因預備知識薄弱,遭遇學習困難;課堂活動分心、專心意識薄弱、懶于思考,遇難而退,遇難點知識更是缺乏興趣,諸如課堂“走神”、“玩手機”、“打瞌睡。
他們面對相對初中較難的中職課程,認知難度不言而喻,例如開頭的基礎文化課,就是“劈頭一棒”的學習困難,以致憂慮其他課程的學習,誘發(fā)厭學情緒,給教學定理帶來潛在壓力。
2.課后管理“難”。一些中職學生家長已經(jīng)對其前途喪失希望,往往放任自流、疏于管教。
他們因無緣“重點高中”,或考不上高中,以致無處讀書,無奈選擇中職學校,因此,社會、家庭和學校對他們的期望評價值低。一些學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這類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力差,叛逆心理較強。
3.言行舉止張揚。部分中職學生紀律觀念淡薄,在校學習生活中的言行存在一定的問題,甚至有個別學生“屢教不改”。
二、曉:中職學生的“家境”事兒
不少報讀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的父母長年外出打工,或父母離異,或父母受文化程度較低,這是典型“家境”。特殊的家庭或成長環(huán)境,導致孩子們得到的關愛甚少,得到的溫暖少,缺乏家人或社會的關注。
一些家長對于孩子在學?!霸趺磳W”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認為只要孩子有書可讀就行,以致對學校的教管無所訴求,甚至根本不理會,讓中職學校教育陷于尷尬和兩難的境地。
三、懂:“勸學—教管”二重奏策略
卓越班主任是會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善于引領學生成長的長者,擅長激勵學生成材的師者。卓越班主任是把教育思想、教育策略和教育經(jīng)驗集成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并自覺地運用于德育實踐的杰出導師。
杰出班主任的成長之路,就是努力做到:首先,認清生源背景、摸清所帶學生的學情;其次,結合班主任工作實際,借鑒學習優(yōu)秀主任的教育思維、教育思想和教育言行;模仿典型案例的卓越做法和成功經(jīng)驗,體會“垂范+關愛+引導”的如下教導策略。
(一)進德修業(yè),身先垂范。
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深,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能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想要感動學生,就要“立德”、“進德”,自身先做出榜樣,身教融合言教,往往“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班主任在要求學生之前,先要嚴格自己,把樹立表率形象作為教管的窗口工作,以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對待工作認認真真,對待學生充滿愛心,讓學生感受到“進德”、“正面”、“陽光”和“上進”的樂天態(tài)度。
(二)不為學情障目,積極評價學生。
“善待”中職學生不良學情的事實,即中職班主任應做到:不可將中職學生與普高學生進行對比,不用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學生,不能以學生現(xiàn)在的學情斷定其今后的成長。策略性的做法是將學生的表現(xiàn)做縱向對比,只要學生比他原來的表現(xiàn)有進步了,就應給予鼓勵和肯定。針對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班主任應不以學習成績或紀律表現(xiàn)為標尺衡量,而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正面的積極評價。
(三)尊重愛護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
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走近學生的基礎。中職學生是中考中的落伍者,加上學歷劣勢、特殊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得到父母的關愛或欣賞較少,班主任給予一定的關心、鼓勵,可收獲“填補愛”的教育成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如何愛學生。要想育人必須關心人、尊重人,讓學生感受到對他們的欣賞和期待。”
班主任必須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會用情感動學生,用愛溫暖學生。從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希望引起老師的關注。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不僅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還要扮演家長和親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充分地認識自我,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有效開發(fā)。對于“后進生”,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慎批評,帶著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自信心。
(四)試用考察班干部的策略。
逐漸增設、遴選班干部的策略。班干部是班主任與同學之間的良好溝通紐帶。一個好班集體就有一批好干部。因此,選拔和培養(yǎng)好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班主任要用智慧的眼光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有潛力的積極分子,不能在不了解學生的情況下盲目增設或任命干部,否則,會因使用不滿意顯得非常被動,若給予撤職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在“聯(lián)絡人”臨時干部考查期后,也可鼓勵學生自薦或通過學生民主選舉產(chǎn)生班干部。不管通過何種形式產(chǎn)生的班干部,不僅要求其自身素質(zhì)高,有工作能力,熱愛班集體,還要在集體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響力。班委一旦組成,班主任就要用心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明確各自的職責,明確學生干部各自的分工,這樣不但可以幫助教師減輕管理負擔,還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從而有利于良好班風或學風的形成。
(五)師生共建“我是主人”的班規(guī)。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不成管理。一個好的班級就有一個恰當?shù)陌嘁?guī),班規(guī)的形成應該全方位研討。學生最了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是最有發(fā)言權和針對性的。
制定班規(guī)之前,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學習一些法律基礎知識和學校規(guī)章制度,當好他們的顧問。班規(guī)制定過程中從初稿到定稿都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真正感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學生在制定班規(guī)的過程中不但知曉了班規(guī)的內(nèi)容,明確了班級、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方向,還知道了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班規(guī)討論通過后,班主任應將班規(guī)張貼于班級顯眼位置,提醒學生自覺遵守。
(六)點燃學生職業(yè)希望之火。
不少中職學生認為自己無緣上大學,就不算成功、成才,在中職學校學習只是混日子、等長大,缺乏自信心。班主任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所學專業(yè)以后就業(yè)的前景、了解深造學習的機會,用心學習能收獲怎樣的專業(yè)技能等,從而化解學生的迷茫。幫助學生明確這些內(nèi)容,讓他們找回信心,根據(jù)專業(yè)方向及興趣樹立努力的決心,由此點燃學生的職業(yè)理想之火。
(七)以成功教育視角善待“問題”學生。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成績好壞、不論家庭出身的差異、不論他是否犯過錯誤,班主任都要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不要有偏見。畢竟人無完人,我們要能夠容忍學生犯錯誤,關鍵是如何幫助其改正,幫助自制力差的學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要講究方式方法,因材施教。
學生犯錯誤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有的學生適合嚴厲斥責,有的學生適合委婉指出其錯誤,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取得良好的效果。部分教師常常把學生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判學生的標準,把學習較差的學生都列入“問題”學生當中,并潛意識下予以歧視對待,這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
但是,如果教師換一個角度審視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學生,對他們予以“多鼓勵”的成功教育策略,“適時點贊”他們的點滴進步,這些學生就會在成功喜悅中樹立發(fā)展的信心。
(八)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與學校的配合,班主任可以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交流,請家長與學校配合,共同教育學生,讓家長了解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教學情況。平時,及時與家長交流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tài),提高“家-校”溝通效率,引領家長關心子女成長。
總之,中職學校班主任與其說是“班管”,不如說是“班導”。班主任應是學生“專業(yè)學習+思想品德”的“班導師”。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關心尊重與善待每一個學生,鼓勵(追求夢想言行)、點贊(改變德行習慣)“話進步”。這些教育言行需要有策略性知識和頭腦,并在教育工作中實踐探索和自覺運用,即以“我要圓夢”的教導策略,圍繞學情,敦促其遠離“頹廢懶散”的潛意識,揚帆職業(yè)夢想。
參考文獻:
[1]李樹斌,陳建富,蘇揚.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
[2]黃科祥,李姝,趙仙龍.心理健康教育[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姜淼.“以學生為主體”做好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J].科教文匯,2012(04).